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家公司,成立不到三年,就不惜血本收购了行业鼻祖,其间创始团队不惜出卖股权。成为业内全球霸主不到一年,公司又将主营业务重心转移到全新的领域,开启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把8万块的产品做到1999,把小众品类卖给1亿人次,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混沌大学为学员请到九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野,系统梳理九号机器人如何让小众产品引爆全球市场,业务稳定增长之后,又是如何自我迭代。
授课老师 | 王野,九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总裁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8个早期创始人的团队背景。
九号机器人并不是我们8个人的第一次创业,过去,我们也创办了一家机器人公司。但是,我们发现机器人很难赚钱,团队活的紧巴巴的。做的是机器人,看上去是屠龙术,好像没什么龙给你屠。我们想还有什么领域可以应用机器人,给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然后就发现平衡车这个很有趣的品类。
平衡车是一个自动保持平衡、自动控制自己的机器人,一个最简单的机器人。很好玩,而且非常灵活,代步方便,和普通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人能去的地方,它几乎都能去。从下床开始站上平衡车,一直到工作单位的办公桌前,你可以不用下车,这是一个无与伦比、非常独特的体验。
2001年,乔布斯曾经参与了对赛格威平衡车的投资,他当时说,赛格威平衡车像迷人的个人计算机一样创新,它可能会改写交通的未来,我一定要参与这个投资。但是,直到2010年,这个品类一共的销售没有达到10万台。
十年时间没有卖到10万台,问题出在哪里?太贵了!
我们发现,“衣食住行”中的“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赛道,平衡车是一个非常优越的代步工具,但是它太贵了,一问价格,8万块钱一台。所以我们的目标战略就非常确定,能不能把它做到3000块人民币。
在当时我们认知里,3000块人民币一定可以普及,原因有三:
第一,这个品类没有特别可怕的对手。那个时候,这个品类里几乎只有赛格威这一家公司,成立了10年,非常有名,得到了乔布斯和贝索斯的投资,但是一直没有卖好。赛格威这个先驱者很有趣:很有名,但是没有做成。
第二,放眼望去,几乎没有创业者在做这件事情。
第三,我们做的不仅是平衡车,更是让人便捷和简单出行的交通工具。
如果能把它做到3000块,在出行这个非常广阔的大赛道上,就能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切进去、扎深,就能站住脚跟,不会被呼啸而过的巨头给碾死。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搭班子。
我们能够走到今天还有后劲,还在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搭了一个怎么样的班子。这个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一支球队,我是球队的队员之一,我们还有其他的球队成员,有前锋、有后卫、有守门员。
为什么要以球队机制组队?因为硬件业务的三大特征。
第一,作为一个智能机器人系统,九号的硬件系统非常复杂,这就需要控制品质和成本,需要渠道营销和渠道管理。做一家硬件公司,不管再小,制造、销售、渠道、物流、运输、储存,基本上都得五脏俱全。
第二,硬件业务遵循木桶效应,你的业务上限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哪块板最短,水桶里的水就从哪里漏走;而互联网和软件产品,往往是长板效应,某一点做的特别厉害,你就能在那个领域里打遍天下。
第三,硬件业务强调长期主义。在互联网,软件和服务的迭代一般是以一天或者一周为单位,迭代周期一个月的软件产品都太慢了;但是对于硬件业务来讲,迭代周期往往是以年为单位的,这就需要做硬件的团队必须有长期主义的定力。
基于这三点原因,我们搭了一个8个人的初始团队的班子,这是让我们从零到一能够活下去的重要原因。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很开心地发现,我们在那个领域刚好有一个合伙人,他可以不顾一切、拼尽全力地去解决那个问题。
另外,我想再强调一点,在初创期,不要讲太多、太复杂的战略。
初创期的战略就一句话,要活下去!战略就是你的产品,让产品来承载你的战略。
以九号的经验,我详细地展开一下,从零到一的阶段,产品承载战略的三个步骤。
2011年,我们用一个3万块钱、45公斤重的平衡车,来替代当时8万块钱、55公斤重的赛格威平衡车,赛格威是我们的参照系。2011年,我们做到5000万的营收,这个产品让我们第一次有了正向的现金流。
接下来2013年,通过融资和第一代产品所积累的现金流,在大量客户反馈的基础上,我们做了1万块钱、23公斤重的第二代产品,价格是第一代产品的三分之一,重量接近一半。成功转型to C,并且在当年和次年做到了销售额2-3个亿。超过了我们创业初期的预期,当时公司100多人,40%左右的毛利,20%左右的净利润,是一个很健康的业务。
当时,我们希望推出3000块钱的产品,很多销售和渠道负责人是不理解的——现在,客户排着队订货,产品生产不过来,产多少卖多少,这个时候,你们为什么要去做3000块钱的产品?
