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虚构写作践行者

一位非虚构写作践行者_第1张图片
《困死局外》封面

忘记了具体的时间点。肯定在2012年以前。那时Google reader还存在,带着博客时代的余晖。有个叫21点的网站,上面会不定期更新不错的文章。有一天我在上面读到了一篇讲述千岛湖野猪的故事。讲真,作为一篇新闻,它实在太长了,但它也实在很吸引人。它的节奏不慌不忙,叙事条理分明,细节具体入微,显示作者具备高超的讲故事技巧和精细的人物观察能力,把本来一篇短短八百字、平平无奇的通讯敷衍成引人入胜的万字长文。那时有个方兴未艾的新鲜词:「非虚构」。我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名优秀的非虚构记者。

他就是谢丁。这篇文章名字叫《野猪之患》,收在《困死局外》第五辑中。多年以后,当我买到了这本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非虚构作品集阅读,我故意跳过了它。

社交网络时代,假如你有心去人肉搜索一个人,肯定能找出他的许多蛛丝马迹。但谢丁例外。比起他的朋友们,比如他在本书自序感谢过的「叶三」——叶三在微博成名已久,在京城文化圈也赫赫有名——谢丁实在过于低调了。不过我在找到了有人给他建的豆瓣小组,贴了那篇备受称赞的文章:《一堂法学课》(本书第四辑第一篇)。还八卦到他是北大研究生毕业,酷爱写作。我甚至找到了他从未更新的微博:点8儿,当时也有100多名粉丝。谢丁刻意在网络时代保持隐身和神秘,令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非虚构写作践行者的名字。

所以当我发现一个叫「界面长篇」的微信公众号是由他主导时(现改名为「正午故事」),我毫不犹豫地点击关注。我建议每位喜爱非虚构写作或纯粹想看好故事的朋友都可以关注它。因为它的主编是个十年前就开始写作非虚构的诗人。

谢丁和其他记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在行文之中的平实和诗意。有些著名的记者,他们的写作技巧确实高超,观察确实细致入微,思想确实犀利辛辣,但他们总有一张高高在上的精英嘴脸,一副救苦救难的普世情怀,一腔哀不幸怒不争的气节,一种揽镜自照的自恋,令我无法卒读他们的作品。当然,必须承认任何一位文笔堪称优秀的写作者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一定有人会喜爱他们糅合在文本中的个性。但我更加偏爱叙事者和故事之间持有恰当的距离,保有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礼仪。谢丁的写作恰恰是我喜欢的风格,在讲究的叙事中掺杂着些许零碎而优美的诗意。

作为谢丁的第一本书,《困死局外》难能可贵地为读者提供了近距离观察这位写作者成长的窗口。谢丁毫不掩饰他对何伟和劳伦斯·布洛克的喜爱。他成功地采访到了两位作家,并把他们写进了书中。在每篇文章末尾,他都细心地标注了完成日期,从2006年到2011年不一。通过时间上的比较,读者可以轻易看出他的笔触从略显粗粝到娴熟的变化,也能感受到某些文字背后滤去的情感。如果阅读足够耐心,还可以发现有的文章残留了一些模仿的痕迹,感觉作者是在「用英文写作中文」。但没关系,因为每个故事都足够打动人心。

现在谢丁没那么神秘了。作为「正午故事」的主编,他会出席并主持一些文化活动,虽然「正午故事」远不如风头正劲的某些微信公众号,但名声越来越响,非虚构写作的路越走越宽。尽管点8儿的微博个数依然是0,但粉丝已经涨到325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位非虚构写作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