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养肝”都是一个热门话题,铺天盖地的养生文章无不在提醒你:该养肝了!
养肝的食物、妙招,咱给大家推荐过不少。但要想肝好,除了养,更重要的是保护它,远离那些伤肝的元凶。
举个例子,如果天天喝酒的话,就算吃再多枸杞,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生活中有哪些“伤肝事”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盘点。
第五名:饮食油腻不运动
现在不少年轻人,成天大吃大喝,炸鸡奶茶不离口;白天上班坐一天,晚上回家葛优瘫,这样一来能不胖吗?
人一胖,脂肪就会在全身上下安家,肝脏也不能幸免。
当过量的脂肪在肝脏堆积,就会形成脂肪肝,甚至引起肝功能受损。
数据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劝大家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少吃点油炸、甜食、油腻食物,少吃夜宵;适当多做点运动,不要整天宅着、久坐不动。
总结起来,还是那6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Tips:给大家推荐一些“消脂”食物,适当吃些,有利于预防脂肪肝:
山楂、荷叶、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洋葱、番薯、绿茶、芹菜等。
第四名:食物发霉照样吃
霉变食物,特别是发霉的坚果、粮食,容易滋生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分泌的黄曲霉毒素是1类致癌物(明确致癌),毒性是砒霜的68倍,对肝脏有强致癌作用。
所以,食物发霉了,别舍不得扔,否则得不偿失。
当然,明知发霉了还吃,这种情况是少数;怕就怕有些霉菌藏在看不到的地方,被你不知不觉吃下肚。
如果你平时喜欢来点花生米下饭下酒,或者吃点核桃、嗑点瓜子,切记:一旦吃到发苦、变味的,立马吐掉!
另外,关于霉菌,还有几点要提醒大家:
红心的甘蔗不能吃,含有神经毒素; 红薯表皮出现黑斑、薯心变硬发苦,说明已经霉变; 水果烂了一点,剩余的部分可能也沾染了霉菌,最好别吃; 发霉的筷子、案板别再使用,及时更换。
第三名:偶尔吃点生鱼片
吃淡水鱼生,容易感染肝吸虫,有人只吃过一次就中招了。珠三角一带喜欢吃鱼生,因此成了肝吸虫病的“重灾区”。
肝吸虫寄生在肝脏,会引起胆管阻塞、胆汁滞留,进一步发展成胆管炎、胆结石,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
有人认为醋、酱油、芥末可以杀虫,但只是轻轻蘸一下,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要想肝脏不被“侵蚀”,一定要把鱼煮熟了再吃。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生熟分开,不要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和砧板切熟食,或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
注意:如果有吃过淡水鱼生,并出现上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建议到医院做一下检查(抽血检查肝吸虫特殊抗体IgG)。
第二名:喝起酒来没节制
酒精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进行“解毒”。
酒精和代谢产生的乙醛,会引起肝脏损伤和炎症,甚至进一步演变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
酒对肝脏的伤害是日积月累的。有人觉得不喝醉就没事,有人觉得酒醒后好像也没啥不舒服,殊不知已经暗中埋下了祸根。
Tips:如果遇到应酬或者节日聚会,不得不喝,这几招能帮你降低伤害~
不空腹饮酒; 喝酒时多吃蔬菜; 尽量喝温水,不要喝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否则会加速酒精吸收; 不要与茶同服,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不要把白酒、红酒、啤酒混着喝。
另外,如果喝酒容易脸红,就说明你酒精代谢能力差,更应该少喝酒。而如果本身患有乙肝,那最好滴酒不沾。
第一名:自作主张乱吃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毒的首先就是肝脏,因为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肝脏代谢。
不少人都习惯“大病上医院,小病上药店”,比如感冒,自己买点药吃就是了。但要是没吃对,后果可能很严重。
有人为了好得快些,几种感冒药一起吃,结果吃出了生命危险!
还有,前段时间,武汉一女子明明没有感染新冠肺炎,却自行网购相关药物服用,结果进了ICU。
临床统计,有1000余种药物可引起肝脏损伤。像一些常见的感冒药、抗生素、心血管用药、降糖药,都有肝毒性。
因此,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自己乱买乱吃;非处方药,也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有些人认为中药“天然、无毒副作用”,其实不然,像苦杏仁、青黛、川楝子、山豆根,都会造成肝损伤。
另外,一些保健品、生物制剂、膳食补充剂,也可能诱发肝损伤。
所以,身体没问题的话,不要乱吃补药、保健品,尤其中老年人更要注意。别把肝一点点伤透了,还以为是在养生。
编辑:陈艺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