用这个模型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当时是怎么思考的。
这座山代表了技术创新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最左边是非常少数的极客和科技尝鲜者,绝大多数技术创新产品都停留在“早期尝鲜者”这个群体里,到不了接触大众的区域,也就是这个山峰的主流。也就是说,早期市场到主流市场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这条鸿沟是很多创新产品跨不过去的。
我们突然意识到,九号平衡车要做的事情,从1万到3000,就是跨过这条沟。
首先,我们说必要性。
从感性上来讲,我们的初心是希望让大家能够买得起平衡车。这个“买得起”是什么呢?不能高于一个月的工资吧。如果一个平衡车高于一个月的工资,这个事情听起来不太合理,很多人是不愿意买的。
理性的讲,1万块的平衡车,它的受众一定是高收入人群。这部分人是非常优质的客户,但是数量不多。很快我们就发现,愿意而且买得起1万块平衡车的人,都买过了,天花板很低。所以我们要不要做3000块钱的平衡车,就变成了Go big or Go home(做大还是回家)的选择。
从3万到1万的时候,我们通过工艺的优化、技术的优化、设计的优化,包括大规模的制造就可以实现。但是。从1万到3000,再次降价为三分之一,这个难度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硬底了。技术、渠道、品牌和产品的耐用性、易用性都碰到了天花板。
大家可以设想,把一辆轿车,从50万做到10万不难,而且10万块的轿车也不差。但是,从10万做到3万就相当难了。再从3万做到1万呢?这个时候轿车可能就碰到天花板了,你会发现,一吨重的铁都不止1万块钱。硬件的产品有成本的天花板。
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有四个巨大的难题需要解决。
第一,品牌壁垒和专利壁垒
一旦我们想要为全球的用户提供低价平衡车,碰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赛格威,以及它构筑的非常之坚固的专利壁垒和品牌壁垒。
赛格威是一个什么品牌呢?它是平衡车的发明者,同时,它申请和持有平衡车这个领域里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利,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专利像什么呢?就好比有一家公司申请汽车的专利,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这个就是我的专利,你只要做成这样子就侵犯我的专利,绕不过去,这种专利门槛非常不可逾越。
第二,C端用户流量的获取
1万块的产品,在小众和早期尝鲜者这个范围里去销售的时候,销售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你只需要一个月卖1000台、2000台、3000台。但是,要做3000块的产品,你可能每个月要卖10万台。而要支撑起10万台的月销量来,就需要巨大的C端流量。
第三,快速上手和高安全性需求
过去的平衡车销售都是通过线下培训,线下的销售人员和导购人员对顾客进行培训,怎么样使用平衡车,怎么样上车、怎么样加速、怎么样减速、遇到危险该怎么处理,用大概半小时到一小时面对面培训。而一个月卖10万台的时候,这个培训不可想象。而且,线上销售也无法执行这种培训。这就必须得依靠技术创新,确保自主培训的安全性,用更加精简的硬件来实现同样安全,甚至更加安全的产品。
第四,10倍好的供应链能力
要实现3000块钱的价格并保证批量供应,必须有比我们过去10倍好的供应链能力。
这四个问题是我们要从1万块做到3000块必不可少的四个必要条件。那我们选择三个解题的策略。
第一,并购赛格威
我们为此去找赛格威,给它写邮件,亲自去拜访,做了多次沟通。我们跟赛格威陈述,九号和赛格威可以有非常好的战略合作,赛格威当时在做商用的产品,1万块甚至几万块人民币以上;九号重点是希望做个人消费产品,1万块以下的。双方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为什么不能合作呢?几次谈下来,我们确确实实让对方的管理层感受到了诚意。
当时我们得知,这个时候赛格威并不在创始人控制之下,而是在一个并购重组基金的控制之下。对赛格威当时的老板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卖出高价钱的好机会,所以它给我们回复,“我们不想要合作,但是你们可以考虑并购”。
我们觉得运气来了。但是,所需的巨额资金怎么来?
