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会影响智商?
你可以能会说,也许吧,富人貌似看起来比较聪明,但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呢?
你不可能直接测量穷人和富人的智商然后直接得出这个结论,这显然不够严谨。
那么有没有严格的方法来证明“贫穷影响智商”这个结论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一、一个天然的实验
哈佛大学的塞德*希尔教授巧妙地通过一个实验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教授在东方找到了一个天然的统计人群——印度的甘蔗农,这里的农民每年只会在6月份左右收获,在收获之后他们会拿到一笔收入,这是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
这就意味着对于同一个印度甘蔗农来说,在收获季节之后的一两个月他是处于相对较富裕状态,但无论他如何节俭,到第二年四五月份,即收获前的一两个月他又会陷入相对贫穷的状态。
这是有数据支撑的:收获后一个月之后去当铺当东西的甘蔗农只有4%,而收获前一个月去当铺当东西的人群则是78%。
接下来就是如何科学测量甘蔗农在收获前和收获后的智商了,智商本就是一个较难定义的状态,标准的韦氏智力测验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测试方法,它的结果和年龄、学历等多个因素有关,被认为不适合印度甘蔗农。
于是塞得*希尔教授选取了业界另一个著名的智商测试方法——瑞文推理测验,它是用相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推理的方式进行测验。
这个测验更加具有普适性,它和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年龄大小、学历高低关系都不大,很显然,这种测试更适用于印度甘蔗农。
找到了这种测试方法是不是就可以立马直接测试了呢?
不行,严格的学术研究需要继续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这里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两点:
第一、收获前和收获后甘蔗农的食物摄取量,即需要排除饥饿影响智商。
第二,需要排除收获前和收获后他们的劳动程度是否是一致,劳动程度也可能影响智商。
在测试前,教授确保了这两点是一致的,即保证了两个测试结果唯一的变量是甘蔗农的经济状况。
最终,教授用瑞文推理测试的试题分别测验了收获前一个月和收获后一个月印度甘蔗农的得分,结果是收获前得分比收获后低25%。
作者通过这个天然实验得出一个朴实的结论:贫穷影响智商。
二、穷忙:我们必须要回避的恶性循环
那么贫穷为什么会影响智商的呢?
通俗地说,贫穷会让人变得短视,人在短视的时候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如果一个人贫穷,他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他手中的每笔钱花到刀刃上,而这些想法是需要耗费他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
如果他把自己的经历都花费到这些事情上了,那自然而然会影响他做其他事的能力和效率,致使他在完成其他认知任务时可以利用的心理资源变少,最后使认知表现下降。
能让人发挥潜能的是深度工作,所谓深度工作就是能让自己进入心理学家詹姆斯说的“心流”的状态.
这时候能有效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比如:学习、深度思考、规划、迸发灵感等等;
而这是需要消耗足够的整块时间和注意力的。
穷忙族往往没有这样的注意力,他们的时间不值钱,导致他们只能用自己廉价的时间换取有限的回报,从而让自己的时间价值无法提升。
穷忙族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
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指拼命工作仍然无法摆脱最低水准生活的人们。
日本经济学家门仓贵史在《穷忙族》一书中,他对"穷忙族"下的定义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却依然不能过上富裕生活的人。
穷忙族的恶性循环来源于必须用时间换金钱,而他们的时间又是如此不值钱,因此他们属于金钱时间都稀缺的一群人。
这群人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走出来的难度非常大。
三、管窥:时间上的穷也是一种穷
“稀缺”对于人的全方位的影响,贫穷就是金钱的稀缺。
事实上,时间的稀缺也会产生几乎同样的效应,也就是说忙碌导致的时间稀缺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稀缺最大的影响就是捕获并减少我们的“带宽”,带宽是塞德*希尔教授的的一个比喻.
它代表心智流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而这两者都是可以量化评估的。
稀缺其实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专注的得“,而消极的一面是“管窥的失”:
稀缺导致专注,这很容易理解,比如某件事情的截止时间快到了,你会在这件事情上变得特别专注,典型的就是期末考试前疯狂的突击,这是稀缺导致的专注红利。
然而对人影响更大的是”管窥的失”,它代表的是稀缺带来的管窥效应,所谓管窥就是只能看到管子里边的视野,而忽视掉了其他本应该被重视的事情。
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的死于机动车撞车事故的消防员有79%死于未系安全带。
消防员本身就是安全的代表,在他们的严格的训练中,安全带具有极其重要的环节,但依然有如此大的比例未系安全带。
原因就是赶往火灾现场的消防员处于一种严格的时间稀缺中,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火灾现场,完全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同时必须要在赶往火灾现场的过程中商量救火方案,因此在这种高度稀缺的时间中,管窥产生了:他们忽视了安全带。
个人的带宽是有限的,当你的带宽被时间稀缺或者金钱稀缺所捕获的时候,你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都会下降:
来源 | 卫夕指北(ID:weixizhibei)
作者| 卫夕;编辑 | 鱼丸汤圆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