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溪顿坑考记

        渔鼓溪顿坑在哪里,这个问题困惑黄道周研究学界可谓久矣。笔者对黄道周历史知之甚少,一次偶然机会听大家谈及黄道周曾几次在渔鼓溪之顿坑。东山史料并没有渔鼓溪和顿坑的相关记载,这两个地方会不会在岛外?笔者此时想起1992年暑假去云霄县梅林村采摘濒危树木——白果蒲桃标本的情景,当时坐车到车圩,租了一辆自行车上山去梅林,那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在山脚下模糊记得有看过“吨坑”字眼。明朝时期,铜山和云霄同属漳浦,有没有可能在那里?笔者赶紧百度一下“车圩村”,并没有渔鼓溪出现。又百度“渔鼓溪”,只见百度百科:“下洞村位于云霄县西部,渔鼓溪畔,十字牌岭下,是云平公路必经之处,西连车圩……”继续百度得知车圩村有个自然村叫“屯坑”,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为考究这条线索,国庆节假期间,《铜陵记忆》作者黄振桂老前辈、文史爱好者黄旭明与笔者相约去下洞村、车圩村考察。

          下洞听闻黄道周故事

        在下洞村部,村支书黄徐云热情接待我们,并请来村里71岁的退休教师黄乌森。黄老师对村史非常有研究,是下洞村《黄氏族谱》编撰者。他得知我们来意后,对我们说:顿坑是车圩村一个自然村,当年石斋公在那里教书,顿坑与下洞相邻,走小路只有两三里远。黄乌森老师讲了个黄道周不逆天的故事:有一天,石斋公来下洞村会友后要回顿坑,走到半路一个叫“兔仔耳”地方,突然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他赶紧跑起来,快跑到顿坑时他突然停下来,又返跑到“兔仔耳”。原来石斋公认为下雨是天意,天若要雨淋人,就应该让他淋,不能逆天!于是他又从“兔仔耳”按正常速度往顿坑走。此时雨开始下了,令人奇怪的是雨滴始终落在他身后,就是没淋到他身上,直到走进顿坑住处,大雨瞬间倾盆而下。

        这一带还流传几个黄道周故事,一个是浮大凉伞的故事:当时顿坑村族长董大望牵头请石斋公来教书。过了不久,村里大池塘浮出一支大凉伞,人们非常惊奇,纷纷议论这是高中的好兆头,董大望洋洋自得,以为好事会应在他家,没想后来是石斋公中举了。另一个是黄道周教九个人中十一个人的故事:相传石斋公在平和灵通岩教九个学生,最后中举十一个,原来他本人及所教学生全部中举,天天做饭给他们吃的厨师因为旁听石斋公讲课,勤奋学习,也考中举人。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石斋公在朝廷当大官,他母亲依然住在漳浦一间草棚,生活相当清苦。老人家请人刻了一只木鸡腿,天天沾着酱油吃,于是各种流言慢慢传开了,朝廷派人下来调查,真相大白后,皇帝才清楚原来黄道周是多么的清正廉洁。

            顿坑尚存黄道周史迹

 

        车圩村离下洞村不远,村主任吴志远年轻帅气,带我们走过六十几米长的车圩桥,桥下是潺潺溪水,当地称为车圩溪,水质非常好,是县城饮用水源地。来到一条山路的拐弯处,只见一块水泥牌子写着“屯坑村”,吴主任找到熟悉当地历史的59岁吴海炎。老吴介绍顿坑自然村有一百多户,四五百人,原来村里董姓是大族,后来慢慢搬迁出去,现在村里大部分姓吴,只剩有几户董姓人家。我们咨询村名是顿坑还是屯坑,才知道原来村名就是顿坑,实行电脑化,派出所误录成屯坑村,但本地叫法还是“顿”(dun)坑,而不是“屯”(tun)坑。老吴的岳父是本村董姓人家,以前讲过很多董大望和黄道周的故事给他听,我们之前在下洞村听到的几个故事这里也流传。

