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

[续上]

1993年,任教于美国阿肯色大学 (University of Arkansas) 的跨文化心理兼心理测量学家理查 · 丹纳 (Richard Henry Dana) 的《专业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评估观》(Multicultural assessment perspectives for professional psychology)一书问世,该书同时首次把「世界观」(worldview) 这个概念和运作模型,引入临床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评估的一种工具。

我们根据 Dana原文的意思,整理及制作出一个视觉模型 (见图 1.6.2a)。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张图片

简单地说,这个模型分四层:

I)   由「群体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两个板块组成;

II)  由「价值观」、「信念」、「语言」三个板块组成;

III)「觉知 / 认识 / 理解 / 洞察」(perception);

IV) 由「健康管理」、「管理者」、「如何管理」三个部分组成。

Dana 原书是以跨文化心理健康工作者为对象,故第 IV层有此安排,实质这层可以进一步简化成「现实世界」,如下图1.6.2b 所示。

用图-- 其中特别采用一些框块和箭咀-- 来表达世界观及其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只是 (一) 为了正名析理,(二) 为了方便讨论。

在现实生活里,世界观是一个整全的概念,其主要成份 (即图 1.6.2a的五个长方形框架所代表的子系统) 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相互牵连,并非如图所显示般干净利落,可以截然分开。

*  *

经过在全国各地 (包括香港和澳门) 多年讲课积累得来的经验和反馈,再者在中国特色思维的基础上,我们于Dana「世界观」原模的框架内,作出修订,并称之为「Dana-李世界观模型」(图 1.6.2b),意在与 Dana 原来的模型有些重要的区别。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2张图片

经修订后,两个模型的区别,主要有四:

(一)在 Dana「世界观」原模 (图 1.6.2a) 里,组成最上两层的五个板块,与及 I) 至 IV) 层之间,都是单向的关系 (在图 1.6.2a中,以单向箭咀显示),这与我们在上一节讨论过的中国特色的双向思维有异,因此,我们把所有箭咀改为双向,彰显组成「世界观」的各板块和各层次间的双向互动 (图 1.6.2b)。

(二) Dana「世界观」原模第 II 层的第二个板块原文是 belief (「信念」),考察 Dana 原模「信念」的各子系统,我们认为,实质上,这些「信念」(beliefs) 就是平日一般所说的「人生观」的内涵,因此,我们在「信念」这个词汇前,加插了「人生观」三个字,使之更明了清楚,更贴地气。

(三) Dana「世界观」原模第 III 层的原文是 perception。这是个一字多义的英文字,翻成中文,至少包括觉知 / 认识 / 理解 / 洞察等诸种不同意思,很难用一个中文单词把英文 perception 的多义一并表达出来。

我们发现,觉知 / 认识 / 理解 / 洞察,其实就是 Dana 所言的世界观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我们直接使用「世界观」这个词汇标识这一层。

(四) 已如上述,Dana 原书是以跨文化心理健康工作者为对象,故原模第 IV 层由「健康管理」、「管理者」、「如何管理」三个部分组成。透过在全国各地讲学期间 (学员同样是以医护前线工作者和医院管理阶层为主) 的广泛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原模第 IV 层可以普遍化为「现实世界」(又称为实存,reality),这样做,可使世界观模型更名副其实。

以下我们将采用 Dana-李世界观模型为讨论蓝本。

*  *

修订后的 Dana-李世界观模型,是一个互即互入 (interdependent and co-arising) 的模型,这是说,组成世界观的五个板块及其各自的组成部分 (子系统), 是以一种互依互存、彼此含摄和渗透的共在关系组成的。

当我们深入地考查「群体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价值观」、「人生观 / 信念」和「语言」这五个板块,我们便会发现,它们是彼此含摄的。

比如,认同既有群体的一面,又有个人的一面。群体意识是由个体意识构成的,而个体意识又是由群体意识构成的。

「群体身份认同」既与「个体身份认同」互含互摄-- 作用与反作用、制约与反制约,同时也与「价值观」、「人生观 / 信念」和「语言」互含互摄。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3张图片

