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几个问题

  读书,并不是穷酸秀才秀穷秀酸的时候才出来卖弄于人的。笛卡儿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中的愉悦和享受,体现在精神、境界上的享受和在慎思方面的提升,自不是网络冲浪中能够获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道出了读书中我们渴望求得的功名与利禄。如今已经不像古时那般可读之书太少,但如今读书的风气却不振,原因在于很多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完全为了考试而读书,结果是非考不学,非教不读。在重名重利的时下,精神的追求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容易体味到其妙所在的,而“有用”恐怕是一个更重要的读书理由,这大概与大学生期望大学课程也能一是一、二是二地将用处列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没有找到读书的感觉而不读书,进而一直找不到读书的感觉,这与兴趣不来而不投入学习,进而兴趣总是不来的逻辑一样,要读书,也要先以读书的行动为起点。

  在我的周围,也能发现一些读书丰富的学生,他们也在安排着对自己有效的教育。从读书中获得专业知识的积累,从读书中也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我没有见过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会陷入到让自己不能自拔的迷茫。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学会了读书的人,常常能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自己将问题解决。更为神奇的是,由于阅读,头脑中会产生出的更多的问题,而问题会由于读书自行解答,却又产生了更多的问题。读书的愉悦,就是始终与各种疑问为伴。这样的一种读书人的状态,在与书的互动中,主动地把握着自己。

读什么书?

  大学生该读的书是要因人而异。围绕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阅读会有很大差异,出于兴趣的就更是五花八门了。每个人都应该有个性的阅读清单。

  专业学习的书

  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我极力建议大家摒弃只用教科书学习的方式,其中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教科书需要用好,教科书中体现的是学科中最基本的内容,教科书方便在一定的学时之内组织教学,是入门学习中非常必要和合适的学习材料;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其他参考,包括对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体系介绍的书籍,以及学科中经典的教材等。在学习中,听讲、看教材后,经常还是觉得不明白,而通过其他书中另外的讲法和例子,一点就通。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许多国外经典教材还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材料。像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应当看C++之父Bjarne Stroustrup的《C++程序设计》,学习算法的,不妨去啃一啃著名的《算法导论》。这种同步阅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这些书拓展内容多,也可以适当延后一些读。

  不少同学感叹,大学为什么不直接用高水平的经典教材?实际上,有不少的学校在不断地做着这样的尝试,有用得好的,但教训也不少。在有限的学时内,驾驭好大厚本的教材,有取舍地将其中的内容在理论、实践的层面上把握好,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面临更大挑战的是学生的学习技术。在采用班级制的学习组织中,注定了教学工作中处处需要有折中。正如培养方案只是对学业的基本要求一样,在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内的课堂也只是基本要求,用好有针对性的教材,再用高水平的经典著作作为补充,这是一种折中的选择。

  与专业无关的书

  与专业无关的阅读,是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围绕自己的兴趣广泛地阅读,这需要每一个人根据自身的实际回答。这个问题之难在于,不开始读书,始终不知道读什么书;反过来,回答这个问题又很容易,只要开始读一本书,就会引出更多想要读的书。

  在我的读书经历中,由读教育、教学类的书籍,拓展到了心理、认知、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打开阅读之门后,中国传统文化、人物传记、科普、科学哲学类的各种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分类的书籍,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读书是一件一发就不可收拾的事情。

  当不知道读什么书时,可以听从身边一些人的建议,或者去豆瓣网找找书评,或者直接到卓越、当当等网上书店搜索一下。如果想看到实体书再决定,最好到图书馆或者书店中直接体验。

  有一篇博文记录了我不给学生推荐书的往事。

  有一天,一位大一的学生找到我,说我推荐给大家的十本书中已经看了五本,另外五本不想看了,请我再推荐几本。得知我认为最值得看的《做最好的自己》、《世界是平的》她都看过了之后,我说:“我不再给你推荐了。”同学不解。

  我告诉她,在班上给大家推荐书的初衷,是知道很多同学课外根本不读书。既然她能看了我推荐的十本中的五本,再看书就需要自己选择了。到图书馆去,觉得有感觉,就借回来看,看不下去了或看完了,就还掉再借。看书,要看让自己有感觉的书。

  她说,一到图书馆就眼花了,而老师推荐过的书,是老师选过的,她看着也好。所以还是想让老师推荐。我进一步解释说,那只是我的观点,看什么书还是要有自己的观点才好,这样是真正的自己看书。她很聪明,立刻就明白了。

想读的书太难,看不懂,怎么办?