        当我们得知顿坑村尚存“学地”和“楼地”遗址,就迫不及待要求老吴带路前往。经过村尾土地公庙,庙前立着一支古老旗杆,显示着这个小村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到一片果园旁,一间孤零零的石头屋存放着很多神主牌位,这是顿坑村董氏祠堂。现在董姓几乎搬走,只剩下这些祖宗牌位。走过一段田埂,是一块平整的高地,四周草木葱葱,花香鸟语,这里就是顿坑村的“学地”,以前黄道周在这里教书。老吴说以前这里立一支刻有文字的石碑,什么内容他不记得了。《漳浦黄先生年谱》(以下称《年谱》)有两次记载黄道周在顿坑,第一次是“二十年,先生八岁。……故独从伯兄讲业于渔鼓溪之顿坑者凡数年。自经传子籍,旁及诗赋声律铅汞阴阳之学,无不耽精元览焉。”黄道周八岁这年,其大哥黄道琛来顿坑讲业(教书),黄道周是跟着大哥来这里的,而且一住就是好几年。在顿坑这几年里,黄道周深入学习诗赋声律、铅汞阴阳等知识。《年谱》载“二十五年,先生十有三。……按先生和邑王文成祠记云:忆余舞象时,常游邑中,时时黉西过,瞻旧祠,疑其庭径湫侧,意世有达人,溯源嶓岷,必有起而更事者。今果更子奕起也。”明朝时期,顿坑地处漳浦与平和交界处,西去不远,翻过石梯岭就到平和。《年谱》记载黄道周十三岁时经常去平和游玩,从他后来写的《王文成祠记》所述内容推测,十三岁的黄道周应仍居在顿坑村。《年谱》第二次记载“三十四年,先生年二十有二。移居顿坑。按徙泽记云:时岁柔兆,二月得乙,爰托幽谷,强负向首,幽触垩树,虽迫处此,岂得已哉。当时伯兄匪石公亦已佐读躬耕矣,……于是先生更筑小隐,引水为池,杂树丹荔、龙目、榛栗诸果。续骚所谓:凿白石以为岩兮,爰遯乎窱之宫者也……”。《年谱》比较详细地记载黄道周这次移居顿坑,就是到深山幽谷生活。顿坑正处于乌山山脉西北麓的一个山坳里,他在这里改筑一间小庐,引水注满围墙外壕沟,过着“隐居于山野”的生活,但《年谱》并没有交代他是来教书的。可从顿坑村“学地”遗址以及这一带广泛流传的石斋公故事分析,黄道周二十二岁移居顿坑是被延请来教书的,这应是黄道周历史的一个新发现。

        离开“学地”,老吴带我们走下一个陡坡,来到一个有半个操场大的平地,这里是以前董大望家族的“楼地”,是村里的风水宝地“烘炉穴”。当年董姓家族在这里建土楼,后来人们从山坳里开挖一条水沟,引水到土楼做为生活用水。据说是这条水破了“烘炉穴”,把旺火熄灭,慢慢衰落的董姓家族只好搬迁到对面山下居住,这条沟渠尚存。下山时,我们又一次经过古老的旗杆,老吴自豪地说别看顿坑村小,自古村民重学、好学,特别是有黄圣人留下的文化底蕴,古时候就出举人。现在村里每年都出大学生,甚至有考上清华、复旦和厦大。

          渔鼓溪畔龙境堂庵志

        车圩村和下洞村这一带都称眼前这条溪为车圩溪,渔鼓溪在哪里呢?笔者询问下洞村黄书记附近有什么古迹,或许能找出线索。黄书记说车圩溪干流发源于高隐山,那里的高隐寺是明末清初天地会主要活动据点;另一条支流发源于乌山上的梅林村,当地称为南溪,流经顿坑村。下洞村有顶庵虞古庙和下庵龙境堂。“虞古”和“渔鼓”不是谐音吗?我们顿时对这两个古庙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又赶回下洞村。

