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从此次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明显下滑,一、二、三产均是负增长,其中,工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不过,从3月数据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势头,降幅明显收窄。
“一季度受到的影响很大,这是可以预料的,关键问题在于经济趋势有没有发生变化。从数据来看,中国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在于,全年GDP增速目标还“要不要”,“要多少”?
事实上,今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按照“十三五”规划对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期,今年全年增长应该在5.4%以上。但疫情影响下,这样的增长目标显得略有压力。
不过,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本报记者表示,不应拿异常状态下的GDP去检视正常状态下的翻一番目标。因此,他建议将目标设为3%,能够给予地方和部门充分的信号,继续加快复工复产;而且能防止弄虚作假,保护复工复产真实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也认为,“战疫增长模式”下3%的增长率,含金量要大大超过常规增长模式下的6%。因此,对增长目标的评估应该相应调整。
一季度承压
今年一季度,是我国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一个季度。
由于疫情影响,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从数据上来看,受到影响最大的仍是工业企业。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看到,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但是基础工业保持正常增长,防疫物资供应和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有力,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较好保障,社会大局是稳定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
事实上,从3月复工复产开始,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回温。
从3月份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降幅,较1-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和2月相比,环比增长32.13%,已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3月工业、服务业、投资、社零和进出口,降幅都是大幅度收窄,呈现改善趋势。从41个行业来看,90%的行业当月增加值都比1-2月份加快,其中有40%的行业同比增长;从统计的6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来看,约有40%的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毛盛勇表示。
从用电指标来看,3月份用电量降幅比2月份明显收窄,特别是3月末用电量,包括全社会的发电量开始持平和转正;从目前来看,4月上旬全社会的发电量保持正增长。
一个利好是,一季度,基础原材料和新产品生产保持增长,比如,自动售货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8.9%,比1-2月份大幅回升了20多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工业机器人和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2.9%和20.0%。
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还有金融业增长6%。所以,尽管疫情比较严重,但是新动能较快成长的态势没有改变。
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程度已经接近100%,中小企业复工程度也好于预期,总体复工复产在80%以上。不过,毛胜勇也表示,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企业可能还是面临物流成本上升以及订单减少等困难。
“因为当前外部情况更加复杂,国内的需求总体来说比较疲弱,实际上,企业还是面临着需求不足、订单有所下降的困难。针对这样一些困难,前期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包括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各方面成本,包括减免、缓交、少交社保费等,增加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从下一阶段来说,政策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而且还要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毛盛勇说。
内需成为增长动力
一般来说,四个季度的GDP在全年的分布大约是22%、25%、26%、27%。不过,由于疫情影响,2-3月份中国经济的内部循环受到抑制,进入4月份,疫情海外扩散又导致中国经济的外部循环受到扰动。因此,杨畅认为,GDP增速出现回落是必然现象。
“目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短萧条’,各国纷纷推出了相当于本国GDP总量10%到22%的经济救助与刺激计划。中国在防疫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建议尽快推出规模不低于10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复苏计划。方案应该以稳消费为重点,其中以5G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能力最强。”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毛盛勇表示,从下一步来看,要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一定要更好地推动内需增长。在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同时,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下一阶段,消费潜力会逐步释放出来,比如新型消费形态增长更快,互联网消费形势增长更好。整体来说,前期被压抑的消费,后期会不断释放出来,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新型消费会表现更加强劲。
在鲁政委看来,消费中,居民消费已经初步有了成果,接下来,政府直接进行购买且消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公共消费也或将相应增加。比如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国防、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和各种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物质消耗。这将带动经济向前跨越一步。
“目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疫情是突发公共事件,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毛盛勇说。
事实上,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行大幅度下调,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下降3%。其中,中国增长1.2%,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2%。
“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影响带来一些损失,一些经济活动被压抑,可能会在明年更好地释放出来。”毛盛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