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孩子到底为大人们背过哪些锅?

咱们的孩子到底为大人们背过哪些锅?_第1张图片
微信singly4

咱们的孩子们个儿个儿都是戴着漂亮炫目的高帽子的小安琪儿——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情感的寄托、爱情的结晶……成人世界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充满爱意的溢美之词,不过这些小安琪儿在现实世界的真实承载却显得有些不堪和尴尬,因为他们往往无意间成为成人世界频发状况的背锅侠,这些小家伙儿不但帽子多,锅也不少。

首当其冲就得为父母婚姻的失败背锅。大人们在自己的婚姻中玩儿不转了,要散伙了,他们可以一拍两散,各自重觅新欢,逍遥快活,而家里的这个小东西就要第一次面对家庭的破碎,感情的决裂,承受不安,承受孤独,承受冷漠以及种种与幸福相反的情感,他得为这两个大人不好好遵守游戏规则买单。他招谁惹谁了?大人们干柴烈火地把他弄出来,然后让他来承担他们的分崩离析,这个锅,哪个孩子背着都能压断几根肋骨。

正常家庭的孩子背锅吗?背,背得还不少。

比如说,他得为妈妈的焦虑情绪背锅。女人嘛,多多少少爱陷入焦虑,可以理解,可是这个锅别让孩子背啊!有的妈妈一提起孩子就眉头紧锁,脸色凝重:“我们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太让我揪心了,怎么抓他都上不去,你说他怎么就没有一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呢?真是愁死我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他们太过热心,把孩子学习的事儿一把揽了过来,孩子自动变成了一架学习机器,由他们提供驱动力,然后操碎了心的妈妈们又不由埋怨起孩子的缺乏积极主动性。她把他变成机器,还说他不积极主动,怎么听都有点不公平啊!孩子的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让他自己急去吧,你又不会隔空打牛移形换影的功夫,瞎焦虑什么呀?你一焦虑,孩子得承受多少压迫,束缚,紧箍咒啊?学习还能有点热情和快乐吗?巴不得考试完了把书全撕了呢。

比如说,他得为满足大人们的恶作剧思想背锅。有的叔叔阿姨爱这样逗孩子:“小宝贝,等小弟弟生出来,爸爸妈妈就只爱小弟弟,不爱你了哟!”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调皮,给出重磅威吓:“你要是再这么地我可不要你了啊!”这么直接地对小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打击真的好吗?这就是大人们独有的风趣和幽默以及教育孩子的技术吗?小孩子们完全能被这种话给唬住,他为了避免这些话里的事情发生,他会变得盲目讨好别人,会变得唯唯诺诺,会变得没有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引发神经质,而大人们早已把这句无心的玩笑话忘在了九霄云外。大人们总是健忘的。

再比如说,他得为大人们的缺乏教养背锅。爹妈爱占人便宜,他也渐渐沾染了这种习气;爹妈爱斤斤计较,他也难成为心大的马大哈;爸妈爱玩儿心眼儿爱算计,他基本上也在这方面拥有天赋。用希拉里自传中一句话说:“你妈不教给你的,社会教给你。”当孩子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他的社会化历程中经历各种考验的时候,别人的嫌弃、敬而远之或者以牙还牙会给孩子带来一万点的暴击,可这些孩子还会奇怪:自己没毛病啊?为什么针对我?然后一直这么无解地拧巴下去。

我们这些成年人,有意无意的,用我们的不成熟、没教养、性格缺陷,给这些小家伙铸了一口口锅,背在他们稚嫩的脊梁上,让他们在生命之初就步履艰难,不是存在糟点就是满是BUG,是时候把这些锅从孩子们的背上取下来了。正视我们的言行,管理好我们的情绪,规划好我们的人生,就能让这些锅消弭于无形,从此这些小安琪儿就能成为真正的花朵,希望,寄托和结晶,挥着翅膀,朝着太阳,越飞越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咱们的孩子到底为大人们背过哪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