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RP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CRM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DSS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PM 业务流程管理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 Automation
TPS 交易处理系统 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ES 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
BPR 企业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SP 企业系统规划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CSF 关键成功因素法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MRP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II 制造资源计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SCM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BS 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EDI 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P 电子数据处理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DPS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SDLC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ADT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技术 Structured Analysis and - Design Technologies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IMS 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OO 面向对象 Object Oriented
OOA 面向对象分析 Object Oriented Analysis
OOD 面向对象设计 Object Oriented Design
OOP 面相对象的编程实现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CASE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 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DFD 数据流程图 Data Flow Diagram
UML 统一建模语言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IDSS 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GDSS 群体化决策支持系统
MPS 主生产计划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BI 商业智能 Business Intelligence
ECP 电子商务平台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IS 基础设施系统 Infrastructure System
KMS 知识管理系统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WMS 仓库管理系统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HRMS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HCM 人力资本管理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
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 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DM 需求管理 Demand Management
RFID 无线射频识别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LAN 局域网
WAN 广域网
VPN 虚拟专用网络
ISO9000 国际标准化组织
6 σ 六西格玛,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E-R方法 实体-联系方法
1NF 2NF 3NF 第一、二、三范式
信息:指加工以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使得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使用和传递所需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信息。
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虚拟组织:是由若干独立实在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的“虚拟”的企业。
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消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
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
企业流程:是指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一连串活动的工作流程。
企业资源规划(ERP):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期达到最有效的计划和控制,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是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BSP):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规划的方法。
生命周期:一个信息系统从它的提出、开发、应用到系统的更新,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循环过程。
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要求系统开发按照步骤逐步完成开发任务,对每一个开发阶段规定了各自的任务、流程、目标等内容,从而使开发工作规范统一,易于管理和控制。
原型法:根据用户提出的基本要求,采用快速技术,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一个简单的带有实践性的、可执行的系统原型,交给用户试用,开发人员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对系统原型进行修改、完善,再交给用户试用,反复这个过程,直至产生用户满意的系统原型为止。
面向对象: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思维方法,采用基于对象的概念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分析、设计、实现软件的办法。
对象:是客观世界里的任何实体的抽象,是客观世界实体的软件模型,由数据和方法两部分组成。
封装:将对象的数据和操作(方法)合并在一起,称为封装。
类:是对一类相似对象的描述,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和行为、相同的变量和方法实现。
继承: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下层的系统具有和上层父类相同的特性,称为继承。
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供应链:指具有供求关系的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链条。涉及产品设计、生产以及将产品传递到市场上的所有企业构成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指协调供应链中生产、存货、选址以及运输活动,从而在市场达到响应速度和效率的最佳组合。
电子商务:狭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网上进行交易活动,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广义上讲,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来解决商业交易问题,降低产、供、销成本问题,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商机,通过新的网络技术手段,从而增加企业利润的所有商业活动。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用户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摆脱了系统的物理内容,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
外部实体:是指系统以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
数据流:表示流动的数据,它可以由一项或一组确定的数据组成。
数据处理:实际表示的是一种处理功能。
数据存储:表示数据保存的地方。
业务流程优化:根据系统调查阶段了解到的情况,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摸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改进。其实质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数据字典:对于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符号,通过表格和文字的描述定义它们的细节,而这些描述和定义所组成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即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的描述重点是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即说明这个数据结构包括哪些成分。
模块:是指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
模块化:即把系统功能自顶向下地、由抽象到具体地划分为多层次的独立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一直分解到能简单地用程序实现为止。
