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读《历史的慰籍》02

这本书的第一篇是《曲终人亦散》

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的戏曲在历史中的地位和演变过程。因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作者要介绍的戏曲也繁杂细致,再加上我对戏曲也毫无了解,这篇读书笔记,也就成了摘抄名句和中心思想的笔记,我等凡夫只有学习的份了。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戏曲常常被视为中国的国粹。而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偏重于写意,后者强调写实。而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差异也在于此。而欧洲的歌舞剧主要是上流阶层的高雅娱乐,中国的戏曲却要平民化许多。作为大众文化,从唐朝兴起,至元末成型,在明清和近代繁衍成熟,衍生出300多种充满地域特点的戏曲样式。

戏曲从早期的贵族乐舞,到民间的草根文化,再到后来的士大夫文化和主旋律文化,最终被草根冷落,被新兴文化淘汰,成为博物馆的小众文化和化石文化,其命运颇令人惆怅。一般而言,一个戏曲剧种都有几百本戏曲剧目,但目前可以同时演出10个以上剧目的戏曲团已经屈指可数。戏曲观众的老化和戏曲演员的老化,象征着戏曲已经无可挽回的走向末日。而现在的娱乐节目任意地肢解和篡改戏曲本身,以为戏曲就是卡拉OK式的唱段的时候,戏曲实际已经不复存在了。戏曲和歌曲不同,戏曲是离不开故事的!

戏曲的起源

最古老的戏曲,或许应当从远古时代的巫神仪式活动算起。到了秦汉时期,已经有了许多娱乐性的戏剧表演。

盛唐时期,多才多艺的皇帝李隆基创建了“梨园”,并设有专门培养艺人的教坊。而之后的戏曲班社常常就被称之为“梨园”,以至于艺人以“梨园弟子”自诩。

宋代时期民间艺人自发组织的专业戏班多如雨后春笋。到了元代取消科举,许多文人介入到戏曲创作中,大大促进了戏曲的繁荣。明代江南富庶繁华,戏曲和戏班也蔚然成风。

而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代表艺术,所有的戏曲都是乡土的。说白了,它完全是方言文化的产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戒学堂】读《历史的慰籍》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