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泰吃糖会:
近日,洪泰投后服务迈出新尝试——“洪泰吃糖会”。我们将定期邀请洪泰Family的每一位优秀被投企业代表,以及内外部专家及投资人,为大家分享创业中必备的“糖”,洪泰Family内部加强合作、助力共赢。
「洪泰吃糖会」第五期我们邀请了两位健身行业的一线创业者,分享后疫情时代健身行业如何升级迭代。体育健身是消费升级板块中的热点话题,看似随处可行,其实是个专业的事儿。体育健身企业的运营更为专业,既要懂行业,也要把控方方面面细节。
分享嘉宾:
之间文化创始人曹青:
To B广告模式以及To C销售分成的盈利模式。
中体数据创始人王锋:
善用健身行业的私域流量为行业赋能升级及商业变现。
之间文化:
To B广告模式以及To C销售分成的盈利模式
“之间文化”专注研发和出品摩登生活方式垂直产业传媒内容,主要项目在“美育与体育 ”两条消费赛道。
美育代表项目:《女神的新衣》。三季综艺以及一系列的时尚跨界营销活动,通过明星与设计师的结合,联合电商平台、整合供应链,实现即看即买,达到品效合一,是直播带货的早期形态。
体育代表项目:腾讯《明星健身房》、优酷《头号型动派》。通过节目联合搭建“有型联盟”,包括10大运动品牌,10大线下健身房品牌、keep、阿里体育等实现了多渠道的精准人群覆盖。
体育营销市场规模:
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人民币,体育人口将高达5亿。疫情过后,自觉参与运动的人会更多。后疫情时代,伴随5G等技术革新,消费者注意力开始从传统硬广转移到全新方式,市场规模和传播效果肉眼可见。
之间文化创始人 曹青
之间文化盈利模式:
我们的重点是将运动精神从体育圈延伸至泛娱乐文化圈,从垂直的体育用户蔓延至横向的全民大众,进一步将运动精神渗透到日常,帮助用户实现运动方式生活化。
基于行业垂类综艺的制作,沉淀风格艺人与达人,通过综艺、短视频、直播等内容的打包输出,整合线上线下渠道,通过不同形态的垂直内容,实现注意力的获取和精准人群的覆盖,实现垂直行业赋能和标准,进而达到品效合一的效果。
盈利模式案例分享:
与Wagas合作定制健康餐食,通过节目曝光的形式,结合社交媒体推广,即看即买,实现了新品5倍的销售增长。
与乐刻app合作,实现明星内容课程化,落地乐刻app以及线下门店,带来了直接的销售增长。
中体数据:
善用健身行业的私域流量为行业赋能升级及商业变现
中体数据的前身是光猪体育。目前中体数据有光猪圈健身、鬼工科技和练多多三个子公司,也是三个业务板块,既相互独立又密切关键。其中,练多多健身房智能管理运营系统是目前确定的最主要业务。
什么是健身行业的私域流量?
会员是健身房的私域流量,健身是高频消费,健身房的会员流量具有强关联性、高粘性、高频性。因此健身房是很好的信息传播渠道,人群也精准,消费力也相对较高。但传统健身房的劣势在于会员都不在线上且分布极为分散,各自为政,即使有巨大的流量也无法统一产生价值。
因此,中体数据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通用且功能强大的管理系统,面向所有健身房管理者。同时通过APP把线下会员聚集于线上,解决了传统健身行业的劣势,将其变成一个拥有高质量、高粘性和强关联的私域流量渠道,使流量变现成为可能。
健身行业如何赋能升级?
健身房管理者越来越看重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通过IOT和数据来提升管理水平的运营方式,使得健身行业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非常强大,要想达到大量占有市场份额的目的,产品必须要有以下功能特点:
必须能让健身房节约30%的人力,大幅降低管理难度。
通过全套智能化设备采集会员数据并画像分层,清晰对会员进行精准分层健身服务,从而提升续卡率15-20%。
不影响会员体验的前提下,能够简化健身房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大大提高管理运营效率,整体上节约20%的成本。
总而言之,必须做到仅依靠系统就能降本增收。
利用跑步机屏实现商业变现:
研发双触控智能屏跑步机
健身房最有价值的就是跑步机的屏,跑步机是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不能玩手机,给屏广告带来了无限商机。市面上新款的跑步机都已经全部带触摸屏。具有识别会员身份、具备社交功能的跑步机屏,能储存并累计会员健身数据。广告内容须互动性强,给会员带来好处。
对老旧健身房进行智能升级
针对老旧健身房研发升级智能套件,包括外加跑步机屏和智能力量套件,升级后可节约30%的人力和提升15-20%的续卡率。
优化跑步机屏界面
在跑圈和马拉松的页面中加入场景化的广告,每个广告都带有红包。在视频内容间插播广告。据调研显示, 65%的会员不抵触广告,在广告红包能够免费兑换商品的情况下,90%的会员不抵触,很喜欢看广告攒红包。由于跑步机已经储存会员数据同时需要识别身份才能启动,因此很多商品推广活动,会员可以在屏上一键完成,比如收藏商品、各种试驾或体验活动报名、领取赠品等。更多的数据可联动app呈现。
给做TO B创业的伙伴们一些建议:
TO B很难但TO C更难。无论TO B哪个行业都必须要深耕,必须成为行业专家,这是最高的壁垒。
产品必须要真正解决B端痛点才能有超高的价值,如果最后能TO C就更好。
产品迭代边界一定要清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功能一起上。
TO B做标准产品比较难又涉及大量线下工作,这都需要时间,所以不能太急,要有耐心。
伟大而不可替代的企业都是熬出来的。疫情当前,每次危机都会开启一个新时代,各位加油。
推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