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灵感从哪来

        很多人觉得设计师都是需要靠灵感去创作的,而设计师在思考项目的时候也会有那些所谓灵光乍现的感觉。很多设计师认为抽根烟,上个厕所或者在夜晚的时候灵感会迸发出来。其实当我们想清楚灵感是什么东西之后,就知道并不是因为在这些环境下就会出现所谓的灵感。

我们的灵感从哪来_第1张图片


        灵感这个词在百度搜索的解释的大致意思是:"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

        这个解释前半句话我是认同的,即灵感它的确是突发的思维状态,它会像一扇堵住的门被打开一样。而灵感它并非是无意识的能力,而是一种潜藏在你大脑的一种整合配对能力的体现“整合配对能力”是我想出来的一个概念,我觉得这个能力是设计师特别重要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换句话说灵感是“整合配对能力的体现”,“整合配对能力越强的人他在思考事情上突发的灵感就越多。

    “整合配对能力”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平时都会翻阅各类设计网站,收集很多各种形式的设计素材,观看很多别人设计的作品。很多时候我们在看这些设计网站的时候是用一种欣赏的态度去浏览,看完之后什么都没留住。这样的观赏性浏览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浪费时间的!为什么? 因为当你有工作任务需要“灵感”的时候,你又要去这些网站毫无目的地浏览。这样就是没有刻意训练“整合配对能力”的结果,导致灵感很少,甚至没有灵感!

        那为什么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脑海里就已经有画面了呢,因为他们的“整合配对能力”足够强。这也就是他们经常锻炼这个能力的结果。那“整合配对能力”怎么锻炼呢,其实很简单,简单到没人会注意,就是多看多思考然后进行结合。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学习别人的案例的,我浏览案例其实很快,一般我看三点

1、这个案例的行业属性/品牌风格

2、它用什么形式去表现这个设计内容

3、设计师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一点,其实很容易感知,一般什么行业都有自己行业的标志性特征,比如母婴品牌(设计的表达都是很温馨柔软的体现)男士用品(一般都会给人清爽阳刚的感觉),这是行业的界定。而品牌自身风格的思考,比如主打国际化时尚的品牌的设计绝对和复古传统的品牌相差甚远。这些都是一眼就能识别的。回想一下是不是经常看案例甚至还不知道这个品牌是在做什么的?所以看案例之前有条件的话可以了解下这个品牌是什么行业,甚至还可以了解下这个品牌处于行业什么位置。

        第二点,表现形式,这个案例是用传统书法作为主要表现形式,或者是卡通插画,又或者使用了时尚的线条去表现,或繁复或简洁,设计运用的形式与方式实在太多了,而且每年流行的形式都会改变(比如这两年插画形式展现的品牌文化大行其道)。设计师要善于把表现形式去总结归类,把表现形式和品牌述求去进行结合思考。比如“这个品牌的这个产品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用这样表现形式?” 然后答案自己想,当然这些都无需花太多时间不必太纠结于结果,有想过就是好了。

        第三点,如何展示,设计的结果我们是要卖给客户的,把我们的设计内容看做一个商品,我们要想如何陈列,如何让它更好看,更容易卖出去对吧。那最终的展示效果图,最终的提案版式,最终的看稿顺序排列,这些都是加分项,有时候60分的设计会因此变成80分90分,这点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看的时候多学吧。

        把这三点牢记于心,看案例的时候别忘了用这三个角度去看,用不了多久你的“整合配对能力”的基础就有质的提升,然后就会有神奇的感受。谈到一个项目之后:“1、什么品牌  2、我要怎么做 3、最后呈现的效果 ”  对应上面的三点,是不是“嘭”地一下脑子里就出来了好几个方案呢。 比如:1、我之前看过几个汽车品牌大概是什么色调感觉的,2、好像见过一种用线条形式去表现汽车透视效果的零件精密度的,3、他最终呈现的提案版式很简洁但又很国际化。

      “整合配对能力”就是这个作用,是一种把零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并与你当前设计工作相配对的能力,最终体现出来的结果,人们认为它是灵感。

        所以,灵感这个东西还是偶然地东西吗,不是,灵感是我们练习与锻炼的结果。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大量用上面的方法去吸纳别人的精华,然后用“整合配对能力”去进行结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灵感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