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45,12-10-4,告子章句下10-4》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45,12-10-4,告子章句下10-4》

【"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今天是丁酉年癸丑月丙午日,冬月廿八,2018年1月14日星期日。

上一节开始,孟子讲解二十取一的税法不适用于中国的原因。

这一节是本章豹尾。

孟子对白圭说,中国国情有其特殊性,社会结构与制度文明,从尧舜时代即相传而来,对于其中的税率之法,也当充分考虑尧舜以来制定的章程。十取一的税率,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社会文明和人民生活质素两个要素平衡发展的理性考量,以及上千年的历史大数据归纳出的实践检验,这是尧舜之法。这个税率,上可以满足国家公共秩序与社会建设之需,下可以为人民致富奔小康提供充分有利的条件和空间,所以,对于尧舜之道,不容轻易否定和放弃。

我们常说"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是指远宗尧舜之道,宪章是一说近守文武之法。

当然,很多人想改。这"很多人"的改革热情,实为私意而非公论。

私意和公论,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已,而是以整个社会为基数的集体意愿的体现。在中国文化中,能被称为"公论"者,为其设定的前提条件极为严格,甚至苛刻,用现代语言描述的话就是"程序严谨,资格严苛"。

《中庸》上记载了公论的产生机制,叫做"天子三重":"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规范制度的批准,社会标准的拟定,文字及其解释的审定,这三样世俗权力,归属于天子。这里,不仅明确职责的归属,并且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拥有此项职责的资格:"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也就是说,必须同时具备双重条件,即,既是圣人,又是天子,才有资格作出"公论"。

通过这个机制,明白彰显中国文化是明确拒绝机械进化论的。我们相信时间和经验的价值,同时也警惕人心深处潜意识中隐伏着的狂妄的一面,通过资格审查的文化传统,通过严谨的程序设定,作出有效的约束。实际上,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儿女,享受着这一机制带来的滋养和仁爱。

我们也相信,伟人和凡庸的人,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这一点,尼采作出过精彩的论述:伟人与凡庸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别,远远大过人类与猩猩之间的差别!

最后,孟子进一步指出历史上有过的税率,一个地板和一个天花板。地板是貉国之道,取稅最轻;天花板是夏桀之道,取税最重。进而指出,如果想要批评和改革尧舜之道,可没那么容易,光靠引进其他国家和地区适用的制度是浅陋之举,这是有世面,没脑子。我们看到,伟大的思想家们最宝贵的品质就是拒绝人云亦云,随时运用独立的和理性的思考,不卑不亢。

如果认为尧舜之道可以再少一点,等于在做社会手术,把中国社会朝着貉国的样态去弄,最终结果就是把中国弄成因陋就简的貉国一样的社会样态,他是大貉,我们变成小貉;

如果认为尧舜之道可以再加一点,等于把中国社会朝着夏桀的深渊里推,那是横征暴敛的人间地狱,他是大桀,我们至多比他程度轻一点,也是小桀。

固然,人人都知道不能做夏桀,难道说就可以做成貉国吗?

否定一个极端,不见得你就不是极端,你完全有可能是另一个端头的极端。

惟伟人能做公论,是智者拒斥私意,这是孟子式的中国智慧。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45,12-10-4,告子章句下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