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
美国纽约州的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官网上公布了一份捐赠给纽约州防疫物资的企业名单,在名单里面,我们发现竟然有中国华为的名字。
这次华为给美国捐了10000个N95口罩、20000件防护服、10000双手套和50000个护目镜。
这些物资的明细都在官网上面公布出来,安德鲁·科莫还特意在个人的推特上面感谢了华为。
要知道,美国在技术上封锁华为,一度让华为陷入了危机,但华为凭借内部力量绝处逢生,反而是把阻扰转化为历史最好的时机。
看到华为不为所困,美国授意加拿大,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任正非的爱女孟晚舟,并给孟晚舟带上重刑犯的手铐脚链,公开羞辱,企图逼迫任正非“认怂”。
如今,孟晚舟已被软禁了16个月有余。
一边是美国的“欺人太甚”,一边是任正非的“仗义援助”。这个反差,让很多人大呼“太佩服”了。
马云说,疫情之后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勇敢、善良、大度、有担当的中国,而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大气担当,更看到了一位父亲的远大格局。
父母的格局
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还记得孟晚舟刚被捕后,任正非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
“美国很伟大,我不会因为美国打我,我就不爱美国了,从华为创业开始,硅谷的精神、不眠的硅谷,在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心里都是铭刻在心里面的。”
有句话说,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都具备以下四点:看别人的长处,接纳别人的短处,记住别人的好处,帮助别人的难处。
在孟晚舟被捕后,有记者采访任正非:“如果当时,您和您女儿一起去了加拿大,一起被抓了怎么办?”
任正非笑笑,云淡风轻地说:“那就陪女儿好好聊聊天,顺便把美国二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读一读、学一学,然后写一本书,就讲中国未来二百年应该怎么崛起,应该怎么向美国学习。”
这个时候,他依然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美国,这是什么胸怀!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决定人的视野的,决定人能看到什么风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见识和格局。
任正非就是这个有格局的人,面对美国的挑剔和质疑,面对美国对女儿强制装上电子脚铐的侮辱,任正非能放下对孩子的心疼,从民族大义和人道主义出发,出手相助,格局之大,令人钦佩。
正是他的大格局,培养出的女儿也从内到外散发出强大的气场。
在出庭时,网友们一边被她脚上的电子脚铐刺痛了眼睛,一边又被她脸上的从容与自信戳了心窝。
谁能看出来,孟晚舟已经被软禁、监视了十个月。
十个月的煎熬与羞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体面,尽显狼狈和脆弱。
可你看孟晚舟的笑容,一如她十个月前被捕的笑容一样,眼神里洋溢着不变的从容与笃定。
网友说:内心够强大,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只有内心足够坚强的人,才能在人生窘迫之时“笑看人间沉浮事”。
任正非给孟晚舟最珍贵的不是财富、名誉、地位,而是给了孟晚舟一颗能掌控住人生所有状况的强大内心。
正是这样的大格局,无论是华为这个企业,还是任正非父女两人,才能在美国步步紧逼下,依然淡定。
甚至“化危难为动力”,把磨难当磨练,抓住一切机会凤凰涅槃。
2020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全国各个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任正非在内外交困之际,依旧“迎难而上”,力求化危为机,掌握主动权。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眼界和格局。
而孩子的人生,拼的就是父母的格局。
父母格局不同
疫情期间有人制作出来的这张表,大格局的人更多着眼于成长区,他们跳脱出了情绪化的反应,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担忧和生气上面,而是更多着眼于当下自己能做的事情,为别人着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作家采铜在《一代宗师》的基础上把格局分为四重境界:零度格局的人盲目从众(看不见);一度格局的人追逐名利(看自己);二度格局是理念之人(看天地);三度格局是至善之人(看众生)。
这四重境界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非常贴切的,不同境界的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规划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
零度格局的父母,眼界局限于当下的流行文化,或身边亲友的观点,所以往往都是眼下什么热门就送孩子去学什么,或者是别的父母做什么他们就模仿什么。
一度格局的父母,眼界停留在追逐利益层面,为孩子归划的都是利益人生,甚至有些家长还会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转嫁到孩子身上来。
