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授权
帕累托说:“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八定律。
我觉得不仅仅是财富这样,还包括
智商
特别是在你有一个学霸同桌以后
什么是学霸?
上能背诵古诗文言文
下能Rap元素周期表
三角函数不在话下
高等方程信手拈来
他们甚至还知道either or和neither nor的区别!
当你开始用玄学解数学的时候
学霸同桌早就已经手起笔落
其解题的速度几乎和你平时逃课的速度一样快
然而更扎心的是
人家不仅会解
还会用好几种方法解
......
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位学霸建筑师的故事
出题人是智利的一所天主教大学
而答题者则是一位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建筑师
题目是
为该校设计一栋高层教学楼
高层?(学霸扑哧一声笑出口)
这种在半吊子建筑师眼里困难重重的题目,在学霸建筑师的眼里,那就是
高层=核心筒+标准层+玻璃幕墙,公式在手,天下我有。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工
常规做法
1.复制粘贴
首先寻找到我们要造作的地盘,立下核心筒,确定标准层面积和基本布局
然后就没啥好说的,ctrl+c,ctrl+v开始开始复制
2.拉高透视
甲方要的是一座塔楼,以作为该地的地标,这点可以理解。
然而面积只有区区5000㎡
即便每层的面积压缩到最小,升起来的也不是一座塔楼
而只是一座楼
因此建筑师拿了一把斧头,从上往下劈了一道,硬是把一个大头儿子,劈成了两个小头爸爸
这样,虽然它具有奇形种一般的双头形态,但是了好歹透视上拉高了建筑的高度。(行吧...你是学霸,你说啥就是啥)
3.穿上衣服
塔楼内部的主体基本上就这么结束了,按理来说,接下来就是将建筑的表皮换成玻璃幕墙就行了。
但是这位建筑师偏不,玻璃幕墙用还是要用的,只不过不是换上,是穿上。
也就是说,穿两件。
由于智利气候炎热,因此建筑师故意在玻璃外衣和建筑主体内脱开了一些距离,通过烟囱效应和温室效应,来加热两层之间的空气,增加对流和换热。
甚至下挖一层,以方便地下的冷空气更快地赶跑建筑内的热空气。
说到这里,即便是学渣也能听懂一些,烟囱效应,温室效应什么的,还是懂得。
4.这件太Low,换件cool的
但是学霸终究是学霸,穿衣服都跟别人不一样。在这里,建筑师对幕墙的局部进行了变化
这样,建筑的两件衣服之间的距离就产生了变化,更窄的地方之间的空间对流速度会更快,这就是传说中的文丘里效应。
(我知道你们在想啥,不是你们理解的那位文丘里)
5.加入其他功能
既然塔楼做完了,这栋建筑基本上也差不多了,最后的收尾就是植入其他配套功能,通过形体的变化,巧妙地连接一层和负一层。
老规矩,来看一遍这道常规解法的全过程。
这就是16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在他的母校设计的一栋连体塔楼。
果然学霸总是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爱阿......
但是简单的常规做法,对于学霸来说,是无法满足的。
因此小亚同学动起了歪脑筋。
传统的高层,都是核心筒与配套用房安置在中间,四周是使用空间。因此如果我们将这个逻辑反转一下那会怎么样呢?
非常规做法
1.依然复制粘贴
学渣和学霸唯一的相似点在于,不管题目多难,第一行的“解”字总是要写的,这是学渣最后的尊严。
2.内外反转
接下来便是拉开学霸和学渣差距的时刻。小亚同学富有创造性的将混凝土核心筒做在了周围一圈,形成混凝土的外壳。
并将高层的附属设施用房,都布置在了日照最为强烈的北侧和东侧。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尽可能地杜绝太阳辐射对建筑内部产生的温室效应。
(问为什么不是南侧和西侧的学渣小伙伴们,回去再补补地理知识,智利可是地处南半球呀)
这种应对高温的方式,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到有人在大夏天拿棉被盖住冰棒,还担心会不会化掉.....
3.插入公共空间
小亚认为,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摄取来说,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视线的交流还是语言的交流。
(在我因为上课开小差和跟同学说悄悄话而被罚站之前,明明我也是这么解释的...)
因此为了促进人们的视线交流,一个硕大的玻璃中庭植入了建筑内部,学习和办公的人开小差时不再望的是外面的天空,而是对过房间里的心上人。
更重要的是,它以不同于常规解法的方式,将烟囱效应运用在了高层建筑内部。
解决了视线交流以外,就要解决人面对面交流的问题。按照常理来说,建筑师大多会在中庭外部环绕层层走廊,布置公共空间,以促进人们的交往。
而小亚再一次证明了这个解法的非常规性。他将传统的公共空间打碎成多个部分,并散布在混凝土外壳的四周。
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外墙配合中庭空间进行热空气的排出。
也使得人们获得相对隐私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增大了和外部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可谓一箭三雕。
建筑的外立面因此出现了大实大虚之感。
4.收尾工作
最后的最后,就仍然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盖上屋顶和玻璃顶棚
配合大空间的功能对体量局部进行放大
突出部分体块增加造型的标志性
......
就这样,这道高层塔楼题目的另一种非常规解法就算答完了,再来看下全部过程。
这就是小亚同学在母校设计的另外一个项目——UC创新中心。具有永恒性和纪念性的混凝土外壳与上一个连体塔的玻璃盒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冷酷的外表下,内心却跟明镜似的。
不得不说,学霸就是学霸,几乎是同样的一道题目,同样的出题老师,却交了两份完全相反的答卷,且都做对了。
特别是在回应气候问题上,一者采用了通透的双层表皮+文丘里效应来促进空气换热,一者则采用了厚实的混凝土外墙和通高的中庭来杜绝外部辐射。
一者虚,一者实;一者外向,一者内敛;一者现代,一者原始;一者含糊暧昧,一者刚毅决绝。
小亚呀小亚呀,你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位宝藏男孩......
- End -
广告投放:微信chenran5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加微信:chenran58,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