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哲学基础》之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

读《教育的哲学基础》之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_第1张图片
读《教育的哲学基础》之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_第2张图片
萨特

     厚厚的一部教育哲学书,一点点变薄,作为哲学基础浅薄的自己,确实很有难度!生涩的词汇,译者行文风格等等影响了读书的效果,所以就更谈不速度了。本来这篇杂感应该是年前的“作业”,偷懒的自己拖到了今日,已经是是垮年”作业了,算是卫兄创建的“教育人的读书事”微群的《投名状》吧。


     提及存在主义学派可谓是在二十世纪哲学史上闪耀星空,尼采、雅思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等等皆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从尼采的“超人”到海德格尔的“在世之上”到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无不强调这样一个概念“人的自我存在应该得到尊重”。这一流派的发展与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发展剧烈的震荡密不可分,一战摧毁了人们对普世的价值和对上帝的虔诚,食不果腹、大量失业的20、30年代经济危机更让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在哪儿?信什么?何去何从?

    我不想深究这段哲学史的轨迹,也不想从生涩的哲学词汇中解释它的意义,更不希望从“存在主义“学派的发家史中获取哲学的营养(没有天赋)。我只关心存在主义对教育哲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先出现了个体(人),延后才是个体创造观念。天堂、地狱和上帝这样的观念全都是人类的虚构,因为人类是所有观念的创造者,所以观念获得的关注与人受到的关注一样重要,所以作为观念的创造者——人,应该受到关注。好的教育应该强调个性,帮助每一个人看到身上的恐惧、挫败、也就是我们讲的“认识自己。”在真实的教育中,儿童应该了解生活的多种面目,而不是只有阳光或者云彩,他也应该知道世界的多重面目。

     正如书中说到“我们对过去发生在身上的事情的解释,构成了我们对现在周围生活世界的解释,每一个人都是在已经被解释的生活背景中应对新的见闻”简言之,即每个人获得的新的经验都要沉淀到已有的经验中,因此每个人的原有经验为当前或者未来的可能设置了舞台。所以教育者必须要知晓学生的经验世界。正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它将会影响到个人未来抉择,所以学校应该成为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景做事情的场所(相对的自由)。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那样,同样也不存在两个相似的儿童,他们的成长背景、个人特质、兴趣和已有的欲望都不可能是相同的(与多元智能理论不同)。但是你放眼当前的教育,我们正对差异迥异的个体进行相同的教育,仍然在培养孩子的一致性和服从性。尽管我们口口声声的叫嚷着“面向个体的教育”,推动孩子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各种时髦的“教学模式”'“某某教学法”和“什么经验”的口水中,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越来越趋同,在课程不能太多改变的今天,真的应该在学习方式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


   存在主义认为,尊重人的存在,更要关注尊个人存在”。  教育是“存异”还是“趋同”一直是考验家长、老师的悖论。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我也开始身陷这一悖论的陷阱之中。“个性存在”在长时间的“集体趋同”中形成惯性,好的,不好的,理性的、不理性的都改了;相同的作业、相同的题量、相同的难度与个性存在不同的学生构成了一个矛盾体。突然想起了蔡朝阳《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中的疑问“为什么让孩子天天穿校服,能不能在一周中设一个自由着装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育的哲学基础》之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