诺兰的《敦刻尔克》:步步惊心的无尽悬念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代表作:《记忆碎片》、《蝙蝠侠三部曲》、《盗梦空间》、《星级穿越》·····看诺兰的过往作品,就足够让人对他的最新作品《敦刻尔克》满怀期待了!然而,看过《敦刻尔克》,才发现诺兰不仅不负众望,同时更实现又一次突破!

诺兰的《敦刻尔克》:步步惊心的无尽悬念_第1张图片

野心勃勃的说书人

诺兰说,想把敦刻尔克大撤退历史事件拍成电影,是源于25年前。他和妻子搭乘朋友的小帆船从英国出发到达法国的敦刻尔克,途中因为天气的问题耽搁了原计划。虽然时过境迁,诺兰仍被这个战争遗址所震撼。

一个25年前的想法,经过了25年的积累酝酿,今天才得以和我们见面。可见,这其中花费了多少心思。历史文献,幸存老兵,历史学家······诺兰经过长期的文献调查,多方走访,反复修改,才有了《敦刻尔克》。

记录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之所以能实现33多万人的成功撤离,是因为英国人民的英勇。英国政府征用大量的民用船只加入到营救军队的行列中,而船主们和船员们也自发地出海救人。

在一段英国采访中,英国人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印象也更多地在于歌颂人民群众的力量。但诺兰眼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止于此。他野心勃勃地想要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全貌展示在观众面前。

渴望活着的法国士兵、奋力战斗的空军、被潜艇袭击的驱逐舰、加入营救行动的民用船、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离开的长官·······战争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环构成了整个行动,创造了这次大撤退的成功。

诺兰的《敦刻尔克》:步步惊心的无尽悬念_第2张图片

匠心独运的叙事解构手法

巧妙的叙事解构手法是诺兰电影的标签。大家回想一下当时《盗梦空间》:利用梦境将不同的时空分割,回旋上升,时间也因梦境的界层而重新定义,这样脑洞大开的叙事手法,至今仍是观众心中的经典。

《敦刻尔克》这样一部还原历史真实的战争片,诺兰仍然不走寻常路。防坡提上的一周时间,海上的一天时间,空中的一小时,三条叙事线分别讲着自己的故事,然后在某一个点,三条线终于交汇,而后又各自分开。

诺兰在采访中说道:“这是一部对话很少的电影,情节也不是靠语言来推动,而是通过视觉。这是一部关于「悬念」以及由「悬念」带来的「无穷质感」的电影。”确实,在这一点上诺兰做到了。整部电影节奏十分紧促,背景音乐更是营造一种分秒必争的气氛,观众仿佛能自动代入到故事里的角色,充满了无限地紧张感,每一秒都在想下一秒会怎么样,该怎么办。

诺兰的《敦刻尔克》:步步惊心的无尽悬念_第3张图片

意犹未尽的观影者

电影的故事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胜利声中结束,却留给观众更多的悬念。空军士兵克里尔,击落德军数架战斗机,在喷火机燃油耗尽后被德军俘虏,他的命运会是怎么样?驱逐舰上逃生的士兵,他知道那个男孩死了吗?选择留下来和法国士兵一起战斗的长官,他还好吗?所有活着的士兵,他们都无愧地活着吗?

有人这样评论《敦刻尔克》,电影的紧张气氛虽然出来了,但却打破的每个事件的情感酝酿,并造成了每条故事线的模糊。每一次,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在爆发的临界点时,画面便适时的切向了另一条线。那些没有爆发的情绪都戛然而止,让人如鲠在喉。这可能是一点美中不足,却也可能是刻意为之。

电影《铁娘子:坚固的温柔》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关注我的感情或者感觉,问我我的思想和想法。我觉得,《敦刻尔克》的高明在此,它不仅仅要用影片去传达感情感觉,它更要引发观众自觉的思考,在某种意义与感情呼之欲出的时候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陷入思考。

这大概是电影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叫做“留白”,让你意犹未尽,让你保持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诺兰的《敦刻尔克》:步步惊心的无尽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