其余三个板块「价值观」、「人生观 / 信念」和「语言」也复如是。

Dana-李世界观模型,把五个板块分别言析,只是一种权宜方便而已。

吃紧之处在于,Dana-李世界观模型是怎样把我们常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串合在一个模型里面,让我们更容易把握世界观对认识和理解日常生活和行为的功能和作用。

*  *

下面,我们从 Dana-李世界观模型第 (I) 层展开讨论 (图 1.6.2c)。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4张图片


第 (I) 层以「身份认同」(identity, 又译作「身份同一」) 为主,分开两类:即「群体」的和「个体」的身份认同。

*  *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身份认同」?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张海洋老师说,

期后,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社会学引入「身份认同」的概念,其含义与研究范围也得以扩充。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两位研究员唐兴军、王可园进一步阐释说,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5张图片

已故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 布尔迪厄 (Pierre Bourdieu) 从「阶级精神气质」(又称作「品味」或「风格」) 的角度,探讨了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6张图片

近年一度被炒热的「xx范儿」,作为一种建构的身份象征,就含有所谓气质、情调、风格的意思。

*  *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学系吴强老师,对国内当下的「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有细致的描述,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7张图片

法国社会学家阿兰 · 迦耶 (Alain Caillé) 从另一角度,论述认同的重要性。他引申德国思想家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 - 1831) 的观点:

举个例子,香港第二波新浪潮最重要的导演王家卫,透过他的电影,一直关注香港特区边缘人物自我迷失的身份困境和焦虑焦虑。

这些人往往处在自我边缘和社会边缘的灰色地带。

独立影像策展人余雅琴分析说,

另一方面,大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家卫在中国大陆日渐被认同为中产文化和小资消费的重要符号,喜欢和观看王家卫的作品,成为某种品位和身份[认同] 的象征,成为了小资、中产 high fashion 的代名词,至少在高等院校的圈子如是。

在所谓的「王家卫现象」里,探索、制造兼塑造认同感,跟被认同,成为一个可供深思的课题。

*  *

余雅琴以 王家卫 导演的《阿飞正传》为例,论说道,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8张图片

在《一代宗师》里,王家卫探索的香港人身份认同,似有了新的考量,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9张图片

近代以降,身份认同,一直是境外华人的一个悬而未决的斗结。

游走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史学家许倬云,从「我者」和「他者」的角度,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0张图片

对身份认同这个议题,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席教授 (Sterling Professor) 大卫  ·  布罗姆维奇 (David Bromwich) 持有与黑格尔跟迦耶等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1张图片

布罗姆维奇针对近日在一些圈子里炒作得炽热的「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提出了深刻的洞见,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2张图片

身份认同的机制跟意识,常常只会在特殊的经历中彰显。

中建八局海外部设计师、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的亲历者、在班加西经历过战火暴力的王本虎说,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麦基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Quebec, Canada) 哲学教授查尔斯 ‧ 泰勒 (Charles Taylor) 认为,一个人的「我」的认同,是由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3张图片


泰勒所言的「承诺」和「自我确认」,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角色是否给予身份认同足够的条件 ?

比如在人我关系,我是怎样一个人 ?

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

对许多人来说,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思考,从而得出的答案,都可能带出对自身的身份 (认同) 焦虑 (status anxiety)和认同危机 (identity crisis)。

*  *

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什么时间出现 ?

英国作家阿兰 · 德波顿 (Alain de Botton) 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身份焦虑的涌现是在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4张图片

  在国内,这大概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后 (约始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中期) 的现象吧。

  德波顿在他为《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 中文版所写的序言里解释说,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相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缘此而生了」。

  德波顿举了一些现今中国社会-- 至少在某些阶层里-- 的社交场合都颇为常见的行为,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5张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近日网上有文章讨论到,有些人感到,出席同学会 (又称旧生会) 带来的心理负担和焦虑。

这些事例,不仅提醒我们得要注意,攀比的心态与行为,是造成身份焦虑的头号操盘手,同时也让我们趁此反思,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些缺失。

