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秋日的午后,连绵阴云天气残留的水汽让天空还显得有些混沌,所以阳光并不显得猛烈,甚至称不上温煦,倒多了几分女子的阴柔。这个在平日看来并不适合暴露在日光下的时间便让午间休息的闲散人们有些蠢蠢欲动,所以无论是武林里零星散布的小圆凳上,还是在体育场外林子里刚新修的小方桌旁都已经挤满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舒展身体。

便凸显出一个少有人至而又清新幽静地方的难能可贵,于是,逸夫楼广场旁的那片新修草坪上,在最接近新修大楼施工现场的地方,多了一粒小小的黑影,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独自悲伤。

确实,语音录入相较手写而言,确实会对输入效率有了成倍的提升,但这种新的方式确实,和我还欠一点点的磨合,因为手写的过程中,我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定哪时就会天马行空的想象作为下一段的素材;当然也会因为隔了太久,而把一些一开始就打算记录的东西遗忘。不过语音输入实在是太快,快到让我来不及去走神想一些别的东西,只能机械的一句一句把自己的脑袋掏空,然后尝试去向神圣的九缪斯女神讨要一点灵感之泉。所以我也不知道足够时间思考的手写输入和录入之后再思考的语音输入究竟谁会有更高的效率,谁会浪费更少的时间?谁又能让我的写作稍稍提高那么一丢丢呢?

我并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我已经好久没有动笔。成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用。或许唯一有用的就是,先把手头的东西写完, 管它到底是什么方式输入呢?无论如何,永远都是内容,决定形式。

“有时候一篇阅读理解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读上那么一两遍都不一定能够看懂。而教育大纲居然要求你们这些初中生在十几分钟之内就分析出作者的所思所想和所要表达的感情着实是有些强人所难。所以语文教育在你们这个阶段就显得有些尴尬。”现如今的我也终于懂得了当年语文老师曾经对我说过的这句话,只可惜那时候的我还显得有些青春期的叛逆和固执,反倒向老师抱怨起语文课的种种不是,建议起把语文课取消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古人云开卷有益。我还是十分感谢我自己能在已经可以远离国文课程的研究生阶段又一次翻开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少了一些功利,也少了许多对课程压力的抵触,总之阅读开始变得轻松起来。有一些文字写浅显易懂,也总有一些文字虽然认识,但是总捉摸不透作者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只要在以前早就咒骂了出题人100回,为什么要出这么难的考题呀?但是现在却觉得这种无知到非常有趣。因为,能够简单得到的东西总是久了就会味同嚼蜡,而难以理解的东西反复把玩最终的结果也会格外的甘甜。于是便从图书馆把那本《狂人日记》带回了实验室打算细细品味,我想我也渐渐开始体会到了出题人的意图。其实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就是这样,在一开始总是要么不懂,要么似懂非懂。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阶段,没有那个恨之入骨,而又不得不每天面对不懂东西的阶段,就不会有现在这个虽然不懂,但还是一头扎进享受文学艺术的阶段。

现在的我依然不懂,但是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不懂的我。但我对鲁迅先生已经渐渐开始有了钦佩,老舍先生和鲁迅先生的笔风很像,想必前者能够提名诺贝尔奖,后者应该也是问题不大。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众人口中的大家,靠的可不仅仅是门徒的吹嘘,而是实打实的肚子里如浩翰汪洋般的墨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