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书卷吟读, 难免会有疑虑。作者不在向谁问? 解惑唯靠自己, 苦思掂量, 求得正确的认识。积累学问为己所用, 塞車求前,慢亦进步。
我喜爱三绝艺, 诗书画。曾见过一联题画诗句:“西风万里一黄鹄, 秋水半江双白鱼。"由衷羡慕作者的才情, 秋天多吹西北风, 秋冬雨少水干, 诗意表达合情合理。对仗巧妙,但对句中数量词的并列存疑?"万里" 与"一黄“ 不同义, 非共带鹄字名词, 造成语序上的混乱, 原本万里搭配西风, 作为修饰主语的定语, 作者将其倒置反而不妥。改为原初的"万里西风一黄鹄, 半江秋水双白鱼。" 经此一改, 句子成分就鲜明了。事实证明, 语法直接影响语义。
现代语法研究认为, 数量词组合对应名词, 允许作谓语部份。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 到处杨梅一样花。" 如果两个不同义的数量词连在一起, 就不合理。这等诗句经常见到:“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正是一样。难道定要这么写吗? 若果改成:一枝斑竹千滴泪, 万朵红霞百重衣。语序端正。另外可以改作:斑竹一枝泪千滴,红霞万朵衣百重。 调整语序成为双谓语句型,意深一层。文无定法, 只求恰好。
又记起一例, 清朝杨卅八怪郑板桥的两句:"冗繁削尽见清瘦, 画到熟时是生时。"上句削与见可作谓语, 但削字未带宾语却并列在见字前面, 不符语序, 况是主语冗繁又是形容词, 若改成:削尽冗繁见清瘦, 反而有利与下句对仗。古代没有语法的专业研究, 只按习惯性运用, 对于诗中语法的乱象,尽量有个共识, 平仄必须避让, 迁就文法。
争议迫使我们去印证, 推动进步。皮球不打不跳, 压力使其反弹。争论不必定要分对错, 给人机会去思考, 让时光磨洗出结果。记起苏东坡两行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被王安石见到, 笑言:菊以抗西风闻名, 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于是提笔续写:“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細吟。"他们一直无遐争辩。事后, 王安石在任上的某日, 果然重见黃瓣遍地, 始叹物难胜天。
诗文引人争读评弹, 已是魅力, 令人产生兴趣:"学海无涯, 唯勤是岸。" 知深知浅,自己体会。诗人在不断的摸索中升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