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闹的最厉害的,当属丰巢快递柜收费这档子事,没成想五毛钱的小事竟引发了众怒,还惊动了人民日报。
近日此前一直免费的丰巢要向大家收费了,具体规则是普通用户12小时内免费保管包裹,超时后0.5元/12小时,3元封顶。
一时间舆论炸了锅,上海50多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宣布停用丰巢,山东、浙江等地的小区也纷纷响应,其中上海一个小区的公开信更是收获10W+,冲上了热搜。
风口浪尖上的丰巢也是紧急发声,哭诉经营不易,这回儿也不是想收费就是想鼓励大家尽早取件,还要推出早取件领红包活动。
这事大概就这个来龙去脉,要我说也没那么复杂。首先咱们得承认智能快递柜的出现确实是件“三全其美”的事,解决了用户和快递员时间差的痛点,是科技改变生活。
大家之所以反对有这么几个点:
1、以前没有快递柜的时候,快递直接送到我手里,免费。有了快递柜之后,也没问我,快递就直接放到蜂巢,不送到我手里了。现在不仅不送到我手里,我还要花钱去拿我的快递。
2、以前出门回来可以顺便拿快递,现在为了不多花钱拿快递,还得花时间赶紧拿。
3、丰巢本身就是方便快递员的。丰巢对快递员已经收过费,现在又要对用户收,两头收费。
这本来就是一个商业行为,一个越打一个越挨,无可厚非,但商业关系的双方应该是丰巢和快递公司,普通用户是被动接受者,莫名其妙的利益被损害当然愤怒。就像人民日报所说用户有说“NO”的权利,而不是被“算计”。
其实对于超时收费也不是完全不合理,假如一个件放了好几天,对丰巢、快递员、其他用户都造成影响,收费也是合情合理,问题是这个时限是多长,丰巢坚持12小时以后就收费,业主用户希望是24小时。
倘若快递员7点投件,12小时后就是下午7点,对于北上广深的上班狗来说可能还没下班,确实有点短,摩研君觉得也没必要24小时,各退一步18小时,对谁都好。
其实这事最鸡贼的就是快递公司,快递柜方便最大的是快递员,然而快递员不打电话直接放快递柜的现象很普遍,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应该投诉,不惯着。最可气的是,各大快递公司近期还纷纷上调运费,理由是高速不免费了,那之前免费的时候你也没降价啊,油价便宜这么多你也不降价啊。
你可能不知道丰巢当初就是几大快递公司联合发起创立的公司,后来顺丰把其他几家的股份都吃下后一家独大,实控人王卫持股82%。
前不久丰巢刚刚收购了行业第二的中邮智柜(速易递),目前市场份额高达70%,没想到收购完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费,吃相太难看。其实创立这几年丰巢一直亏损,去年亏了7.8亿。但这几年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模式不就是先砸钱培育市场,占据行业第一,然后再割韭菜,玩的好的都上市了,像美团,玩的不好的把自己玩没了,像OFO,还有熬着的,像滴滴,人家有钱愿怎么砸就怎么砸,当然赔了也用不着咱们同情。
最后来说说行情。两市高开低走,创业板指跌了1%,成交量还是正常水平,北上资金流入44亿,今天的这个走势也算是意料之中,毕竟大盘面临年线的压力,而成交量迟迟不能放大,想要上攻谈何容易,不过也不用过度担心,大盘震荡向上的趋势还是很健康的,盘面上的个股机会还是有的,每天60家左右的涨停,有一定的赚钱效应。接下来就是把握好热点的轮动,低吸为主。
…………
1、4月M2同比增长11.1% 新增社融30900亿超预期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同时,金融底往往先于经济底出现,M1、M2数据的转好也有一定经济风向标作用。
2、创业板改革相关安排:6月底前完成相应技术准备 7月市场测试
港交所晚间公告称,根据深交所相关通知要求,所有参与创业板交易的参与者,包括透过深港通北向交易买卖的参与者,应于6月底之前完成相应技术准备,以进行拟定于7月市场测试。
周末的消息是8月份创业板注册制就会实行,今天ST股和壳资源股一个个跌得屁滚尿流,以后都没价值了。
3、今天打新的威奥股份的股票代码为605001,申购代码为707001,这意味着605代码段正式亮相
4、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公募将诞生 摩根资产管理拟100%控股上投摩根基金
5、中国移动5G消息App上线仅一天下架
由中国移动推出、名为5G消息的APP昨日上线后,今日突遭下架。这是三大运营商第一款RCS软件,中国移动的回应是存在技术问题,稍后会重新上线。
摩研君昨天手快下载了,很多类似于小程序的功能,需要订阅,到里面可以跟机器人对话,试了一下订火车票,一点击详情页就闪退,尴尬。
6、深交所:*ST欧浦自5月15日起暂停上市
今天还有一家面值退市的是东沣B,也是第一只面值退市的纯B股。目前A股有9只个股市价低于1元面值,都有面值退市风险。
公司为高铁扣件系统非金属件龙头;高铁扣件使用寿命在10年左右,十四五期间进入存量更新周期,需求将保持增长;成立新公司切入国内城轨市场;整体盈利能力高19年毛利率43.76%,净利率26.43%),负债低(不到7%),ROE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司一季报中,近一年来首次出现了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欲知详情,尽在【风口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