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爱国爱生活———粗评《二十二》

          “这世界真好,我就是吃也东西也要留出命来看。”韦绍兰老婆婆的这句话激起了我内心的一片涟漪。在没看电影之前,我和同学们看到新闻有关慰安妇的内容讨论时都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叫骂的、不平的,都有。但真正的当事人却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正好应了片尾曲的歌词“只愁命短不愁穷”。平凡的背后不是对过去的忘却,而是高贵人性的体现。

        无论是缓缓渐淡的景深,还是细思极恐的细节,抑或是聊会切换的景别,都只是平淡、朴素的阐述老人对未来的期望,对现在的平凡,对过去的伤痛。

          渐渐变幻的景深,历历在目的回忆。不难发现,《二十二》中很多小景深镜头。导演在记录婆婆们言语的时候用小小的景深,一虚一实的交融让我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毛银梅老人留下的两行清泪;林爱兰老人绕弯的舌头;李美金老人颤抖的双手;何玉珍老人打颤的嘴唇;李爱连老人满脸的沧桑皱纹。你或许可以想象那段回忆给她们造成了多大影响,但你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她们是怎么背负着这种耻辱活下来的。而适当的局部虚化为我们增添了一些想象空间,拉近了我们与婆婆间的距离,她们的情绪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她们强忍着痛苦的脸、她们长满皱纹的脸、她们平凡生活的脸,都随着小景深映入我们的脑海,挥之不去。通过景深,我们也可以触及到婆婆们经历的痛苦,可以感受她们在大限来临之前借着这个纪录片说出了她们的经历,发泄了她们深埋心底的秘密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我想,逐渐清晰的景深也意味着缓缓浮出水面的事实吧。

        用眼看到的细节,用心感受的心情。影片中看似不经意实则别具匠心的细节,透露出老人们心情,黑色的老旧木箱上没有锁,暗示着老人们将解开心结。竹椅下一把黑色的镰刀,暗藏杀机。倒影中的太阳逐渐被乌云侵蚀、电闪雷鸣的大雨、滴落在窗台上飞溅的雨滴无不透露出林爱兰老人在谈到往事时的激动,平静的生活被往事的阴翳所盖住。雨过天晴,仿佛老人们将秘密说出来后就舒坦了,心结也解开了,彻底放下了那一段过去。陈林桃老婆婆在最后的字幕中留有一句话“希望中国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会有很多人死去的。”她们已经放下,已经原谅。李爱连老婆婆房子上那片天朗气清,云卷云舒的天空也在说明这点吧。她们的克制和隐忍,她们叙述曾经灾难时的平静,不正是原谅之后的海阔天空吗?

        别出心裁的景别,清澈淳朴的期待。一扇扇古朴陈旧的大门,打开了婆婆们昏暗的房间,也打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影片中多用全景将门和婆婆拍到一起,不论是门将老婆婆束缚在黑暗与光明之间,还是门将婆婆与孩子分隔开来。简单平凡的生活,或许心中的那份愁绪,那份恨意就在每日的“看天外云卷云舒”中渐渐磨灭了。细致的全景给人物留出了适当的空间,同时摒弃了多余、杂乱的环境,突出了留下来的“门”。婆婆是向往着光明的,全景中的婆婆虽身在黑暗,却望着门外的光明,她渴望进入光明却害怕被火辣辣的太阳晒伤,就像她们曾经被世人的言语所伤。影片结尾时的一个长镜头大远景,原本热闹的山上变的冷冷清清,安安静静地就像婆婆们一生的平凡。渐渐的原本覆着白雪的山丘长出了草色,生机盎然,就像婆婆们最后对往事哪些罪人的宽恕,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二十二》中没有激情四溢的批判过去,也没有过分夸张的渲染情绪。一切都很普通,很平凡我们看到的只是婆婆们在几十年压抑、隐藏之后的原谅。泪点不多,但却真实的展示了中国人在遇到灾难后平静面对的特殊品质。或许这种真实感让很多人感同身受,最后22099个人名的致谢没有一人中途离场,这是我在看其他电影时从没见到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人爱国爱生活———粗评《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