我们需要找更多的投资人,帮我们做一次蛇吞象的战略并购。
第二,加入小米生态链
这个时候,加入小米生态链的理由出现了。小米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并购赛格威所需要的资金,还能够帮我们解决巨大的C端流量和10倍供应链能力的问题。
所以,为什么加入小米生态链?并不是看到小米那个时候有多火,而是我们要达到自己的下一个战略目标,这四个难题里面,小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其中的两到三个。
在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前,我们和小米的刘德(原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做了一次沟通,刘德当时跟我们讲,3000块钱好像还是不够友好,能不能来一个典型的小米1999,我们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兴奋,如果能做到,那就不是三倍好,而是五倍好。最后,我们超预期地实现了战略里的第三步,不仅做到了3000,还做到了1999,实现了平衡车普及进入家庭这个战略目标。
加入小米生态链还意味着大量的股权稀释,这个时候,选择的难题又摆到了高禄峰和我的面前。高禄峰是公司CEO,也是我的核心的合伙人。
要多数股权,还是要更大的未来?做一个绝对控制的小老板,还是做一个对世界和对产业都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哪怕自己不再是多数股东?
这个时候,说服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想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我们想让平衡车满大街都是,千家万户每个人都买得起。从这个初心出发,要哪个舍哪个,就非常清楚了。
第三,技术突破
还有一个没有解掉的问题,技术能力能不能做到让线上销售变得可能。
过去平衡车的技术和渠道,其实是无法支持低价格、大规模的线上销售的,一对电动机加一堆控制板就超过3000块钱人民币了,那我们必须用更低成本的硬件,以及更先进的算法,让低成本硬件具备同样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易用性。
我们通过传感器,通过自动的感应和手机的互联,让平衡车可以主动的、交互式的对用户进行培训。这是我们当时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为此也写了大量代码。
多少代码呢?我们的上一代平衡车大概5000行代码,现在这个看起来更便宜、更小的产品上,我们差不多堆了10万行代码。20倍的代码,其实绝大部分并不是用来做平衡的,而是让可靠性、安全性从三个Sigma到六个Sigma,从99.9到99.9999。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敢放心地线上销售,每一个产品每月要卖10万台,而不会产生大量的故障、事故、风险。
我们几乎是同时解决掉了这四个问题,试点下来,九号平衡车全球销售累计300万台,成为风靡全球的代步工具和玩具。
用九号平衡车的案例来给大家做一个归纳和总结。
九号是如何打造爆品的?
大家都在谈论爆品,都很期望自己能够创造爆品。
爆品有三个最重要的必要条件。
第一,足够创新。只有足够新才能引起足够多的关注,足够多的关注才有机会爆。足够的创新要用来满足消费者、用户尚未被满足的,最好是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从而打造杀手级应用。
第二,10倍好的价格,或者10倍好的体验。为什么讲10倍好呢?这是一个虚词,并不是说一定要量化的10倍,因为你的消费者和用户其实包括身边所有的路人,这些不认识你的人不粉你,也不黑你。对这些人来说,你比别人好20%,他们是感知不到的;好一倍,他们可能会说还不错;好5倍,这些路人的嘴巴会张开,说你的东西真的很好;10倍好的时候,才会形成飓风一样的吸引力。
第三,Timing(时机)。Timing很多时候也要靠运气,你所创业的这个行业和领域,现在是在一个什么阶段?浪潮是什么?是在退潮,涨潮,还是在巨浪来临的前夜?
