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有多少人是从《当你老了》这首诗或者歌识得了叶芝,或许还知道些关于他的悲情爱情,一生单恋求而不得。
叶芝一生向茅德求婚了三次,但是每一次都被拒绝。茅德是位杰出的爱尔兰演员,女权运动家和爱尔兰独立分子,爱国志士,儿子也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私以为她是位值得叶芝终身爱恋,并且写下这么多诗的女性。如她所言 “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
二十多年后,也许是为了排解失意,也许是出于某种幽暗的莽撞心理,叶芝甚至向茅德的女儿求过婚,当然也是被拒绝了。
然而除此之外,他可是叶芝啊,爱尔兰的灵魂,作为一个文化形象,立于爱尔兰独立战争中无数牺牲的男男女女之前。
几百年来爱尔兰处于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之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呢,首先要有其文化,民族意识,民族认可感,归属感。梳理叶芝的人生,也是梳理爱尔兰独立史的过程。
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人,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经过艰苦的抗争,爱尔兰于1922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后成为永久中立国。爱尔兰人很喜欢喝酒,研究说身在美国的爱尔兰移民的特色,既有恶名昭彰的酗酒习惯,同时也获得声名赫赫的政治成就。
而关于叶芝,他的父亲本来可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律师,但是为了自己的画家梦想,突然离开家庭去了伦敦学画,从此叶芝家就生活在赤贫之中。母亲带子女去娘家生活,所以母姓家族在叶芝的生活中更为重要。从小生活的斯莱果郡(County Sligo)在他的人生中划下浓重的一笔,也是他的诗歌中不可忽视的浓彩和主题,终也是他最后的埋骨之地。
在叶芝初露头角,还忐忑不安,等待外界评论和认可的时候,一位朋友指点到,“做一名诗人,仅仅写诗做诗人本身是不够的,你还要看起来像个诗人,做派像个诗人。”而叶芝也照做了。
当时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文化正在消失,没有人重视。还有什么传统或文化留存吗?
叶芝可以说在正确的时候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他以他的故事,将爱尔兰的英雄神化,充满魔力和奇迹的传奇人物唤醒了爱尔兰人民的认同感。
他同时也是成功的剧作家,叶芝和他的朋友一同创建了艾比剧院,那时候的爱尔兰人不怎么识字,阅读极少,或者说困难,但是戏剧不一样,谁都能看得懂,也能感染鼓舞人。革命戏剧一再的搬上舞台,可以说叶芝以笔为枪,帮助了爱尔兰的独立。在整个二十世纪中,艾比剧院为爱尔兰培养了无数的演员和剧作家。
1917年的复活节战役,尽管军事上是失败的,但是这场起义可以被认为是通往爱尔兰共和国的最终成立道路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600多人的牺牲,也让叶芝怀疑这些血泪和牺牲是否值得,但是也是至此他变成了坚定的革命主义者。这其实也是叶芝一直不被茅德接受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的摇摆,和不是个坚定的革命主义者,而茅德对革命的热情远远超过了罗曼蒂克的爱情。
叶芝52岁的时候,周围人一再劝他结婚,甚至有神秘主义和占卜说如若不然就来不及了,会影响命运,一定要52岁结束前结婚。而他也终于找到愿意嫁给他的女子。
叶芝于1923年,他57岁那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用鼓舞人心的诗篇,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他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不仅是对其本人,更是对于国家,说明爱尔兰作为一个国家被认可,得到国际承认。
叶芝同时也是国会里一个有名的勤奋热心的参议员,即使在内战中住处被射击,也不放弃工作。
一百多年后的爱尔兰,成为了一个和平,多元化,值得尊敬的国家,而这是叶芝的国家。
最后,以叶芝的这首诗结束吧,是他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感叹:
事物分崩离析,中心无法维系
仅有混乱,满溢世间
暗色血潮,四处漫延
纯真之礼,已然沉没
最好之人全无信念
最坏者却充满狂热激情
——叶慈·《第二度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