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你的注意力

今天早上乘坐地铁,第一辆车没能挤上去,就在车门要关时,突然听到旁边车门维持秩序的人大声喊:"往后站!往后站!往后站!"就在所有的人都往那边看时,一位女士还愣愣地挡在屏蔽门处,导致车门始终无法关上,她又迟疑了一下,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往后撤了一步,地铁的门这才关闭。显然,她刚才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往车上挤这件事情上,虽然没能挤上去后她退了下来,但并没有注意到屏蔽门的问题。她后退这个动作完全是自动进行的,但退到屏蔽门后边,让开屏蔽门则需要额外的注意力,然而,由于注意力被挤地铁占用了,还没有释放出来,所以才出现了开始的那一幕。

经常挤地铁的人大都经历过这种尴尬的情形,包括我在内。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比如,演讲时忘记看时间,上班赶时间出门时忘记带钥匙,车到站了着急下车而忘记拿座位上的东西,等等。所有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是一种有限的心理资源,科学家们用很多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捍卫你的注意力_第1张图片

如果我们注意力太分散,则很难做好一件事情,就像常打的那个比方:挖井。所以就有了"专注"这个词,专注包含注意和专心。读了《脑力升级手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专注还可以分为"一心一意的专注"和"宽泛的专注"。一心一意的专注更关注细节,可以理解为纵深方向的专注,比如专心致志地画一幅画。而宽泛的专注则关注的是综合各种信息、协调各种资源,可以理解为水平方向的专注,比如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处理紧急事故时。如果我们想增加专注力的宽度,就必须让一些行为自动执行,比如,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他的注意力宽度一定非常窄的,所以遇到突发情况时,才会手忙脚乱,而一个老司机就可以灵活应对。好的飞行员之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好紧急状况,得益于他们熟练的驾驶技术和对各种条例规则的烂熟于心。

那是不是说越专注就一定越好呢?答案是不一定。过度的使用注意力有时候并不能得到最佳结果。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松注意,以使得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如被称之为"心流"的那种状态。"打地鼠"游戏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一般的人在玩这个游戏时,会全神贯注,用自己的眼睛不停地扫描,看到地鼠从哪个洞里冒出来,就用力去击打,然后又继续对所有的洞口进行扫描。而真正的高手会让自己不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只是放松地注视着箱子的中间位置,用眼睛的余光去留意地鼠从哪个洞口出来,打击完地鼠后,他的眼睛和手都会回到中间的位置。相对于主动搜索目标,保持放松,等待目标出现,会更有效、更快捷。当然,这个方法通常适用于主动搜寻比较费力或比较盲目时。

一个人的注意力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注意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当前互联网资源极其丰富,媒体极其发达的时代,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以防被无价值的信息占用,甚至被透支。

你可能感兴趣的:(捍卫你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