二度格局的父母,看到的是世界的真与美,他们能尊重孩子的天性,为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援助,成就孩子想要的人生。
三度格局的父母,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或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他们努力提升孩子的认知,培养孩子的使命感,让孩子自己规划人生。
我有个初中同学,现在做一名乡村医生,开了一个诊所。算其收入,小日子过的很是不赖,在村里也算是佼佼者了。
但他却说自己很焦虑,焦虑不安的原因是,儿子去年考上了师范大学,但他听说教师以后要取消编制,后悔因为自己不懂给孩子报错了志愿,选错了专业,担心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他愁的睡不着觉,还要动员儿子回来复读。至于孩子自己怎么想的?孩子喜欢现在的专业吗?有没有下一步的打算?他从来没有问过。
其实,孩子上了大学,读了那么多书,见识已经慢慢超过家长了,孩子将来要干什么,大学毕业以后有什么方向,这些问题,都是孩子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自己的将来发展方向有个目标和规划,是每一个上大学的孩子都应该明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思考的越早,对孩子的发展越有利。
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是做父亲的可以替代的。所以父母能做的就是,及早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让他自己思考,没有人可以替别人生活。
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见识吧,否则,哪怕以后孩子获得了父母眼中的成功,但他依然会觉得“我从来没真正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捋顺了这个关系,父母会减少很多焦虑,孩子也会更轻松,更能够承担。
高晓松写过一篇《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他说:
之前妈妈教育他,人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多看看这个世界。后来他教女儿也是这样,尽量让孩子见多识广。
他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其实让你苟且的不只是因为经济能力,更多的来源于视野上的盲区,因为那些人觉得生活就应该只有一条路径。
父母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格局,孩子会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如何做一个有格局的父母
亲子专家黄静洁在《父母的格局》中讲到:
成就一个孩子,有三种力量。
第一种,是父母亲情的力量。
即父母自身的学识视野以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第二种,是知识的力量。
因为,读书是每一个孩子成才的必经之路。
而第三种,是很多父母会忽略的,就是借助身边的人、事、物的力量去教育孩子。比如:
(1)给孩子树立一个除父母之外的榜样
跟身边一些优秀的人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学习历程中基本都会遇到一个或几个优秀的人,因为这些人的一些言语或状态,觉得大受鼓舞,从而发奋努力。
家教专家刘称莲就曾分享过给女儿找家教的经验,他们找到一个很优秀的在校大学生来给上中学的女儿补习。
每次做完功课,女儿就跟补习的老师聊会儿天,高中经历、大学见闻,未来志向等等,几个月下来,俩人成为了好朋友,女儿的成绩提高了。
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女儿对未来的认识更加清晰了,学习的劲头也更大了。
其实,不用刻意去找,平时孩子接触到的很多人都能扮演榜样的角色,只要是有高远志向的、有成功经历的、有不屈不挠精神的,都可以请来跟孩子聊聊。
(2)跟孩子一起见世面。
梦想来源于见闻。马云之所以想到要做淘宝,现在做到这个规模,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大概1994年前后,马云去了美国,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他感受到互联网的神奇魅力,回国后就着手创业,其实当时好多人不相信,大家都觉得他是骗子,但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看到过,他知道。
古人说,行万里路,为什么,就是多见识,去展览会上看看先进的科技成果,多接触接触人,不同的思想可以碰撞一下,慢慢的孩子就会有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如果能看到世界不止眼前的方寸,孩子的未来不是眼前一张成绩单决定的,家长也会减少很多焦虑。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科书;
父母的精神高度,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用行动影响孩子,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爱之,则为之谋长远。
唯有扩大自己的格局,孩子才有可能拥有更高阔的人生。
为中国企业家的担当和大义点赞!
为即便身处困境依然想办法突围的华为精神点赞!
为永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点赞!
——END——
(点击下文蓝字即可收听)
一、睡前故事
二、每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