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又进入全年最壮观的雾霾观景季了。
老有人在问,住哪层可以少吸雾霾?
MD,在北京,有房子住就不错了,还轮得着你挑楼层。
数据很多,懒得看的小盆友可以直接翻到2/3处看结论。
关于楼层和PM2.5暴露量的传言的确有那么一些:
【理论一】
9-11层是扬灰层,选择住房时应避开这些楼层:这个理论出自一篇2003年的《售楼小姐真情自白:卖房的20大骗局骗你没商》。是不是,看到售楼小姐几个字一下就感觉不好了。这个已经辟过很多次谣了,不啰嗦了。
学霸可以去戳原文鞭尸: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1199914_127457859.html?stat=orrecn_out
【理论二】
住高层能降低雾霾暴露量:根据重力,所有污染物粒子在大气层里都有个垂直分布嘛。重的东西往下沉,那越靠近地面,就沉积着更多污染粒子啰。
很有道理啊,今天查查这个吧。
点个题:住多高,才能防雾霾?
先看看雾霾大概有多重。
大气悬浮颗粒,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 PM),粒径大小千差万别,可跨4个数量级,WHO官方定义是酱的:(WHO 2003)
那,PM2.5很轻,飘飘然,和空气里别的东西一起形成了一块气溶胶。PM2.5在这块胶里的运动呢,很复杂。它的动力学受到表观半径、成分、表面带电性质、温度、湿度、大气流动等好多好多因素的影响。
而我们生活的地表呢,因为有空气对流,普遍认为PM的混合是相当充分的。因此专家们都说,PM2.5在这块胶里是均匀分布的。
等等,PM真的是均匀分布的吗?
还是要看数据才踏实:
【数据一】
2002年,有人用萌萌哒热气球测量了0-1000米高度的PM含量。
他们发现:
白天,随着高度的增加,粒径为0.3-0.4微米的PM2.5增加、0.4-2微米的PM2.5无变化、PM10减少;
在800米高空,相比地面而言,PM2.5浓度没变化,PM10大致减少了70%;
夜间,0-600米范围内,所有PM都随高度增加而升高。(Maletto 2003)
【数据二】
2013年有人测量了北京居民区0-50米高度的PM2.5和PM10的分布情况,有风的无风的都测了,有一点点减少,但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别(Li 2014):
扭来扭去的线,看着都像误差范围内的波动。
他们还用萌萌哒热气球测了旷野里的PM2.5和PM10。
数据说,PM2.5在400米高空降低了20%,再升100米,可以降到60%。而PM10能在100米的高空就降20%,大一点的颗粒嘛,好理解。爬400米,降20%,摊手。
【数据三】
2010-2013年,有人在广东塔上121米和454米的位置测量了两年多,发现454米处的PM1、PM2.5和PM10浓度都比121米低20%左右。(Deng 2015)
【数据四】
2014-2015年,又有人用无人机测量了长三角地区300-1000米高空PM2.5的数据。 (Lu 2016)
这篇报道和【数据一】的报道都在说,即使在1000米的高空,PM2.5也并没有什么可喜变化嘛。特别是,有污染的时候,高处和低处的PM浓度差别就几乎为零了(上图c\d\e)。当然啦,上图a和b也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的时候,PM浓度随高度上升,还是会降不少的(有毛用啊)。
【结论】
好啦,越高的地方PM越少,这竟然是对的!
某些条件下,400米高空,PM2.5是可以降约20%的!
有风和没风,PM2.5的垂直分布关系是不大的!
住到400米左右的高度,120多层,少吸20%雾霾。这条通天之路,要不要走一遭?
PhD们,给,参考文献:
WHO, HealthAspects of Air Pollution with Particulate Matter, Ozone and Nitrogen Dioxide, 2003
Maletto AM et al, Profilesof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distributions using a balloon-borne lightweightaerosol spectrometer in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Atmos. Environ.37,661-670, 2003
Li D and Bai Y. Measurementand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Atmospheric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Beijing District.Int. J. Environ. Sci.Dev.5,2, 2014
Deng XJet al. Vertic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 in the surface layerof Guangzhou.Particuology20,3–9 2015
Lu SJ et al. Three-dimensionaldistribu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and synchronousmeteorological data measured by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in YangtzeRiver Delta, China,J. Atmos. Meas. Tech.2016 under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