        车子经过一座气派的五彩山门,我们来到下庵龙境堂,龙境堂悬山顶建筑,二进分上下院,上院有左中右三大殿,中殿为大雄宝殿,左殿奉开漳圣王,右殿奉玄天上帝等神灵。在一口锈迹斑斑的古钟旁边,立有一通《龙境堂庵志》碑刻,想不到谜底竟从这通碑刻上揭开了!《龙境堂庵志》开篇就清楚记载:“龙境堂背靠十二牌大尖峰,渔鼓溪三面环绕,宛如玉带系腰,山清水秀,风景幽雅……”这条溪自古就是渔鼓溪!庵志碑刻记载这里:“是二十世纪五十年前联结广东和福建的经商贸易的必经之地;东过十字牌岭岽到云霄往广东,西过渔鼓溪石桥,经石梯岭到大溪、安厚、官陂”,石桥名也称“渔鼓溪石桥”。龙境堂有一千多年历史,由钟公庙衍延而来,庵志碑刻录有早期庙里的对联:“龙堂霞光照耀渔鼓庇佑万民,境内洞庭环绕葫芦威震四方”。庵志碑刻还记载:“民众对神佛越来越虔诚崇拜,原十二牌岭顶渔鼓庙、鹧鸪林碧云岩应运而建,与龙境堂成犄角之势,渔鼓庙主奉玄天上帝……”。由此可见顶庵虞古庙原来名字叫渔鼓庙。

            十二牌岭虞古庙来历

        登上十二牌岭顶,虞古庙规模不大,只见真武大帝手执七星宝剑,足踏龟蛇,威风凛凛。按《龙境堂庵志》记载,这座虞古庙以前当是叫渔鼓庙。庙里立有一通《虞古庙庙志》碑,其历史追溯到明朝后期,由这里的七甲社合建,供奉玄天上帝,香火旺盛,神灵显赫。每逢三月初三,玄天上帝寿诞,这里非常热闹,神汉坐刀轿子、抛铜球,下圩埕搭棚演戏十八场。当年为什么要建奉玄天上帝的渔鼓庙?黄乌森老师说他曾听老一辈讲以前铜山商人,船运商品到漳江沿岸做生意,为祈佑行船平安,生意兴隆,捐资在这个风水灵地建渔鼓庙。据清乾隆《铜山志》(陈振藻本)之《建置志·津渡》载铜山至云霄有江头渡、云霄渡等津渡。从云霄城关沿漳江有各个方向的航道,其中后北溪航道有西林、菜埔、溪口、瑞堂、下河、上河、峰头、新林等古渡,直达十二牌岭,所以铜山商人依靠船运,生意做到这里不足为奇;铜山民众从水路到下洞、车圩而至平和等山区也具有现实依据。

        清朝末年,兵火战乱,渔鼓庙神像烧毁,庙宇倒塌,仅存几根石柱。当地民众仍然信奉上帝公,是年八节仍在原址烧香膜拜。2010年4月,由于下大线公路扩建,出土一只刻有“虞古庙”的石香炉,重约200多斤,香炉上刻着“光绪庚寅年”,当年5月,由七甲社组成理事会,在原址附近择地兴建庙宇,依光绪年间的虞古庙香炉,取名虞古庙。新建成的虞古庙坐落在大尖峰半山腰,面向石梯岭,远眺狮子峰,秀丽的渔鼓溪宛延如带。

       

        今天收获颇多,大家都非常开心,不但解开了很久以来渔鼓溪、顿坑在哪里的困惑,还听到很多黄道周鲜为人知的传说,为下一步深入研究黄道周在云霄顿坑这段历史提供线索。

(本文发表于2018年11月6日《闽南日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渔鼓溪顿坑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