模块结构图:又称系统结构图、控制结构图,是用一组特殊的图形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描述系统整体结构。
耦合性:指多个模块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独立性。
内聚性:指一个模块内部各项处理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主要是从模块内部考察模块独立性。
模块的大小:是实现模块所需编写程序的行数。
扇出系数:就是一个模块直接调用其他模块的个数。
扇入系数:就是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个数。
代码:是用数或字符代表事物的名称、属性和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问题说明,惟一地标识系统中的某一事物。
视图:是面向用户呈现出的虚表。在数据库中并没有视图的数据存储,视图是由数据库操作处理出来的一部分数据库存储文件。
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是防止机密数据被泄露,防止无权者使用、改变或有意破坏数据。
数据库的完整性保护:是保护数据结构不受损害,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系统的吞吐量:是指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
系统的响应时间:指的是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用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
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连续无差错工作时间。
集中式系统:是集设备、软件和数据于一体的工作模式。
分布式系统:是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个在地理上分散的配置,业务可以独立处理,但系统在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技术要求下运行。
程序的可维护性:一个软件系统或组件可以被修改的容易程度。
程序的可靠性:是指程序和系统的安全可靠,如数据存取的安全可靠、通信的安全可靠、操作权限的安全可靠等。
程序的可阅读性:程序不仅要求逻辑正确,是计算机能够执行,而且应该层次清楚,便于人们阅读。
程序效率:是指计算机资源能否被有效地使用。
个人复查:指某个编程人员检查自己编写的程序。
走查:是指测试人员通过人工测试方法检查程序中的错误。
会审:将编程人员的讲解与走查结合在一起。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将被测程序看作黑盒子,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受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它将被测程序看作透明的白盒子。该方法按照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来选定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
水波效应:指一个模块的修改而导致隐含缺陷、错误的放大以及一连串的新错误的出现。
1. 举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例子?2018
2. 【D5章】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2018
(1)系统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中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注意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灵活性及可变性原则。灵活性是指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3)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
(4)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指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不仅追求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效益,还应尽可能减少系统不必要的开销。
3. 【D5章】简述模块化设计的核心思想。举例说明系统聚合实现高内聚、低耦合。2017
(提高模块的独立性,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依赖程度)
4.信息系统安全和控制组织框架的要素有哪些?2017
5.可行性分析的步骤有哪些?2016 A
组织变化促使信息技术发展,组织的约束条件制约信息系统的变革,信息系统对组织的战略支持,信息技术为企业变革提供支持
7.信息系统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2016 B
8.阐述虚拟企业的主要特征?2016 B
(1)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间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保持联络
(2) 可以把每个伙伴的优势集中起来,设计、制造、销售最好的产品
(3)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4) 各公司之间很难确定边界
(5) 在虚拟组织的环境下,组织与管理上非常依赖于信息技术
9. 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之间有何区别?2015 4分
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是数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只是一种描述符号。信息必然是数据,但数据未必是信息,信息只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10.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 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2) 企业具备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
(3) 具备一定的物质资源保证
(4) 领导重视,业务人员配合
(5) 开发方配备结构合理的开发队伍。
11.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有哪些特点?
(优点:在调试,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缺点:代码重用性不高,以过程为中心设计新系统,除了一些标准函数,大部分代码都必须重新编写)
12.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系统转换是否表示另一个周期的开始?为什么?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把复杂的全局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局部问题,解决了复杂大系统的开发难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指:一个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全过程。
系统转换不表示另一个周期的开始。
系统转换是指以新系统转换原系统的过程。
13.什么是测试?成功的测试是否指被测试的软件中没有错误,从而说明软件无潜在错误存在,说明你的看法?
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
系统测试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系统内部的错误,还可以通过某些测试方法,了解系统的响应时间、事物吃力吞吐量、载荷能力、失效恢复能力以及系统实用性等指标,从而对整个系统作出综合评价。
1. 某商场根据供应商送来的发货单及货物,经与订货合同文件对照后,审核发货单,当发现与合同不符的发货单及货物退回供应商。对合格的发货单及货物,则将发货单存档;然后对货物开入库单,将入库单及货物送交仓库,并向财务科发出付款通知。试绘制数据流程图与数据字典。2018
2.假设你公司有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用来销售商品并且接受信用卡支付。请讨论该网站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潜在的影响有哪些?可采用哪些信息技术来降低这些风险?2017
3.【D3章】详细描述信息系统开发周期的每一个步骤。2016
4.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系统维护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请论述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维护?如何进行系统维护?2015
系统维护不仅是修改代码,更重要的是对修改工作的组织和控制,以避免修改带来的混乱,同时,为以后进一步修改做好必要的测试和记录工作,进而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地运行,并能确保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注意要:减少代码修改的随意性;提供必要的资源;测试需要按照规则;注意对文档的维护;修改工作规范化。
5.请通过实例论述企业一把手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2015
企业一把手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在系统开发初阶段,他们的支持与否决定了系统开发是否能够顺利进行。2、他们为系统的开发提供资金、人员和设备配置,若是没有这方面的支持,系统的开发很难进行下去。
1. 信息系统的构造:系统输入、处理部分、输出部分、反馈
2. 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分析方法:(1)自顶向上分析方法;(2)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析方法
3. 信息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可变换性,共享性
4. 信息流在企业中起什么作用?举例说明信息流与物流的关系
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
信息流反映过其他流的状态,并对其他流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物流形成的同时,产生信息流。企业通过信息流对物流进行管理。
5. 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是什么?企业内信息系统有哪些类型?