第二个维度是关于产品的体验。
爆品一定是要有非常强的后劲,研究阶段能用的技术、商业阶段可用的技术都不够,爆品一定需要是能够大规模商业化的好用的技术。
困难之处在于,第一个维度要足够创新,第二个维度要足够好用,这两个维度是矛盾的。往往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的、好用的技术,都已经是成熟技术了,同时它还要足够创新,所以这是一个矛盾的两面。爆品一定要兼具这两面,才有机会真正的爆起来。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总结的产品商业价值公式,主要适用于硬件产品,尤其是智能硬件产品。
产品的商业价值是什么呢?单个用户愿意为它付的钱乘以能够卖出去的总量。我们把单个用户愿意为它付的钱抽象称为“用户价值”,把卖出去的数量描述为“自传播系数”。
下面我要详细展开,产品的商业价值是如何由用户价值和传播系数构成的?用户价值又是如何由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所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用户价值包含感性价值和理性价值两部分。
根据古典经济学对消费者的描述,所有的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谓“性价比”就是理性价值的基础,换言之“用户的愿付价格”。
性价比不是简单的价格,而是价格和性能的对比,性能在不同的场景下是有不同定义的。我们看上面这张图,不同大小的可乐有不同的价格,2块钱买300毫升,8块钱买2升。另外下面,三瓶同样的玻璃罐可乐,250毫升。第一瓶在超市卖2块钱,第二瓶在华山顶上卖20块钱,第三瓶在篮球场旁边卖10块钱,大家都买的很开心,喝的也很开心。我这辈子喝的最开心的一瓶可乐,就是在华山顶上买的20块钱一瓶的可乐。
下面我们看另外一个案例,跟理性价值毫无关系。
两个包,一个双肩背包100块钱,一个手提公文包大概2万块钱,或者5万块钱,这两个包的理性价值其实根本不可能有100倍的差异,它的差异在哪儿?在于感性价值。
从用户个人需求的实现来看,感性价值有几个不同的维度。
最基础的是安全感。
其次是便利感。比如说,大家都在讲苹果产品的使用体验很好,大部分时候讲的是使用方便、省心、不折腾,而且安全感很强。
第三个升华的层次是优越感。这也是很多品牌在努力营造,并且成功吸引粉丝的一个核心逻辑。优越感是最高级的用户体验。为什么这两个包包,一个卖100块,一个能卖5万块呢?古典经济学是解释不通的,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单个的消费者是感性的社会人,消费行为是不理智的,所以我们要考虑消费者作为理性人和感性人两个不同的层面,来判断它的用户价值。
而“自传播系数”是爆品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自传播就是自带流量,自带流量更加容易成为爆品。下面我用平衡车的案例来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大家都想玩平衡车,它有一个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创新,创新带来足够多的便利感和优越感以及五分之一的价格,这些属性自带流量。而且平衡车天生适合在室外去使用,当一个用户购买了这个产品,在路边走、在小区里玩的时候,会有10个人、100个人看到。
——哇,好酷啊,这个看上去很好玩,这是什么?
——哪儿买的?
——多少钱?
这基本上是经典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问下来,被问到的人会有很强的优越感。创造了优越感,同时创造了自传播,这是平衡车从早期尝鲜者走进大众最核心的因素。
其实最早期,我们也有同样的场景,骑一个1万块的平衡车在小区里非常拉风,一堆人来问
——哎,这平衡车哪儿买的?
——在北京东城区某个小区的店里面买的。
——多少钱一台?
——1万块一台。
这个非常有优越感,但是没有转化,问的人一看1万块一台,基本上就没有后续的对话了。当我们把它做到2000块的时候,后续的转化就产生了。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案例,平衡车是通过把产品做得足够便宜,让大家都买得起,同时它本身具备自传播属性,这样来实现做爆品的目标。另有一个产品,是通过把产品做到10倍贵来成为爆品的,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戴森电吹风,我们把它称为“风靡小红书的轻奢电吹风”。
戴森通过专利的高速马达做到了5倍于传统电吹风的风量,同时,噪音只有普通电吹风的二分之一。5倍的风量,理论上可以让头发干的速度快5倍,5倍的干发速度其实用不上,那我何不把温度降低一点,让吹头发只有3倍快,但是出风口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带来另外一个好处是不伤头发。又快、又安静、又护发,至少3倍好。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是定一倍价格、两倍价格,还是说我这么好的产品只卖300块、500块呢?这个产品性价比,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非常有趣的点就出来了!