  这样一种感受常使人在读书的念头刚刚起步就受到打击,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看不懂就不看,重新找能看懂的去看。谁看书也不是找罪受去的,硬撑着看书的做法不可取,也没有意义。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能够找到适合现有水平读的书,读完以后再找到提高了水平以后能读的。如果对一个领域完全陌生,偏要一下子啃下最高最精的内容,那不就是天狗想吃天吗?大学生正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起步,要找循序渐进的节奏。

  在主动性的自学中,老师在课程中会介绍一些背景及基础,同教材水平相当的便于巩固当前所学,而水平适当稍高一些的,适宜于拔高一点。例如,正在学习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由于只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看《算法导论》这本公认的算法类水平最高的书可能会感觉困难,这时不妨先找一本与正在用到的教材类似的书对照学习,保证这些基本的内容过关,再去拓展。

  对于自主性学习,尤其是要涉及某一个专门的领域时,我建议大学生可选择从科普书籍和文章看起。科普类读物不需要基础,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入,很通俗地介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产生兴趣以及初步入门的最好方式。有人觉得作为专业人员看科普类的读物不好意思,放下这个包袱吧。专业人员是以后的事,你现在不就是一个初学者吗?不承认这一点怎能有进步。专业可以成为以后的标签,但不应该是现在的负担。看轻了科普,让自己失去了成为专业人士道路上一个好的借力点,这非常可惜,也可能会影响进程。另外,敢写科普类书籍的,一般者是某领域的大家,其笔下写出的科普,绝不是简单、不专业的代名词。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个最好的例子。不少科普书籍的作者,往往在交叉学科有过深入研究,有的在科学哲学方面造诣深厚,这样的科普更能体现突破专业面向专一的局限,给我们展示出更广阔的空间。

  在技术的学习上,不少人反对看一月学会、7天速成之类的书籍。我的观点,这种速成书是最好的入手点。当刚刚开始一个新的方向时,这类书籍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了解怎么回事、怎么用之类的问题,这远比一头扎进技术细节的海洋中挣扎的体验要好得多。对于只是想泛泛了解的领域,速成就够了。而要深入的领域,万不可以将此当全部和终点就是了,也不要相信有什么技术能够如此速成。

  另外,提醒一下,技术类的最好启蒙,往往是官网上的指导教程。起步学习一项技术时,可以不急着买书,先到其官网上找一找。好多在线的指导教程中,会给出实践学习的建议,甚至提供一个学习向导,跟着做一遍,很多东西自然明了。最新的材料总是英文的,怎么办?学IT的同学,学好英语吧。立即着手阅读这些用得上的材料,同时也可以算作是学英语的一部分,这是我们能站到技术前沿的一种方式。

  关于课外技术书的阅读,我收到过这样一封邮件:

  老师,我目前正在读一本由马丁•福勒编著的《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一书,我现在正在读大二,现在看这本书你认为是否为时过早?若你认可我的做法,你认为我读的这本书有意义吗?或者说能够锻炼我的哪些方面的编程能力?还有,目前的Java继承编译环境下自带了一些重构工具,再来看这本书是否还有意义?

  这本书我真没有读过,关于重构的技术我也说不来。但这是一个好问题,我就在原则上提了些自己的见解:

  你既然正在读,说明这本书是适合你的——没有什么书是不可以读的。

  好书并不仅是读一遍就可以的,为时过早的说法并不成立。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觉和收获。“书读多遍,其义自现”,我觉得应该深化一下,一本好书,读多遍,书才能活起来,才能够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不同阶段的感受相互交融,就是阶梯式成长的过程。

  将知识编成一个既成的体系,写到书里,或者在课堂里讲,有道理,也没有道理。哪个知识该先学,哪个知识该后学,不会有标准答案,过早过晚也就无从说起。只要能读得下去,读下去好了。读不下去时,就放一放。如果这是本好书,记得过段时间再读。早读、晚读,会各有味道。

  读书的价值在于接受书中知识,更重要的是与作者交流,处理专业领域问题的思维由此而形成。所以,即使某个技术已经“掌握”,读书也是必要的,任何时候读都有其意义,这类讲技术思想类的书更是这样。

  对最后一个问题,举个旁例。已经有网页编辑工具了,学HTML有必要吗?Java的重构工具,只是重构的一种途径。任何事物并不完美,还需要后来者的参与。这只是一种实现,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工具有了,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会千姿百态,让工具闪光的依然是人。“马先生”对重构的理解应该已经非常深入,但一定也还需要有人继续跟进。你在解决具体的各种问题时,从重构的视角提升你的产品的档次。这和用到什么样的工具没有关系,甚至有没有工具都不是个事。这才是你学习重构的意义所在。

借书,还是买书?

