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鸿沟与区块链2018-01-27

《跨越鸿沟》是杰弗里-摩尔在1991年写的书,那时互联网还未普及,但书中的核心理论,却非常适用于现在的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及快消公司。

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顾客分类模型,称作“new technology adoption cycle",也就是新技术的市场接受周期。在这个周期里,顾客被分为五个类型:

第一类是创新者(innovators),他们是技术狂热分子,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即使新技术不完美,有bug,也会去尝试使用。

第二类是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ers),他们不那么激进,但也愿意尝鲜。新技术的关键问题改进了一些,也会成为你的客户。他们不一定有技术背景,但相信好的技术会带来效率的提升,所以愿意冒险。

前两类是所谓的”传道者“,是意见领袖,常常是最有影响力的人。

第三类是早期大众(early majority),核心特点是务实。他们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但如果一个东西确实能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早期大众要更好,不要很彻底地改变。

第四类是晚期大众(late majority),他们跟着市场的变动而动,不主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很多人都用这个东西了,老产品没什么人用了,他们就跟着换成新产品。

第五类是落后者(laggards)。他们不一万不得已是不会换新东西的。

创新企业进入市场时,考虑到顾客的分类,就需要:

瞄准一个非常具体的空白市场,倾全力拿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很强烈的价值主张,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点和定位理论是相通的。任何竞争都是对消费者认知的竞争。对你没有认知,你就是一个可以被随时取代的产品。)

而书中最经典的理念是:一个企业在发展一段时间后,面临的最大的鸿沟,就是”早期接受者“和”早期大众“之间的鸿沟。这两拔人,不管是对产品的要求,使用产品的心态,还是消费能力,聚集的场所都非常不一样。如果你无法跨越,你的产品就永远走不到主流读,最终会变成一个”小而美“的企业,或者干脆死掉了。

用这个理论思考一下”区块链”技术。最初的创造者与使用者,都是技术圈的人。他们用这个技术创造出来了“比特币”等各种产品。从2008年起用了七年的时间形成了少部分人的共识价值,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然后黑色交易发现了这些产品的价值,而“勒索病毒”则把比特币推向了大众的视野。于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少数机构利用这种技术的提升效率,而更多的人把它当成了金融产品去炒作。这样说来,“区块链”现阶段就是处在”早期接受者“与”早期大众“的鸿沟阶段。也许未来,区块链技术真地落地形成所谓新时代的互联网;或者成为一枚历史的花朵。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越鸿沟与区块链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