长期生活在焦虑-- 甭管是身份的还是其它的原因,特别是过度焦虑,并伴随身份焦虑而至的相关负面情绪和行为-- 比如烦恼、担忧、自卑、自大、自我中心、愤恨、妒忌、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埋怨... 等等,都是导致亚健康的因素。

当下的主流临床心理学,对此避而不谈,鲜见有所讨论和关注。

*  *

《身份的焦虑》中文版序言直接指出当下中国社会的身份 (认同) 焦虑状况,

德波顿分析了一些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梳理出引致身份认同焦虑五大主要因素: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6张图片

德波顿对身份 (认同) 焦虑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文化里的一些社会心理和行为,比如说,死要面子、憎人富贵厌人贫、石崇斗富、笑贫不笑娼、追星族、扒高踩低、狗眼看人低... 甚至如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浮躁等等都可能与身份 (认同) 焦虑有关,从而有了新的理解。

不过,虽然德波顿已强调过,「衣食足」才会滋生身份 (认同) 焦虑,并声言他的研究结果,来自分析一些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但我们得要提醒,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大传统里的精英分子。

生活在小传统里的人,同样受着身份 (认同) 焦虑的压力和困扰,农民工即是一个实例 (见下文)。

德波顿列举的身份认同焦虑五大因素,同样可以在97年香港回归后,部分香港人身上察见。

*  *

专长于发展心理学的已故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 于上个世纪30年代,把「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又译作「身份认同危机」) 的概念,引入心理学。

这一概念, 其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 

身份认同 (同一性) 的形成,是个终生的过程,特别容易在青年期出现危机。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7张图片

在离开本小节之前,我们还得要关注的,是身份认同与临床心理辅导相关的课题,主要有二:

我们在这里对此不作讨论,留待其它章节再议。

*  *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不同层次的认同体。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8张图片

此外,现代社会的结构,也是带来更多不同层次的认同。

北京清华大学哲学系与苏世民书院贝淡宁 (Daniel A. Bell) 老师说,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19张图片


贝老师言及「归属感」和「依赖感」,从侧面反映出,实际上,很少人会是百分百的「纯」个人主义者,即管被视为是近当代个人主义范儿的美国清教徒 (puritan),都得要团抱一个宗教组织-- 新教。

其他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总是恒常地处身于不同「抱团」(香港人叫「埋堆」) 的境况。

标榜把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法国思想家萨特,声称过「他人即地狱」(l'enfer, c'est les autres),是近当代欧陆存在主义 (兼个人主义) 领军人物之一。

虽然萨特与女伴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1908 -1986) 两人都拒绝和鄙视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契约,而且两人都各自涉及多重两性关系,但萨特与波伏娃还是时断时续地「抱团」在一起,长达超过半个世纪 (1929 - 1980) 之久。

这不仅只是萨特与波伏娃两个个体的 「 自欺欺人 」(bad faith) 生命困境 (又可读作荒谬或悖论) 而矣。

这话带有点儿讽刺,这里指的是两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理论和实践间的巨大差距 (我们很快会在下面有进一步的讨论)-- 凡自称为个人主义者,都毫不例外地无法躲开 「  自欺欺人 」 的生命困境,如果她 / 他有充分的诚意 (此又一荒谬或悖论 处 !) 面对生活的话。

*  *

近廿多年以来,北京老院的大量消失,最能反映这类身份认同的焦虑。

至少对「老北京」来说如是。

北京老院的大量消失,除了带来如肖复兴老师所说的「文化焦虑感」,同时也给「老北京」带来「身份认同焦虑」。

*  *

贝淡宁老师有如下的观察: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20张图片

对于不同兼多层次的认同,已故人类学家费孝通指出,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21张图片

这意味我们得要随时与时俱进,不然有可能会出现如上引肖复兴老师所说的「文化焦虑感」跟「身份认同焦虑」。

*  *

以婚姻关系为例,

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_第22张图片

[续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章 导论 / 1.6.2 认识论之基石-- 世界观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