结构:业务处理,执行控制,管理控制,战略计划子系统。
主要功能:计划,控制,预测,辅助功能
类型:应用系统,金融业的应用系统,服务业的应用系统以及教育业的应用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6.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与管理层次性的关系,信息系统如何改变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管理体制合理化
管理方法科学化
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提高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什么是企业扁平化?举例说明企业的扁平化与管理流程的改变。
扁平化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减少人员,使决策层和执行部门间的层级尽可能减少,从而能快速推进决策的执行的新型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摒弃了传统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通过缩短经营管理通道和路径,扩大管理的幅度,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扁平化让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力大大提高。
扁平化是公平的基础。
扁平化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
扁平化管理设计一切都要服务于流程的简化,使总体业务流程达到最优化。
8.阐述你对系统方法的理解。
系统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的方法,是一条行动的指南。如果人们在实践中遵循系统方法,使用系统的方法做指导,就应该处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相反的,人们如果违背系统方法,做事不从整体来看,过分注重局部是无法认识问题的。
9.如何理解MIS的战略作用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MIS的战略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以客户为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面向整个供应链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的基本动向。
MIS面临的挑战:
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有:设计的MIS不符合企业的目标;MIS需要和管理流程融合;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MIS的实施是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
10.举例说明信息系统的主要资源
(例如人力、硬件、软件、数据、网络、信息产品等资源)
11.举例说明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
12.举例说明全球业务以及IT技术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发展和作用
13.为什么管理着要特别注意企业流程?为什么需要企业流程的整合?信息系统如何支持供应链管理与商业协作?
14.信息系统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拓展了人们的交际圈、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15.试阐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主要关系?
16.什么是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评价,它是指企业运行MlS之后,使用计算机管理所节约的开支与企业在MIS实施过程中一次性投资(包括软件、硬件投资)的折旧和运行费用相比较的结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增加了投资和一些费用,但可以减少管理人员,这就减少了工资及劳动费用,通过实现管理现代化,节约物资消耗,降低成本消耗,减少库存资金,节约管理费用,还能够堵塞资金漏洞等。科学的计划决策更能带来难以估价的经济效益。
第二: 间接经济效益的评价,它是指企业在运行MIS之后,在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和数据集中管理方面,以及在建立网络系统之后数据的共享和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方面,可以实现实时、定量的管理方面,提高了企业竞争力而带来的效益的评价。
1.组织结构的通用性一般包括哪些?
2.什么是组织扁平化?说明扁平化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
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消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
致力于废除等级制度,创建精炼的管理结构,进行一系列结构性调整,赋予一线管理人员更多参与决策的权力,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阐述虚拟企业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互联网支持虚拟企业的价值。
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间商,承包商,合作伙伴保持联系。
可以把每个伙伴的优势集中起来,设计,制造和销售最好的产品。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反应的灵敏性。各公司之间很难确定边界。
4.阐述企业组织变革的主要方式和过程。举例说明企业如何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5.如何理解企业资源计划能够消除部门联系的障碍,并形成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的计划?
ERP是通过一个信息系统,整合企业的流程来解决问题,消除各个部门的分裂的系统障碍,使得信息能够在制造,会计,人力资源,销售和生产部门之间共享,形成整合整个企业的流程。
ERP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
ERP实现继承市场营销。
ERP扩充了供应链管理等功能。
使用行业范围增大。
ERP系统主要是采用模块化管理。
6.如何理解企业组织和信息系统的关系?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旦组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它又会反过来促使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变革。变革后的信息系统、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再次作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由此产生了一个循环。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体地说,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
7.举例说明信息系统如何把客户订单,存货系统及其供应商系统连接起来。
2.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如何应用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是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是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信息需求的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遵循信息系统规划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原则;
(2)识别关键因素:识别关键因素,包括子因素。
(3)分析信息需求:明确关键因素的性能,分析信息需求,进行企业系统规划。
3.什么是业务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MIS规划的结构化方法。该方法根据企业目标分析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然后再从数据类分析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子系统、模块),最后建立基于目标的企业划。
4.生命周期法的主要文档包括哪些?VSS软件如何进行版权管理?
5.原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释原型法如何支持终端用户和专家改进过程。
便于满足用户的要求,开发时间短,效率高,频繁的开发需求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
6.U/C矩阵的模块划分是否是唯一的?U/C矩阵分析法的求解步骤是什么?
功能/数据分析法是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来实现的。
有些情况模块的划分不唯一。
步骤:(1)创建U/C矩阵(2)填上U或C (3)正确性检验(4)调整矩阵元素(5)划分模块
7.在系统规划中,如何利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策略?
