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和国籍法》中第 214 条 (b) 款规定:每位外国人在申请签证时都将首先被假定具有移民倾向,除非他能使领事官员确信其具有非移民资格
申请人必须符合美国移民法的要求才能具备非移民签证的资格。如果不符合移民法的要求则将按 214 条 (b)条款进行拒签。大多数的拒签都是因为申请人无法证明自己在境外有不打算放弃的住所。申请人必须证明他们具有迫使其在美短期停留后必须回国的约束力来 证明这个住所的存在。 依据美国法律, 证明这一点是每一位申请人的责任
美国签证法为什么这么严格
美国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对在其国内的旅游者并不象其它国家那样加以控制,比如强迫旅游者在当地政府登记。为了让外国人毫无负担地在美国旅游,外国人有责任 在获得旅游或留学签证前证明自己会离美回国。美国移民法要求签证官把每个申请人都看作有移民意图,除非申请人能证明自己无此目的。
不是。如果您已备有第一次申请时签证官未曾审阅过的新材料,或自上一次被拒签后整体情况已有显著改变,您就能再次申请签证,我们会进行恰当的审理。
-------------------------------------------------------------
2个月前,我只用了50分钟就过了美国面签,10年多次往返哦!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我花了两星期准备的11份材料(一家3口就有30多份啊)……居然一份都没有用到!
(文章来源:懒人游记 作者:李红袖)
2个月前,我只用了50分钟就过了美国面签,10年多次往返哦!
——重点不在这里,重点是:我花了两星期准备的11份材料(一家3口就有30多份啊)……居然,一 份 都 木 有 用 到!!
这次签证是双十一的时候淘宝上买的,每人988元,而美领馆实际收取的签证费是160美金即992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卖家不仅没收我服务费还亏了4块……
以下是旅行社嘱咐我准备的13份材料:
我自己批准自己没有准备其中J、K两项,简化到了11份。
即便如此,签证官也压根没要看其中任何一份,甚至连身份证、2张照片(美签需要的照片规格很好玩,大家只要记住它是正方形的,51mm*51mm)、在职证明、银行流水……所有都是浮云。
那天签证官真正看的只有一样:我的护照(ps:连旧护照都不需要)
另外,面签之前还需要:DS160表格及付费确认单
简单小结就是:一条马路,两间房间,6次排队。在这样的非忙季,只用了50分钟就完成了。
一条马路,排队No.1
先到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签证处所在的梅龙镇广场后面的奉贤路,排队领进门单。
这里是整个过程中秩序比较混乱的地方,我们预约的是8点半,但是有些约在9点10点的人也提早到了。队伍的面貌比较复杂,各种口音年龄的都有,因为上海领馆是负责华东区的签证的。
因为被多次提醒不许带手机等任何电子产品,所以抵达这里时我已经把手机包包都留在车里了,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夏天是美签传统高峰,11月份的实况是人没这么多。大概排个15分钟就到了。期间出没最多的就是散发机票小传单的外地大姐,她们同时还兼维护秩序(?!),指挥大家“排成两排”。有一个还对我说:“你这个大信封不好用的哦,只能带透明的文件夹”
——这话我本来不大置信,以为她要忽悠我买文件夹,结果很快看到这样一幅告示:
呃……这也是旅行社唯一没提醒我的地方。害得姐进大楼后一路只能狼狈地抱着6本护照、N本户口本、证明信……
排队到穿蓝色衣服的两个工作人员那里,出示DS160表格和确认单,就可以拿到一张进门单。
所谓进门单是一张塑封的彩色打印纸,顾名思义,其功能是两次进门。
接下来就不能带手机进入了,不过别担心,梅龙镇所在的江宁路、南汇路周围一圈都是“寄生”于签证市场生存的店家,从拍证件照到代填表格的都有,当然少不了寄包处了,从书报亭到小店都提供这类服务:
房间No1 第2次排队:
出示进门单,进入梅龙镇大堂,坐电梯到8楼。(就是在这里工作人员会提示你丢弃不透明的文件夹)
这里的流程仍是中方工作人员负责,很小的一间长方形屋子里除了像世博排队那样绕成几排的队伍,就是2张桌子。第一道程序是登记,出示DS160表格,工作人员会在预约表上找到你的名字打钩,并且在DS160表上写一个号码。之后进入第二道程序:根据这一号码,工作人员找到对应的条形码贴在你的护照背面,就OK了
房间No2 第3、4、5、6次排队
第3次排队,过安检,被要求脱掉外套。W先生偷偷带的两支烟被不允许带入。
进入房间No2也就是面试大厅,此时要再次出示进门单并被收走。
这件大厅比一般银行的等待区域还小些,不过效率很高,两面共有30多个工作窗口,用于完成面签的最后3个步骤,全过程都是站着的。姐本来还以为面试是坐着一对一访谈的呢……
排队4:递交材料
这里引导秩序的都是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面签者有一定的选择权。比如说1到4号窗口都是递材料的,你可以选择一个人数比较少窗口的排队。
我们选了4号窗口,一位眉毛非常浓的华裔男性,不苟言笑,递进3本护照,他操作一下还给我们,就OK了。(如果不是B1B2旅游签证,而是留学探亲,则还需要其它的材料)。
排队5:录指纹
这回的窗口换成一位很活泼的ABC,很年轻的男性,说着略有口音的中文,很友善地回答排在我们前面一对夫妻的疑问:小朋友不用面试,那14岁以后是不是要来录指纹呢?我也很想知道答案,但是ABC……也有点语焉不详,我觉得细则大概连他都不是很确定。不过他很肯定地告诉我们:现在是10年多次往返了。
录指纹时要把护照贴在窗口,他会扫一下背后的条形码,然后“左手4个手指,右手4个手指,双手大拇指”,OVER.