  这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我还是建议要用好图书馆,那也是你的学费中购买到的服务。有些需要深度钻研的或图书馆没有的书,投些资来也无妨。有人说过,大学阶段买书花过的钱,就是你工作后的起薪。我相信这只是某个书虫的自豪,但也算有些道理。要提醒的是,通过网络买书,不少书的折扣还是比较可观的。

  我建议爱书者到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多买书看。买的书可以慢慢读,有“书非借不能读也”无限拖延的嫌疑,但我买书的经历中,纯粹头脑发热白花钱的也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些书要细读,有些书只粗看,而有些书只看个引言摆在书架上供不时之需,这也是其价值的体现。有些书不等看完就会被新买的书打断,一口气将新书看完之后,再捡起被暂时冷落下的半拉子工程,也是享受。由于时间紧张,或中途没有了感觉,我会选择先放下。在读书方面,我从不给自己加硬性的任务,反倒是保持了一种好的感觉,读书的事情始终没有间断。自己买书的最大好处,是看到兴起,随便处置,因此很多书上有了我大片大片的批注,引发了我和作者的“交流”,真正将读到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财富,产生出了不少的独特的想法。

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电子书是一个趋势,但不少人表示还是喜欢纸质书,各有各的爱好,不作表态罢。我推荐的是两种方式的结合。现在实体书店在逐渐减少,通过网络能够浏览书籍的机会却在增加。我得知了某本书的信息,总是先在网上先看介绍和目录,有时到豆瓣网上看看书评,有些书急于想要读到正文,不少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常有部分章节提供,可以先在线阅读

  借着电子书的问题拓展一下,我要郑重地向大学生推荐使用科技文献。科技文献是科研工作者将其研究结果写成期刊投稿、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以及学位论文等的总称。教科书和专著由于知识积累、写作、出版和发行漫长的周期,到读者手中时,注定就是过时的,其作用也仅在打基础。网络上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信息是很及时的信息,但其权威性存在问题。在科研和工程领域,研发人员获得技术的最新进展信息,就是从科技文献中来的。

  长期以来,科技文献已经被大学生遗忘了,老师们也陷入了对教科书的依赖,而不知将这一宝藏告诉学生。还有很多的人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用不着做科研,用不着科技文献。这又是一个只看直接之用而被忽视的区域。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级专业人才,是需要具备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的,这是一块巨大的宝藏。现在从大学走出的毕业生,进入了学术圈深造的,不知道科技文献,他们的学术道路起步中就缺少了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准备;投入到产业界的,甚至不知道学术界究竟是在做些什么,不参考学术界成果的科技开发,只能局限在低水平的层次上,这是个人的损失,也是整个产业的缺憾。

  之所以将科技文献与电子资源放在一起说,是因为科技文献的电子化程度比一般图书要高得多,甚至完全数字出版即将要成为现实。几乎所有大学在实体图书馆内订阅的纸质专业期刊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购买了大量的中外文数字资源。无论你在哪所大学,都可以试一下,打开你所在学校图书馆的主页,可以找到“中国知网”或者“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链接,只要你在校园网范围内,即可以免费检索、下载全国几乎所有期刊的论文,所有的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这里拥有比教科书中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这也是学校用学生缴的学费买来的资源,又一项不用就巨亏本的资源。不少学校还购买了国外权威的学术数据库,这些也不仅仅是研究生和教师才可以利用的资源,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开放的。在我的教学中,我会给同学们介绍这些资源,甚至带领他们去直接体验。有人会说这些资源的专业性太强读不了,而我的实践是,大学生在得到一些方法的指导之后,完全有能力用好这些资源,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在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读书的方式,已经远远不是以前捧着书本的单一方式了。近年来公开课资源建设的热潮不断,网络中有大量的中外精品课、公开课资源可供享用。我最喜欢的还是网易公开课,听哈佛的帅哥教授David J. Malan激情四射的“计算机科学CS50”,上麻省Charles Leiserson教授久负盛名的“算法导论”,体会斯坦福Jerry Cain深刻的“编程范式”。我最喜欢的课程还是哈佛Tal Ben Shahar老师的“幸福课”,这门最热门的课程让无数的人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处在这样一个年代,有书,有网络,能够禁锢住自己的,唯有你自己了。




本文来源:《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一审过后,要压缩篇幅,将整理过的文字登在些处共享。

==================== 迂者 贺利坚 CSDN博客专栏=================

|==  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  专栏文章分类目录(不定期更新)    ==|

|== C++ 课堂在线专栏   贺利坚课程教学链接(分课程年级)   ==|

======== 为IT菜鸟起飞铺跑道,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和激情的大学 =======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指导,IT学子成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