自下而上”MIS开发策略: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缺点: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做许多重大修改,甚至从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MIS开发策略:优点:这种开发策略有很强的逻辑性,是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来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缺点:实施难度较大。
8.外包的特点和风险是什么?如何进行外包风险管理?
特点:集中核心力量;有益于遇见成本;简化内部的而管理工作;促使企业资源整合
风险:降低了企业的控制能力;委托代理关系辅助容易起纠纷
风险管理:健全合同文档、参考国际评估标准、引入多个供货商
9.简述信息系统开发周期的每一个步骤。
10.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独立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合作开发方式、购买现成软件
方法:
2.举例说明现行的系统分析与优化方法?
3.数据字典包括哪几类元素?
4.数据流程图中有哪些元素?符号如何表示?如何理解数据流程图的绘制过程是“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处理,数据存储
绘制过程自顶向下,由系统外部至系统内部、由总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逐层分解。
(是以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为基点,以模块化,抽象,逐层分解求精,信息隐蔽化局部化和保持模块独立为准则的设计软件的数据架构和模块架构的方法学。)
5.系统分析报告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引言
项目概述
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
分析和优化
产生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实施计划
#####第五章 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原则是什么?
任务:功能模块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及可变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型原则。
2.简述模块化设计的核心思想。举例说明系统聚合实现高内聚,低耦合。
核心思想:把信息系统分解成一些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的独立的模块。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规定和说明。
(简单地说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
举例:
图书管理系统:
包含:
图书采编系统(图书信息、图书表、出版社表)
图书借阅系统(借阅信息、预订表、图书表、读者表)
图书查询系统
图书预订系统
图书维护系统
读者留言系统
读者管理系统
【补充】一个模块应具备的四个要素:
输入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补充】模块设计优化的原则:
模块的独立性、内聚、耦合、模块的大小、扇入和扇出、作用范围和控制范围
3.简述代码的种类和区别
顺序吗,区间码,助记码
【补充】代码设计的原则
唯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易于识别和记忆、可扩充性、简明性和效率性、标准化和规范化、中文限制
4. 说明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手工试凑法,规范设计法
【补充】数据库设计的六阶段步骤
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5.输入与输出设计的顺序如何?
先进行输出设计,然后再反过来根据输出所要求的信息进行输入设计
6.输入设计的原则有哪几条?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有哪些?
(1)输入量小。输入量应保持在能满足处理要求的最低限度。
(2)输入简便。输入数据的汇集和输入操作应尽可能简便易行,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3)数据转换少。输入数据应尽量用其处理所需的形式进行记录,以便减少或避免数据由一种介质转换到另一种介质时可能产生的错误。
(4)数据尽早检验。对输入数据的检验应尽量接近原数据发生点,使错误能及时得到更正。
常见的输入校验方式有二次输入校验法、静态校验法、平衡校验法、文件查询校验法、界限校验法、数据格式校验法和检验码方法等。
7.人机对话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数据检验?
人机对话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的操作动作及所遇到问题,设计友好的、有辅助操作意义的人机交互方式。
(1)对话设计以用户需要为先。
(2)对话设计的实质是信息交换。
(3)对话设计友好性强。
8.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设计内容包括哪些?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1)系统的吞吐量。
(2)系统的响应时间。
(3)系统的可靠性。
(4)系统的处理方式。
(5)系统的地域范围。
(6)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设计内容包括:
(1)系统工作模式设计。
(2)计算机硬件设计。
(3)计算机软件设计。
(4)计算机网络设计
9.系统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1) 功能结构设计
(2) 代码设计
(3) 数据库设计
(4) 用户界面设计
(5) 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6) 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
1.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
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包括:软硬件设备、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用户培训、系统转换等工作。
2.程序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程序设计主要依据: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文档。
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速成原型式的程序设计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
基本要求:
(1)以系统分析、设计阶段的文档和成果为依据。
(2)尽量采用已有的工具和程序(3)提高阅读性和可维护性:尽量清楚,不需要强调技巧。
3.举例说明系统总体评价的内容?
(1)规模、结构、应用范围等情况。
(2)支出是否超预算。
(3)是否满足质量要求(使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通用性等);
(4)文档是否齐全;
(5)系统的完全保密情况。
4.说明系统维护的内容
硬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产品代码的维护
5.测试步骤有哪些?各个步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整理于:马慧, 杨一平, 管理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作者:Janet_zyh
原文来源:https://www.jianshu.com/p/7513a1521e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