因为它的核心用户是女性,而女性用户天生不太在意性价比这样的理性价值。对女生来讲,一个3000块的电吹风,相比她5000块的手包,不算是一个很贵的东西,但是3000块的这个产品对于大部分的女性消费者来讲是一个轻奢,是给自己的一个奖励,而且这个奖励是值得用朋友圈或者小红书来Mark一下的。
一个在自己的卫生间里面放置的物品,怎么样能够主动创造传播?是因为它有10倍贵。一旦这个电吹风只卖300块或者500块的话,这个自传播就没有了。我买一个300块的电吹风,为什么要发个朋友圈呢?没有道理!我只有买一个3000块的网红电吹风,才值得去发朋友圈,产品才能传播。
刚才我讲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自传播案例,高性价比可以自传播,极低性价比也可以自传播。但是,共同核心就是,1创新来解决重要的隐藏需求,2做到三倍好。
所以,爆品的核心是创新地解决重要的隐藏需求,同时设计好它的自传播点所在,让它能够自带流量。只有自传播、自带流量,才可能成为持续点爆的爆品。
接下来,我想用一个经验模型,来给大家看看,性价比、口碑、自传播系数对于爆品的重要性。
第一,高口碑、高传播的范例,我们假定好评率99%,差评率0.3%,传播转化率5%,也就是传播到100个人,会有5个新的用户来购买这个产品。
第二,较高口碑、高传播范例,95%的好评和2%的差评,同样,传播转化率是5%。
差评的影响率远高于好评。一个不满意的用户会影响他身边的20个人,甚至更多,我们假定是20;而满意的用户,他只影响三个人,我们假定是3。
在经过两次传播之后,1分别变成了1.39,0.89;经过十次传播之后,一个高口碑、高传播范例的产品,1个用户变成了7.1个用户;一个较高口碑,高传播的,虽然只是差评率差了一点点,经过十次传播之后,1个用户变成了0.55个用户。
第三,理想基线产品,就是没有传播的产品,假定96%的好评和2%的差评,传播转化率设定为1%,就是传播到100个人,只有1个人购买。因为没有传播,就没有第五次、第十次传播的复利效应。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复利模型,可以把产品的正向自传播、负向自传播当成是复利模型里边的利率,正负利率在经过多次的复利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大家可以看这张图,一个成功的爆品,在经过冷启动的阶段之后,自传播会让它迅速而自然的上升,这就是自带流量爆品的模型。但是,如果它的口碑出了问题,开始负向传播,会迅速归零。因为2%失望和愤怒的用户,他们所做的负向传播具有巨大的反向转化率,会抵消掉一切正向传播的价值和努力。
自传播系数有四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我们在设计产品、设计商业模型的时候,要一个一个重点去考虑:如何提高它的口碑?如何提高它的单一用户传播数?如何提高转化率?如何把传播深度最大化?
同时,当你考虑自传播系数的时候,也要意识到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把口碑做好,不能把传播深度做好,不能把用户的自传播增值率做好,就会陷入一个下降曲线,无论投入多少流量,也拉不起来。
所以,做爆品,两个模型:
第一,链式反应,如何让你的用户成为你的推广者,让他释放出更多的用户,让他打中更多的用户。这其中,场景、预设传播点、高口碑,都非常关键。
第二,复利模型,当你非常有自信用户传播能够为你带来更多正向转化的时候,他能传播几次,是三次方、四次方、五次方还是二十次方,差异会是巨大的。
从2015年开售以来到今天为止,九号平衡车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不到千万级,相比每年10亿级的销售收入,只是不到1%的营销费用。但是,过去五年,九号平衡车的销售量一直在增长,证明“链式反应+复利模型”在九号平衡车这个案例上,确确实实是有生命力的。
现在,公司开始实现规模效益,那么,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用户买平衡车,买的是什么?除了好玩、新奇,用户想买的其实是便利的代步和出行。这样,一下子边界就打开了。不止是平衡车,我们公司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来解决出行的便利性。
从做全世界最好的平衡车公司,把自己升级到做最有价值的微交通创新产品公司,看起来第二曲线就若隐若现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已经一年卖百万台平衡车了,还不满意吗?
