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002silence《把时间当作朋友》勤于思考

我的摘录:

在工作岗位上,有些人像顶着一颗榆木脑袋一样,只做领导要求做的事情,但往往连被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多时候,这些人并不是偷懒,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回避思考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根本想不出该干的是什么,所以只求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完成以保饭碗。可是,他们甚至连该怎么干好那些被交代的任务都想不清楚,因为他们的脑袋从未“用进”、只曾“废退”,早就退化成了实心的榆木疙瘩,没什么用处。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于是,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去做很多领导原本未曾交代的事情,最终,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常常有很多意外收获……

这就是差别。前者往往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却“一无是处”、“碌碌无为”,后者却在同样的时间里“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高升”……后者逐渐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占据更大的平台,最终与前者成为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我的思考:

        回想起以前干维修工作的时候,一项任务下来,有些人就开始盘算,需要什么工具,需要什么步骤,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人手,中途会遇见什么问题。几个问题思考下来,即使没开始干活,基本上这项任务在脑中已经完成了一遍了。在工作中我也偶尔会留意身边的人,发现正是这种思考的习惯,导致个人职业生涯的巨大差异。很多同事的起点,学历,智力可以说差异非常的小,但在完成一项工作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几类情形:有些人完成的工作和他思考中的工作几乎相差无几,换句话说,就是胸有成竹。而有些人,尽管思考了,但是并不周到,过程会有些小意外;有些人,工作过程的状况不断,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了;而最奇怪的就是某些人,不思考,只是完成别人交予的工作,俗称打下手,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法独当一面;

        有时一项工作并没有什么难度,大伙都知道流程,但是完成的进度和结果,以及对突发情况的预估却大不相同。其中的差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思考。厉害的人是不断思考,然后不断总结,因此在身经百战的过程中,对工作的判断越来越准,也就越来越胸有成竹。偶尔思考的人,没有完成系统的总结,也没有训练思考的能力,因此还是可以完成工作,但个人能力上升有限。完全放弃思考的人,只能一辈子跟着“打下手”同样的工作,别人做了几遍就懂流程了,独当一面后,甚至出去自力更生,单干了。而放弃思考的人就只能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俗称熟练工。但这种缺乏思考的熟练,没有职业发展,甚至离开了这个岗位后就没法生存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在思考上是绝对的真理。毫无思考的行动,只是靠感觉和经验,尽管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越来越熟练,但是进步的速度太慢了,发展的空间太小了。做每件事前,都能三思而后行的话,大脑才能不断进化,行动才能越来越准确,从而翻身成为事件的主人,而不是事务烦身,做生活的奴隶。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周002silence《把时间当作朋友》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