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网:今日初三。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在之前的2018年区域经济复盘系列分省排名篇中,我们曾对该系列的推送计划大致进行过介绍。按照年度经济总量分省排名,我们将中国大陆的31个省级行政区,大致每10个省份一阵营,依序分为三个阵营(京津沪渝四直辖市情况特殊单列,四市GDP合计占比全国约一成)。
第一阵营,我们称之为领先型,亦可称为权重型。成员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这一区间省份的共同特点是:要么区位优势明显,要么人口优势明显,要么是区位、人口优势双明显。对于中国整体经济未来走向和区域经济格局未来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阵营10省2018年合计完成GDP约40.5万亿,占比全国约58%。在年度复盘系列中,以上省份分篇,是被我们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关注的。截止昨天,我们已经推送了该阵营十省中的八省,只剩下因部分数据尚未完全公布的湖南、河北两省,后续均会补齐。
第二阵营,我们称之为跟随型,亦可称为发展型。成员包括:安徽、辽宁、陕西、江西、广西、云南。这一区间多数省份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区位优势和人口优势要明显弱于权重型省份一些,但另一方面增长速度上普遍比较亮眼,是正处于上升期的省份。截至今天,目前六省中只有陕西、江西、云南三省分市数据基本公布完整。
2018年第二阵营6省合计完成GDP约11.5万亿,占比全国约16%。在年度复盘系列中,以上省份分篇,是被我们作为正常对象进行关注的。
第三阵营,我们称之为式微型,亦可称为边缘型。成员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山西、吉林、贵州、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这一区间的多数省份,往往也是同时具备两个弱势:其一是区位弱势,其二是人口弱势。也正是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目前各自省份所处的相对落后局面。
2018年第三阵营11省合计完成GDP约10.9万亿,占比全国约16%。在年度复盘系列中,以上省份分篇,是被我们作为一般对象进行关注的。截至目前,该阵营绝大多数省份分市经济数据均未公布。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历年的全国GDP和分省GDP统计由于口径的不同,最后数据上都会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以上我们提到的占比全国比值数据,总量并非按照官方之前公布的全国“90万亿”,而是按照31个省级行政区目前已公布数据累计的总和进行比对计算。
2018年陕西各地级市GDP
数据可说的东西并不多,基本上过去的一年间,陕西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表现,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经济增速快的地级市,名义增速齐超10%;而经济增长失速的地级市,名义增速仅3%,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区域经济的格局,出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态。
本文的重点,请往下看。
2017年陕西各地级市GDP
在去年的区域经济年度复盘系列陕西篇中,我定下的标题为“羸弱的第三产业和并不强大的第二产业”。在该篇中,我整理分析了很多关于陕西省过去十年间产业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重点我们可以看上图这份“2008年以来陕西及全国生产总值构成表”。
在中西部经济迅速崛起最迅猛的2008年至今这十年间,陕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10.3%下降至2016年的8.8%,变化相对细微,这意味着省内四五线城市农业升级淘汰转型相对缓慢;
第二产业占比一直在50%左右,仅由2008年的52.8%下降到2016年的49%,变化还是相对细微,这意味过去十年间通过东部产业转移,做大制造业迅速完成城镇化进程的机会,陕西同样没有完全被抓住;
第三产业占比虽然提高,由2008年的36.9%提升至2016年的42.2%,但是由于增速过慢,与全国平均值的差距不但没能缩小(同期全国第三产业占比由42.8%提升到51.6%),反而还在进一步拉大:由2008年的6%扩大到了2016年的9.4%。
正是由于过去十年间,陕西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转型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均值,进而导致了陕西省在过去十年间的城镇化进程,同样不尽如人意。
2017年时,中国的全国平均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8.52%。同期,陕西省各市城镇化指数为:西安市,72.61%;渭南市,39.64%;咸阳市,47.73%;汉中市,45.09%;宝鸡市,47.83%;榆林市,54.01%;安康市,42.8%;商洛市,47.52%;延安市,55.82%;铜川市,62.22%。
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陕西省内除了西安和铜川两地外,其余各市的城镇化水平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省份甚至大幅落后全国均值10%~20%。
换而言之,目前陕西省真实的城镇化阶段,还处于从农业驱动向工业驱动的初期阶段。
