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vs 方法 | 作为PM的我们,如何对接需求?

相信每一个摸爬滚打在产品战线的PM都有类似的经历,需求从天而降,砸的是一口老血喷出三丈高,更要命的是,需求就像一个娘不亲舅不爱的孩子一样,丢给产品以后,个个做起了甩手掌柜,坐等需求的健康成长或步入歧途。当取得成绩之时,分羹者众多,当陷入泥沼时,产品就是众矢之的,那么当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办,离职?撕逼?都不如从源头上改变这一切。


PM vs 方法 | 作为PM的我们,如何对接需求?_第1张图片

经过周而复始的跳坑,爬出,懵逼,捶胸顿足后,私以为建立“需求对接的约束”势在必行,那么我们需要对需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需求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

Part 1:需求是什么?


在漫长的产品学习道路上,我们接触了马斯洛需求模型,KANO模型等等的需求相关的模型,那么无论是金字塔还是四象限,描述的都是需求的一个属性,严格的讲是处于某一场景下的特定属性。作为一个产品,也许我们听得最多的话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挖掘背后的真相”,那么我根据自己的认知,将对我所理解的需求进行一个定义:需求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状态或指标。

举个栗子:我要和美女F,去巴厘岛共度一个美妙的假期。

那么我们接下来将这个需求拆解:

● 需求元素:我和Y;

● 需求期望状态:巴厘岛共度假期;

● 指标:美妙;

到这里远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个需求背后的“目的性”,那么“目的性”的解读可能包含以下的若干方面,简单列举下:

● 目的1:获取芳心→成为情侣→婚姻;

● 目的2:一个人出游无聊,单纯的旅游拍档;

● 目的3:完成父母制定的单身狗KPI;

● 目的4:炫耀装逼;

● 目的5: …………;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在基础的共性信息下,表象是一致的,但经过对“目的性”的分析,则发现了背后大不同的原因,而不同的原因必定源于不同的问题,我们作为产品,就是要解决每一个需求背后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来规划不同的方案策略。

由此可见,需求的“目的性”是核心,状态或指标则可以看成是一个状态机,根据不同“目的性”来实现状态机的过程条件,就是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挖掘的本质,即策略的基础支持。当然在这个分析挖掘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定位,取舍,平衡”的思维模式,每一个需求的实现都是约束在一个框架边界之内的,我们应该保持克制,或是从深层次来说,应该是“合理”的实现需求(后续文章将会单独分享“定,取,平”的相关思考)。

Part 2:需求从哪里来?


“如果把产品的需求池比作大海,那么需求的来源就是百川归海”,来自市场反馈的,业务导向的,数据导向的,以及BOSS灵光乍现的,等等等等。当面对如此多的需求,从不同来源向我涌来的时候,曾几何时,我是懵逼的,但慌乱中我仍记得产品的职责---解决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思考就是如何解决“饱受需求摧残”这个痛点,我们作为大海,既是源头也是最终的汇聚之地,那么我们既然不能决定来源的数量,我们就要把控来源的质量。

接下来将收到的需求进行简单的聚类,大致可以分为清晰的和模糊的:

● 清晰型:目的明确,期望终值清晰且合理;

● 模糊型:反之;

那么来源的质量把控,就是要把更多模糊型需求变为清晰型的需求,这样既能减少沟通时的往复,也能让策略在规划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干扰。一方面提升效率,另一方面给产品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思考,让策略更有质量,更有远见性,而不是局限在点与点之间的传递,而向着链性的,层级性的方向良性发展。那么如何来把控来源的质量,将在下文进行展开叙述,各位看官稍安勿躁,利其器方能善其事。

Part 3:需求到哪里去?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将需求进行拆解,整合,揉捏成一部方案,输出成PRD等可见的实物,交由技术团队进行研发,这个流程看似环环相扣,顺畅丝滑,但实际中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每逢撕逼倍思亲,诸多字眼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可行性”“逻辑”“兼容”等等,与我而言,这个锅,还真得产品来背(不计算无良程序猿插科打诨,溜奸耍滑的场景)。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局面,首当其冲,产品自身没想明白,而没想明白的原因又分为三个个:

● 其一,能力不行(这个没办法,自己充电去,谁也帮不了);

● 其二,没时间想明白;

● 其三,需求模糊;

那么如果在需求的来源上做好质量把控,是不是就能提高效率,给产品更多的时间思考,进而在产品能力ok的前提下,让输出给技术团队的需求在逻辑性,兼容性,可行性等方面达到优质,届时即使仍然“撕逼”,我想,也是因为追求卓越而撕,从而摆脱low到爆的“撕”。

Part 4:如何把控需求质量?


经过前面的一顿叨逼叨,感谢大家的不杀之恩,那么接下来将就如何把控需求质量来进行展开,核心点是“让产品相关干系人,了解产品思维,并学以致用”。我将通过下图,将我的需求思考模式展现给大家,同时也希望互相切磋和学习,有不足或是谬误之处还请直接指出,我相信“分歧使你我进步。”

PM vs 方法 | 作为PM的我们,如何对接需求?_第2张图片

看到这里,相信有的朋友将会发现,以上思考模式是产品层面的方法论,可以在对接技术团队的时候,提升产品输出的质量,严格的讲,尚处于一个封闭的边界内。做数据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打通”,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将就如何打通需求来源方,建立良性链接,进而实现把控需求质量的目的,来阐述我的粗浅认知。这里抛出一个我在工作中使用的一个词汇“逆需求”,即产品对需求来源方的需求。

在方案评审的时候,作为产品的我们,经常被各种各样的“为什么”折磨的死去活来,问题谁都会提,但解决办法不是谁都能想的明白,讲的清楚,项目需要一个清晰明了的产品方案,那么作为产品的我们也有权利要求一份清晰明了的【需求】。对于需求的来源,在对接的规范中,结合上图的产品思维模式,进行精简,揉捏,总结如下图,欢迎继续拍砖。

PM vs 方法 | 作为PM的我们,如何对接需求?_第3张图片

以上便是我个人在产品和需求方面的粗浅认知,在文章的最后,我将以作为一名PM,对产品道路上,喜欢捷径的小伙伴们说些心里话:(不喜请放心喷,分歧使你我进步)

● 对需求方的高要求,多要求,严要求,不是为了减轻或转移我们作为产品的思考和分析压力;

● 高质量的需求并不会让我们在产品层面减压,反而将是更大的压力和更严的要求,同时也是更大的动力;

● 作为产品的我们不只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产品负责,对团队负责,让产品越来越好,让团队越来越优秀,才是作为一名产品应该有的目标和素养(想做CEO,格局很重要哦);

● 当一份高质量的需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拖延它,平庸它,乃至完成它,而应该是做好,做卓越(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在思考和提问方面,请先确保自己在该问题上想的足够深入,足够多,足够远,毕竟被人从更高的位置狙击,是挺不爽的(这都是从脸红到面不改色需要交的学费);

最后借用小龙大神的一句话结尾:“我所说的,可能都是错的”。

ps:Boss的需求怎么破?如果你的产品能力ok,Boss的格局清晰,那么你一定能够明察秋毫,和新需求愉快玩耍的。如果很不幸的二缺一或更糟,那么骚年“你的锅掉了,捡起背好~”

                                                                                                                      -- By Tong

你可能感兴趣的:(PM vs 方法 | 作为PM的我们,如何对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