驱动力主要来自两点:
第一,焦虑感。
虽然赛格威是平衡车的发明者,但是我们事实上把它干掉了,2000块的平衡车干掉了技术高大上、售价8万块的赛格威。与此同时,我们也产生大量的焦虑,谁能干掉我?谁在干掉我的路上?我会被谁颠覆?你的公司再强,总有一颗银子弹能够一击毙中,把你的公司打死。低端颠覆者可能正藏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是谁你并不知道。保持焦虑感,就是去寻找能杀死自己的那颗银子弹,然后想办法自己把它造出来。
第二,使命愿景破界。
从1万做到2000,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从2000做到1000,我们发现遇到了技术上的硬底。除非工业基础技术有更重要的突破,比如锂电池变得非常便宜、电动机变得非常轻、超导技术有突破,否则的话,再次腰斩价格几乎不可为。
不可为,意味着什么?就是我们原先的战略方向基本到头了。所有心怀伟大梦想的创业团队,都需要在一定阶段破界,破界的本质是蜕掉原先保护你的外壳,因为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原先的保护就变成束缚,从外壳中钻出才能完成蜕变。
我们怎么去定位第二曲线的方向和破界的方向呢?战略基点下移,是一个基本方法。
什么叫战略基点下移呢?就是我们进一步思考平衡车的本质。用户买平衡车,本质上买的是高效、便捷和有乐趣的出行方式。据此思考,我们把公司的基石假设变成“简化人和物的移动,改变出行的未来”,这是打破公司边界的过程。
每个团队的能力大小都有边界。有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该做意味着行业需要,未来的趋势是朝这个方向发展;能做意味着你的团队、上下游的资源让你可以具备竞争力。这三块事情的交集,可以作为启动第二曲线的战略切口。
2015年,当需要在平衡车之外破界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很多战略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电动摩托车,个人服务机器人,运载机器人,电动自行车,独轮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最终三年下来,真正跑出来的第二曲线是电动滑板车,其他几个方向都还暂时没有成功。
今天为止,我们每年交付滑板车接近200万台,已经超过了平衡车的交付量,电动滑板车整个品类在九号机器人里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60%以上,成为了第一号主营业务,第二曲线长起来了,不仅长起来了,而且长的比第一曲线更漂亮。
为什么看起来并不是很性感,也不是很刺激,也不是很高科技含量的电动滑板车能成为一个新的主营业务方向?
我们当时通过平衡车看到大众隐藏的重要需求,即个人的,便捷的,安全的,舒适的短途出行需求一直没有被很好的满足,平衡车不错,但是平衡车在中国没有路权,另外,如果路上有坑就非常危险。电动滑板车没有这个问题,同样的便捷,足够轻,足够小,也可以进房间,不需要停在路边,也不用担心被偷。
但是那个时候,滑板车的制造者品牌方都把电动滑板车当成玩具,而不是新一代的、严肃的交通工具,这是一个最大的本质不同。一旦把它当成个人交通工具来看,在产品品质、安全性、耐用性上都会完全不同,所以在产品设计的资源投入方面,我们是当时同行的10倍、20倍,整个公司All in滑板车。我们没有把它当成玩具,而是把它看成是未来解决便捷出行的隐藏而重要的需求,这个需求可能是10年、20年后的终局。
我们当时尝试的另外几个方向,到今天为止,远远算不上成功。
比如,2014年投入相当大资源去做的个人服务机器人,虽然也卖了上万台,但相对于我们投入的资源和对个人机器人的产业期待来说,远远称不上成功。因为这个产品不是来自于严谨和理性的商业分析。我们都很清楚,未来的终局是机器人终将进入千家万户,这也是团队的初心和梦想。但是商业就是商业,理性就是理性。
另外,还有独轮平衡车。当时我们团队中的大部分,都认为独轮平衡车是未来代步工具一个可能的方向,因为独轮平衡车很轻,而且轮子比较大,通过性很好,便携,带着上公交一点不违和。我们都认为它可能会是“4+1”,四轮加单轮,为公交两端的短途代步提供一个非常漂亮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当时忽略了一个问题,独轮产品的学习和使用门槛相当高,普通人普遍需要一天、两天,甚至一周才能学会,这个巨高的门槛造成自传播的链式反应无法发生,哪怕把价格定在1599、1499,链式反应仍然无法发生。再一次证明,成为爆品的必要条件中,自传播系数非常非常重要。
无论如何,在快速去尝试第二曲线的过程中,我们成功跑出电动滑板车这个产品。在整个欧美,电动滑板车很可能成为100年以来,继自行车、摩托车之后第三个普遍流行的个人交通工具。
我们也在思考,电动滑板车也许能做到一年1000万台。1000万台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需要100年,才能够做到服务10亿用户。