离“西北”远一点,离“东南”近一点
在过去几十年间,西部地区,一直都是贫困与落后的代名词。而近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驱动方式从外向型转向内需型,人口体量出众的西南地区,逐渐诞生了多座区域经济强市,使得西南地区成为过去十年间经济增速最为耀眼的一个区域。
西南地区的崛起,并非一城一地的崛起,而是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整个版块的集体经济高速增长。这样一来,经济落后贫困的帽子,便从曾经的“西部地区”,逐渐变成了“西北地区”。
地广人稀,远离经济腹地,成为西北诸省无可扭转的区域经济发展劣势。伴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发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内蒙古的绝大部分地区,在发展现代化经济上本就存在难以弥补的先天劣势。这种劣势,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和持续的资金投入而发生实质的改善。
中国未来整个西北版块的经济趋势,早已不需要用步履维艰来形容。它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大家众所周知,我们也无须再进一步多说什么。
陕西也好,西安也罢,为什么未来还有许多发展空间值得想象。很显然,并不是因为中国西北地区还需要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这么理所当然。而是陕西所处的地理区位,足够靠近中部及东部地区。这也就是西安真正优于兰州、西宁、银川的最关键要素。打开中国地图,面积庞大的青海、甘肃二省,为何纷纷要把省会西宁、兰州都设置在更靠近东面的位置,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陕西之所以是西北五省中目前经济体量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陕西是五省中最东面的;西安之所以是西北五市中目前整体发展最好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西安是五市(省会)中最东面的,同时还是最南面的。
况且,从绝对的经纬度数值而言,西安同样也算不得什么“西部”,因为西安比西南五市(省会)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都要更靠东一些。
所以,如果未来西安还想更上层楼,还想在经济体量上从目前的全国20名段位级冲刺15名段位级,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淡化过去长期以来不断往自己身上贴的“西部”、“西北”等标签。用尽全力向东部、南部地区学习融合,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商业模式。
当多数人们已经在潜意识中把“西北”与“落后”形成强关联时,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体的变化便可扭转乾坤。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西南地区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十年间脱去“落后”的帽子,是因为西南五省市集体的复兴。
而区位偏远、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情况与西南地区大不相同。所以未来整个传统意义上的“西北”地区,便只剩下了“不太西北”的陕西尚且有更上一步的可能性。其余四省,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全国排名,都将会长期处于与目前相似的水平上。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尽快拿下咸阳,如果不能全部拿下,起码也要部分拿下。拿下之后,地铁全面修通,全域设为科创高新区,各类实验性政策全面跟上。西北什么资源都缺,唯独不缺土地。
咸阳全市土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即使是拿下一半也有5000千平方公里。这么大的面积,用来建厂房,建人才公寓,创业干公司干企业场地不要钱,愿意留下的人才住宅半卖半送。本来你就是光脚的,失无可失。
西安经济真正的两条腿,一直都是文旅和科创。过去这些年,文旅毁在了服务意识差上,科创毁在了行政效率低上。既然不少的“老人”不愿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效率,那么不妨实行全员末位淘汰制。
西安过去两年通过户籍政策吸引了百万的新增人口落户,这些“新人”正愁西安工作机会太少,福利待遇太差。这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老人大批量换血后,新人自然工作岗位也有了着落。
西安若真要改革,只须效法一人即可——秦孝公嬴渠梁。至于他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欢迎大家去看一部出色的历史剧《大秦帝国》,其中有非常生动的刻画描写。
对于青岛、郑州而言,万亿GDP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这对于西安,根本就算不上。这就好比是早该你多年前就考上的大学,结果因为前些年自己荒废学业耽误了大好青春,近几年靠着复读补习方才有望实现,这着实没什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而在全面复兴之前(没做到北方第三市之前,西安都远称不上复兴二字),把头低下来,每天默念几遍帮助太祖成就伟业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