排队6:这回是核心的一步:签证面试
队伍到了这里分叉了,右边有4个窗口,左边有10多个窗口。
我一眼看到右边有一位黑人——哦,不,应该说是非洲裔——中年女签证官拒掉了一位面签者,那位大姐很不甘心地滞留在窗口:“……至少要知道一下原因吧”,但是Visa Officer没有回答并且叫下一位上去。
也许是看到了这一幕,也许发现了这位VO今天心情不大好,负责引导排队的小姑娘机灵地说:“……右边会慢一点,左边窗口多,你们排哪边?”
我和W先生立刻机灵地选了左边。
到此只用去半小时,姐很悠闲地到处看野眼,签证官的形象真是丰富啊,有包头巾的年轻伊斯兰教女性,有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学者型白人,有东西方混血并且和面签者讨论留学细节的严肃大叔……好玩的是左边这一排窗口后面就是领馆的办公室,可以看见工作人员走来走去,这LIVE的背景真是太生动鸟……这时引导员告诉我们:可以排到28号窗口。
我一看,这是我最优选的VO类型嘛:年轻阳光的美国男生(真的我觉得有一类美国大男孩看上去非常天真幼稚图森破的,就是这一种)。那会儿我们前面还有一对中年夫妻加一位老奶奶在面试。就听见那位上海爷叔用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告诉VO,他的女儿在加拿大,已经买了房了,这是外甥的照片……
我们在后边听着很疑惑如果去加拿大为什么要搞美签,但是听来听去VO确实都在用中文跟他们探讨有关加拿大的细节,也许细节很搞但上海爷叔那热情自信的劲儿我觉得美国人还是会欢迎的,果然过了5分钟他们都过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道谢告别。
轮到我们,第一个问题是:“去美国干吗?”
“旅游”。
“以前去过吗?”
“没有”。
“那国外去过吗?”
“去过”。
“去过哪些国家?”
这个DS160表格上不是都详细地写着了嘛,不过姐还是把去过的发达和不发达国家都罗列了一遍,期间W先生得瑟地加了一个德国,于VO问他:“在德国是说德语吗?”
伊这下没法显摆了:“讲英语”
接下来VO就全程改英语了:
“你的工作是什么?”
“建筑师”。
“做了多少年了?”
“20年”。
“你的工作呢?”
“记者”。
“儿子几年级?”
“7年级”
“你们是跟团吗?”
“不跟,我们自驾”,
“想去哪些城市?”
于是W先生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要自驾开1号公路和66号公路的计划,VO微笑点头,一边在自己的电脑端操作,一边告诉我们,三番和LA很暖和,但是北部真的非常非常冷,然后作了一个很畏寒的表情并摇头,我还没来得及跟他探讨一下美国东部的暴风雪以及全球变暖,他就微笑地说出了此行最重要的一句话:“你们的签证通过了”,我一激动,连再见都没说就欢快地撒花出来了……
其实……嗯……我是急着去上厕所了。
面签过程中有两个地方可以上厕所,一是从梅龙镇大堂上到8楼,进入第一个房间之前,男女厕所是分别在两端的。
二是在房间2也就是面试大厅。(连厕所这样的细节都替你们留心了是有多贴心啊……)
撤离的时候我还不忘八卦一下:
一是看到之前排在我们前面的上海一家人,女儿很时髦妈妈很洋气的,应该比我们早结束,不知为何妈妈却坐在等待区,后来在电梯里看到女儿急匆匆上去,猜想是去补材料了。
二是又看到一位被拒的大叔,护照后面的条形码上被用圆珠笔打了个大叉。
三是W先生告诉我,看到别的窗口VO问一位大叔去过柬埔寨哪个城市?那大叔答不上来,就被拒了。
结论(根据我的不完全观察和统计):
1 所有材料可能一份也用不到,但一旦VO要看却拿不出来,还是有可能fail的。
2 护照上出境记录越多越高大上,应该对美签越有利。但这也只是大概率事件,不是绝对的。我看到网上有说连商务签证都被拒签的。
3 拒签的好像是非上海籍的中年人居多……(也许出境记录不多,也许没有很体面的工作……这个只是我的观察没有地域歧视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