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怡园”,需挖地三尺

复建“怡园”,需挖地三尺

        琴  侠

怡园复建工程的巨幅效果图,竖立在后乐桥东侧,引起过往行人驻足,人们关注这个工程,期盼这处赵氏园林早日复原,重现北亭子旧貌,与因园,范公祠,青州古道,后乐桥构成博山城里的一道风景线。

怡园,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与因园同时破土动工修建。赵执信的爷爷赵双美建了因园;叔祖父赵进美建了怡园,博山人习惯叫北亭子。

赵进美,字嶷叔,号清止,在他20岁的那一年,即崇祯十三年(1640),与孙廷铨同年考中进士,是赵氏迁入颜神镇继赵振业之后“北赵”的第二位进士。赵执信是赵氏第三位进士。

赵进美的大半生在外为官,在江西,金陵,湖广,陕西,河南等地度过,到了他65岁辞官归乡后,要为自己造一所安度晚年的去处而修建的。其构建布局,巧妙的利用了仅有的17亩地面积,依山借势,把江南园林的精华移植到北方,最绝妙之处是引范泉水入园,溪流蜿蜒经亭台楼阁穿插于园内,一则给园内花木浇灌,二则消除暑气,最后环绕清音阁经虎嘴下泄到莲花池内。此处有“鸢飞鱼跃”碑碣,原为从日照来到山头经营买办陶瓷的孙松庵所书,后因范河发大水冲毁,又有康忠训先生再书,孙启祯先生拍照后有照片存留。

清音阁,是怡园内仅存的清朝建筑,根据访问30年代的老人,49年出生并在北亭子小学上过学的朋友和笔者的记忆,从山门处入园,是要有三个台阶的,进了山门下五个台阶才入得园内,整个园林地势南高北低。靠范河的河堤高出园内的地平有近一米,一溜柳树沿河堤栽种。现在清音阁前未经填埋的两个方形水池边上的石条池壁,还有用水泥抹平的当初是围栏的凹坑可见,从清音阁西边有台阶下到莲花池旁,在清音阁下面有拱形碹门,如以此地和山门处等高测量,则低下两米的落差。旧时进入清音阁的廊榭是要上三个台阶的,现在的地面,比原始的怡园内地平抬高了一米。

如此,问题也就提出来了:莲花池内的水是不断补充的,水满则溢,流出来的水要进入范河。现在的范河水位和莲花池几乎等高,如果河里水位上涨,势必倒灌,这或许就是当年冲毁“鸢飞鱼跃”碑碣的直接原因?以此推论,莲花池是怡园内的最低点,是水流的下泄出口,怎样防止以后的倒灌,这是在复建过程应该有所考虑的。

怡园内有一神秘之处是今人议论的话题:在吕祖大殿东面靠山石处有一条山洞,洞口是发了碹的,人们传说这条洞能通到窝峪,洞里有皮狐,即便是在北亭子小学上学的孩子,幼时虽然顽皮,也没有大胆者进入洞内看个究竟,此处虽已消失,但作为一个传说,是否有开采挖掘的必要,还要由决策部门来定夺。

有一点是需通盘考虑的:从范泉出水口处的西向水渠位置稍低,外溢水流从墙上的出水量远大于桥上的流量,这股水的分流影响了桥上的流量。怡园的水来自范泉北向的分流,从山门的东侧穿墙进入北亭子小学的园内,向北后又折向西,进入清音阁廊榭下的水渠,如欲保证桥上和怡园内都有水,从范泉的出水口处需调整流量,优先北面的流量而放弃西向水渠的外溢。水渠汇流处的老虎嘴还掩埋在土里,笔者曾和朋友持木棒把那个位置的土刨开,老虎嘴安然于土中,未造破坏,实为大幸也。

怡园自1685兴建后,赵进美只享用了7年便去世了,赵氏后人于康熙末年(康熙末年应为1722)将怡园售与淄川人翟建镛,以此推算,此处园林归属赵家只有37年。售出30年后,到乾隆十七年(1752年),博山乡贤蒋今长,钱兆昌等人捐资将园林购回,怡园的所有权又回到了博山人手中,此后将“适我堂”改建为吕祖殿,就是后人说的吕祖老爷大殿。再后来,怡园一直是博山“范泉书院”和官立高等小学堂及后来的北亭子小学的所在地,成为一处书院圣地为后人所推崇。

怡园,复建为啥样子尚未得知,但留一处房子辟为“赵进美遗作陈列馆”是有必要的,作为赵氏第二位进士,他所著的《清止阁集》九卷,戏剧作品有院本《瑶台梦》,杂剧《立地成佛》,应该是博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园中廊榭不妨恢复美人靠的座椅,供人们于树荫之下读书取静,昔日的“五行六月无暑气,三更夜里有书声”的旧景当以重现。如有宽敞的大殿,不妨辟为“范泉书院”,供喜文者在此交流畅谈,这种传承文化的好形式,理当继续发扬光大。古人的东西,能挽回的一定挽回,丢一点少一点,失而不可复得。

怡园复建,是一项对山城负责任的纠错行动,大家对这项工程的关注度极高,期盼未来,环流自龙口而出,下喷池际如峡泄瀑飞,其声冷冷,然而微波荡漾,鱼争出而噬沫以戏,山城人民定会奔走相告,骄傲的对外宣称:北亭子,又重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建“怡园”,需挖地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