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得时髦

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得时髦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31日刊发新加坡南洋仲景学院院长郑心锦的文章《中医是哪门子科学?》称,科学家对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从还原论发展到了系统论,而系统论的核心思维与中医的整体观不谋而合。

  全文内容如下:  

  中医“不科学”?只是不符合西方标准  郑心锦称,创立细胞病理学的菲尔绍认为,没有全身性的病,只有生病的细胞,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只要找到一种能够改变细胞或基因的物质或方法,就能治愈疾病。要不然就用手术修补或装置替代的物质(或移植)。这样的“还原论”思维成了20世纪西方医学的主流思想和科学标准,不符合这样的标准就是不科学。  但西医界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越来越多慢性病感到非常棘手,这些疾病只能用药物控制,很难治愈。而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更多其他问题,最终病人可能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药物副作用。这时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系统论。系统论认为,整体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的全部必须是部分之和,再加上部分和部分之间以及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了机体的功能,并维持结构的稳定。郑心锦称,用系统论来理解中医,显得顺理成章。人体含两大子系统,中医称之为阴阳。阴阳还可再分脏腑等子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等方式来说明。这些脏腑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机体的功能。  

  郑心锦称,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维持了人体内部稳定。人体与外部环境也需取得稳定的关系。一旦失去了这些稳态,人就会生病。中医的任务就是帮助身体调整各种关系,以恢复稳态。许多西医找不到慢性病病因,在中医看来是关系失调所引起的功能性失常。治法的重点就是调整关系,即调其阴阳,以平为期。  生命科学正从中医理论获得灵感  

  郑心锦称,上世纪末,科学家开始以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人体生命科学。199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起人之一、系统生物学的开拓者胡德发展了系统生物学,其核心思维“整体出发,注重相互作用”和中医的整体观不谋而合。系统生物学发现,人体内的各个组成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以网络状态存在的。体内存在大大小小的各种关系密切的网络,这些网络式的运作维持了体内的稳态。经络就是网络之间的联系通道。  

  郑心锦称,中医用八纲来概括生病时的网络变化状况。研究也发现,大多数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哮喘病等,多是基因调控失常所致,即不同层次的基因群和基因网络的功能失衡;治疗时就须使用具有多靶点效应的药物才能生效。 

  中医用四性五味来概括其网络功能,以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的原则来配伍药物,以求达到最佳的网络靶点效应。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存在个体差异的潜在原因,大多源于基因差异。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基因如何影响病人对药物反应,有助于筛选适合个别病人的药物,这使得个性化治疗变成可能。郑心锦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命科学正从中医的理论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屈延文说:“《黄帝内经》已经被中国人读了2500年,必将被全人类再读2500年。”  

  郑心锦认为,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得时髦。

 

德国教授波克特: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要多说一点。国外是有许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我在世界许多地方讲演,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什么叫科学?在我看来,科学必须符合以下三条标准:一、以正面经验为基础。“正面经验”是针对确凿的事实而取得的实际效果。正面的事实与主观的臆测是相对立的,离开了事实,科学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正面经验”,是经验的事实资料的积累,能够重复和验证的。二、陈述的单一性。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体名词术语的含义是单一的。所陈述的内容都是有一致规定的,并排除其他含义,那怕是稍微相似的含义。三、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严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合理的综合”,是指从收集到的经验资料中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这种合乎逻辑的联系,就是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能使人们对未来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灵活推断,并使原有的结果再度产生。
  按照这三条标准,可大致将二十世纪的各种科学分为精密科学、原始科学和伪科学。少数学科属于精密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几乎完全符合三条标准,是精密科学。多数学科只符合第一条,可称为原始科学。离开了取得正面经验的确凿事实,则应称为伪科学。在现代医学(西医)中,绝大多数是原始科学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学,其中还有较大的伪科学的成份。
  与此相反,中医除了还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学和伪科学的残余外,就绝大部分或者主体而言,应当称得上是精密科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等中国古代医书的传世,表明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我的好朋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医复兴论》里说: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证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机理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及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医辨证论治所形成的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是中医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医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些结论性的观点,我完全认同。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
  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应当看到,它是借助物理学、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医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类。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壤之别啊。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
  西方医学已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医那样对个体机能失调作出精确的、特异的判断,并进行治疗。西医盲目用药的现象很普遍,动不动就用抗生素、激素,经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药物依赖,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使血压高血压、心脏病、血栓等等病症随处可见。
  我开始是学西医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学医学系当过老师,也有行医资格。如果不了解西医,我就没有资格批评西医。当然,我决不是说西医一无是处,这里我是从科学与技术的比较上讲的。从长远来看,中医应该比西医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得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