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在南北朝之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再加上南边的南朝,再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后三国时期,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创新。这些制度被后来的隋唐帝国继承下来,于是就有了让中国人自豪的大唐盛世。

北魏是一个由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魏孝文帝是第七任皇帝。他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对儒家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冯太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她老公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新继位的小皇帝主少国疑,军事贵族一开始就在欺负孤儿寡母。

冯太后不但干掉了虎视眈眈的大贵族,还把长大之后的小皇帝一同干掉。她再次扶植的小皇帝,就是魏孝文帝。冯太后掌权不符合祖制,为了和其他官僚斗争,她必须在贵族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官僚系统。草原人本身不擅长建立官僚体制,所以冯太后力推一系列汉化改革。为了让自己的改革进程后继有人,冯太后对魏孝文帝进行了系统的儒家教育。

魏孝文帝勤政三年后,把首都从长城沿线的平成迁都到河南洛阳。迁都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压制军事贵族,摆脱他们的控制。把首都搬离平成进入内地,让军事贵族和军队分开,贵族自然就会失势,皇帝想办事就会方便许多。

孝文帝连蒙带骗把一部分军队和贵族带到洛阳,然后全面汉化鲜卑人。一系列改革的效果,表面上提升了文化水准不高的鲜卑人,深刻促进民族大融合。对帝国而言,却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北魏能够统一北方,建立稳定帝国的原因,在于它建立起一个二元帝国,同时整合了草原和中原的统治逻辑。军事力量由出身草原的六镇军人组成,拥有强大的武力。从中原输送的财富,可以改变兄终弟及的继承秩序,进而破解周期性的继承危机。草原和中原这二元缺一不可,两边都要统一在皇帝的麾下。而孝文帝南迁之后的政策,丢掉了草原这一元。从此北魏变身一个纯粹的汉人国家,严重的打击了鲜卑军人的自豪感。军事贵族虽然不能继续约束皇上,但军人的忠诚也就没有了。

在孝文帝去世之后,无德无能的胡太后一通乱搞,北魏王朝就此土崩瓦解。高欢和宇文泰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趁机起事,各自扶持一个北魏王室成立新政权。高欢主导东魏定都邺城,宇文泰主导西魏定都长安。

东魏在高欢的儿子手上变身北齐,北齐的核心是中原地区,人口和财富更多。高欢吸取魏孝文帝的改革教训,竭尽全力把帝国鲜卑化。帝国因此无法充分动员汉人的力量,结果东魏人多钱多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西魏就是隋唐帝国的母体,人口和财富没办法跟高欢的地盘相比。宇文泰不得不想方设法充分动员所有人的力量。为了安抚鲜卑人,他要求鲜卑人恢复鲜卑姓,甚至要求汉人也要起一个鲜卑姓。宇文泰还成功地实现了复周礼,因此而收复汉人的人心,从此获得最强的正统性。宇文泰的继任者建立了北周。

周礼实际上是一种由贵族主导的、兵民一体的社会秩序。在中原大地,贵族先被君主们碾压,后来出现的世家大族也很快堕落。想要复周礼,却没有社会基础与之对应。草原上有现成的军事贵族,只要用周礼重新规定一下身份,依照周礼把汉人整合进来。形成一个兵民一体的结构,复周礼这事也就基本成型了。

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把鲜卑军人和汉人士兵整合到一起,把各种力量都动员起来。虽然宇文泰的地盘人少钱少,但效率更高。府兵制是北周以及后来的隋朝,一统天下最重要的军事基础。

府兵制中的军事贵族,被称为关陇贵族集团。在隋唐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影响帝国命运的群体。北周在一系列大英雄的推动下,以富有想象力的混一胡汉制度征服北齐,又一鼓作气征服江南的陈朝。

自东汉末年,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分裂了将近四百年的东亚大陆,最终重归统一,最终形成大唐帝国。草原的视野和武功,中原的精神与财富,被整合为一体,胡汉混血的隋唐皇室,把出自中原的儒家普世主义理想,现实化为一个庄严恢弘、灿烂夺目的世界帝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15 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