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之间 什么最短

2014年初,我在老公家吃饭,他们家请客。

那是我第一次到他们家,那时我们还没结婚,但按照他们家风俗,回老家了就等于未过门的媳妇。

酒桌上,一个长辈举起杯子敬另一个。我以为就点点头,说两句就一饮而尽,然而,我太天真了。

他们站着,端着小酒杯,互相谦让,洋洋洒洒十分钟,酒还没喝下去,最后喝了,各一小口。俩人才像完成一个仪式般坐下。

我那时还听不懂他们的方言,也不晓得讲了什么,我猜测许是俩人有事商量。

然而几乎每个喝酒敬酒的人都如此,我才明白,他们这里,喝酒就是这样。

我一个北方平原地区长大的女,孩子,是看得心焦的。我私下跟老公嘀咕:这要在我们那里,都得打起来了,不打也挨骂了。

可他们人人神态自若,自然而然。

我家乡是北方平原地区,且产白酒,有句俏皮话叫:麻雀都能喝两斤。

麻雀能不能喝两斤我没考证过,反正大活人都是豪爽能喝酒的。

所以老公家请客吃饭那样情形我是看不习惯的。

他对此有个假说,说他们那里是山区,地形是迂回复杂的,人们性格也是弯弯绕的。

我表示理解,赞同。

后来,我和婆婆共处一个屋檐下,我才真正懂了这种性格。

我婆婆做事说话都很绕。比如,我买了水果,她想吃,不会直接拿去吃,而是问我:你吃么?一开始我还不明白就里,后来我就直接跟她说,妈你吃吧,我要吃我自己拿。

吃饭也是这样,她总是给我夹菜,嗯,夹的都是她爱吃的菜。也给我老公夹。这说明她不是把我当客人,而是她的习惯。我和老公都说了她好多次不用客气,她就是改不了。

我公公来上海,有一次他们商量一个事情,在我看来非常简单一句话完事的,他们来来回回讲了十几分钟,听得我都睡着了要。那时我已经能听懂些他们的方言,所以不理解怎么那么复杂?

我一直习惯于简单直接沟通,秉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原理,而且多年来的教育,从书本或者职场社会,都教导我这样简单高效。另外我觉得我可能比较西化思维,不太习惯兜兜转转的交流方式。感觉憋的慌…

所以,我虽然差不多习惯了,但内心里还是不够认同的。

这次我们带着八个月多的宝宝回他们老家了,过年没回去,婆婆也一年多没回了,她想家想得不得了。回吧,不回不成体统。

也就是这次回去,我突然真正懂了。

老家老屋在山上,上去下来都走盘山公路。我倒也不晕车,一路看两边景致。老公突然跟我说:你看,我们这会儿走了这么远,但只是到了刚刚过去的那个房子的对面。

我仔细分辨,确实如此。这时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句话来。也突然想通了一些事情。

某个地方的语言,文化,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生活习惯又与地形是分不开的吧。我从小在平原地区,肆意玩耍,无忧无虑,直来直往,所以形成了直爽的基本性格。而他们祖祖辈辈在山区,什么山呢?很高,很陡,很危险,盘山的有公路,也有很深的水库。

从风险度上来说,在我们家,生存风险是低于他们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因此也不难理解他们的语言怎么那么谨慎,绕圈了。

结合平时老公的性格,我又发现一些现象。我爱好广泛,但深究时往往畏难而退。他不是,做什么事都有个韧劲儿和忍劲儿。不知道跟他从小生活环境复杂,必须克服很多困难有关,想来这样的解释是说得通的。

到底两点之间什么最短?应该没有绝对。几何学上是直线。在沟通中,某些情形下也是直线。但某些情形,也许就是曲线。

旅行的意义之一,也许就是这样,开阔的不是眼界,而是思维。不能太绝对,是我在这个事情上学到的。

找到这个解释方式我很开心,因为我终于不必在婆婆说话做事绕圈的时候,感觉别别扭扭了,我可以释然一笑,哈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点之间 什么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