那我们想,要达到10亿用户这个目标,除了载人之外,能不能载物呢?从创新的微交通公司,我们希望去做一家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便捷而美好的一个公司。打破公司的边界,重新去定义和思考使命和战略。
在运载机器人领域,最近几年中国快递和外卖的年度化增长率在30-50%,按照这个指数计算,十年之后,快递人力很快就会成为瓶颈,此外,全球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运载机器人对于技术可靠性的要求又比较低,很可能成为未来三五年的发展趋势。
另外,我们为什么去做电动摩托车?是因为我们发现,中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5亿台,相比每年100万台、1000万台滑板车和平衡车产品,这是一个10倍量级的市场。而电动滑板车风靡全球,每年骑行超过10亿次,证明大众对个人短途交通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和刚性的期待。
中国每天28亿次的出行,这其中电动两轮车占到了差不多四分之一,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是我们能做,想做和该做的一个重要的事情。2.5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足够公司持续的增长很长一段时间都到不了天花板。
虽然我们做的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品类,但是有些共性的点,我想可能对做其他大众品类的同学也会有价值。
第一,资源。第一曲线是不是足够健康,是不是能够让你有多条命去尝试;如果没有,小心一点,先把你的第一曲线做好,做扎实,让它能够自己跑。
第二,文化。整个团队的文化里,是不是有创新的基因和惶恐的文化,第二曲线的本质是创新,团队必须得有蜕变、成长的基因和动力才适合去做第二曲线。
第三,组织。往往做第二曲线的时候,会面临现有业务和新业务如何取舍,精力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你的团队是不是有球队机制?是不是有合伙人的文化?是不是有独立的小团队?是不是自发的增长和自发的组织?如果说老板上午在干第一曲线主营业务,下午在想创新,去干第二曲线,这个很分裂,多半会出问题。
还有一个话题也是经常会被讨论到的,第二曲线往往需要独立小机构,我认为不一定。
首先,如果第二曲线不是多元化,而是基点下移,原有核心能力的继承和扩展、边界的扩大,原有业务的客户画像、渠道、组织形态、关键技术和品牌心智,这五个关键要素基本上是重合的,那么这样的新业务是最容易成功的第二曲线,因为你过往的经验、优势和积累可以大量迁移。对九号来说,电动滑板车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带来5倍到10倍量级的业务增长。
如果有四个或者三个基本要素是一致的,那你可能可以考虑用事业部的形式。对九号来讲,电动摩托车这个品类的关键技术和渠道和平衡车、滑板车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我们用一个事业部的形式来组织它。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要素不一致,那么可能就需要用独立小机构,尤其是当你原来是做to B业务,现在想去做to C业务;原来做硬件业务,现在想去做软件业务;原来是做产品业务,现在要去做服务业务的时候。新业务所需要的组织形态一旦非常不一样,可能必须得用独立小机构才能保证第二曲线的健康成长,组织固化的速度一定要晚于你的战略成型的速度。一旦组织固化的速度超过了战略成型的速度,第二曲线就很容易僵化,水泥地上长不出树来。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实体产品和硬件创业者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和深度思考,要有看终局的能力,它决定了你未来能走多远。
要用使命和愿景告诉你的团队成员,公司战略终局的边界在哪里,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做选择题的时候哪些能选、哪些不能选。对手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还是用户要什么你做什么,这是很大的价值观差异。
另外,就是信仰创新,这也是九号的一个价值观。不依靠创新,一家北京的硬件公司是无法生存的,成本上永远做不过义乌的小工厂、澄海的小工厂。而从我们的初心来讲,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创新,做一家挺着胸膛长大的公司,而不是回到中国制造1.0。
*本文根据混沌大学研习社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仅为完整课程内容1/10。转载请联系授权。撰稿:三风
点「在看」,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