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奔驰集团在其汽车展览馆里设立奚仲塑像,视奚仲为世界车文化的始祖而加以纪念。这说明,中国是最早造车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古代有较高超的造车技术。
奚仲造车的时代
奚仲造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薛国宰官(主管行政的官员)在向会盟的诸侯自述其源流时说:“薛之先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夏王朝负责车辆制造、交通运输的官员)。”
“薛”是上古母系社会时期东方太昊伏羲氏族的一支,为“任”姓之国,“任”亦为“妊”,是母系社会姓氏中最早的姓氏。
早在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5000年),奚仲的任姓祖先便在薛河下游山前冲积平原地带建造了古城(遗址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南约21千米,横跨官桥、张汪两镇)。大约过了二三百年,黄帝来东方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建都于山东曲阜),薛国归属了黄帝,后人把任奚氏族也列为黄帝的子孙。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六艺论》记载:“黄帝佐官有七人,奚仲造车。”这是说,车子最早是在黄帝时发明的,奚仲作为黄帝手下一名佐官,制造了不具轮轴的车舆。
实际上,那时的车子大概只是砍了一些树干树枝,用树皮绑了一个车架子,以人力抬举或牵引,为游牧迁徙提供运输器具;非常笨重,难以负重,不能疾行,使用并不广泛。
在古籍记载中,奚仲出现在黄帝、尧舜、夏朝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个人不可能如此长寿。据此推断,“奚仲”不是个体人名,应当是指任奚氏族的一些世袭领袖,或代表人物,或著名工匠,因史前无文字记载,世系不清,无法考证究竟是谁,只能统称为“奚仲”。
造车的启示和发明
尧舜时代,在任奚氏族中出现了一位发明家番禹,当尧帝的工正(负责手工业、科技工艺制作的官员),创制了木板船。这是继竹木筏、独木舟之后,水上交通造船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番禹的儿子奚仲少年时就心灵手巧,显露出超人的智慧。有一次,他摆弄黏泥,捏了一只马,又捏了一艘船,将船拴在马尾巴上。他的父亲见了说:“我造的船是在水上浮的,怎么让你的马拉到旱地来了?”
奚仲回答说:“我的马拉的是旱船。”从此,父子间就有了“拉旱船”的议论。
长大后,奚仲看到人们搬运巨大的石头、抬送粗大的树木时非常吃力,许多奴隶和劳工在艰苦的劳动中累得吐血倒毙,就昼思夜想,怎么才能让幼时拉旱船的想法真正实现,成为又快又省力的运输工具?
后来,他看见圆的石头会顺着山坡滚下去;看到砍倒的粗大树木,人们抬不动,在地上滚就轻便多了;看到众人搬运巨大的石板,在石板底下放了几个圆木滚子,前面用绳拉,后面用棍撬,大石板会随着底下的圆木滚子往前移动;一阵大风刮起,他头上的斗笠被风刮下,在地上滚得老远。
这些现象让奚仲茅塞顿开。他想,圆形的物体会转动,如果把圆石安装在车舆下面不就成了车吗?
于是,奚仲漫山遍野挑拣了一些圆形的石头,打磨成球状,让它托住车架子向前滚动。可是,石球不听话,会甩开车架子跑掉。奚仲又改用粗大圆木架着车走,但两边有人扶着车往前推仍不稳当,也不省力。
奚仲又冥思苦想了许久,并且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想到按适当比例截出两段粗大圆木,制成两个光滑的圆轱辘,中间钻眼,用一坚实横木装上当轴,固定在车舆下面当腿,一推动,圆木轱辘就“咕噜咕噜”地往前滚。于是人们把它称为“车轱辘”。
《周礼・考工记》载:“车自轮始。”有了轮子,才会有旋转运动,借助轮子的连续转动把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是科技史上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明。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滑轮、飞轮、齿轮等,都是早期轮子的后代;汽车的轮子、飞机的螺旋桨、蒸汽机的旋转轮、手表的游丝等,也都是靠轮子在机械世界中的转动而发生作用。只是早期的车轮是实心圆木轱辘,用不了多久就会断裂,车便瘫痪在路上。
在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中,车辆制造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进程。在造车的过程中,奚仲吸收总结了前人造车的经验教训并加以创新,是集造车之大成、获得最后成功的人物。
造车的发展
奚仲因观察陶器制作使用轮制技术(制陶快轮在滚动中带动泥坯做旋转运动,能以较小的原动力移动较重的物体)和田野上被风吹动的转篷而受到启发,改用粗细均匀、排列规整的檀木辐条制作辐式车轮,代替用整块圆形木材做的粗笨车轮,既节省了木材,又减轻了对地面的压力和磨擦,车轮滚动较为快捷且不易断裂。
车架中间伸出的车辕用的是特别粗壮的木材,一根同样坚固的轴子横穿其下,两端套上车轮,并以青铜构件固定,防止脱落;在辕与轴的交叉部位上安置车厢(舆),车厢采用木栏杆形式,装有篷子和帷幕,以减轻车轴和车轮承受的重量;车辕的前端缚有一根横木(叫“衡”,略作“人”字形的曲木),其上两边设套马的两轭,马以肩胛两侧承轭,不会影响呼吸,能奔跑自如;车轮边上装有车轫,用以阻止车轮转动,以便停车(行车前需先将轫移开,所以启程叫“发轫”)。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描述:“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准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这是说,奚仲设计创造的车结构更为合理,各个部件制作均有一定的标准,因而坚固耐用,驾驭起来十分灵便。
车的改进和以马拉车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加快了行路速度、资讯传递、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又促进了很多生产工具的改革,如缫车、纺车、拧车、水车、风车等等,不少旋转式的器物都按车的原理创造出来。
由于造车的功绩惠及当代,利在千秋,奚仲被封为薛侯,以薛地(位于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一带)为食邑。
今天当地民众和车马运输行业奉奚仲为“车神”,经常前来奚仲故里祭奠,缅怀其创业的艰辛,褒扬其功德,香火不断;许多官员和文人墨客途经此地(奚公山下是古代驿道所经之处),也要上山拜谒瞻仰这位大发明家,感念其当之无愧地列入“世界之最”的发明,称其为“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