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BIM

BIM是什么?

BIM通常读作“闭幕”,显得资深点的读法是“避误”——避免失误的意思。

BIM是由一整套应用软件组成的综合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做到:

²导入设计CAD图,建立三维模型;

² 这个模型可以随着时间进程演示建设全过程;

² 这个模式还可以任意截取剖面,读取尺寸,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图纸会审;

² 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防碰撞、查疏漏、算工程量等措施。避免因返工、误工造成人材机的浪费。

² 每天、每周、每月乃至于每个节点、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人工、材料、资金,都有明细;

² 每个检验批的材料来源、材料检验结果、试块检测报告、班组人员、完成时间、验收时间等传统纸质载体上的信息在系统里可实时查询。

² 理想化可以达到的状态还有,质量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手机端及时发出整改要求,发出的整改要求接收人有没有看,什么时候看的,什么时候处理的,处理情况如何,都动态显现,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综上,BIM是一套建立在“企业和项目数据完善”、“软件应用技术熟练”、“管理机构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实施“企业信息化”、“ 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软件。

BIM需要企业做什么?

² 投资。含系统购买、合作培训、技术支持、技术合作等,投资百万至几千万不等。

² 团队。从技术、工程、经营等公司级管理部门,到项目经理以及项目部的建模技术员,每个项目实施BIM信息化管理至少需要10人。

² 格局。引入这套系统,意味着打破企业原有的管理格局,建立全新管理机制。这也是BIM在很多施企推行不下去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基础信息和数据,管理系统不过是摆设。

BIM现状

² 国企、大型私企的标配。

² 是管理机制完整、管理流程顺畅企业的理性选择。

² 企业拥有企业定额、企业标准、员工作业手册是基本前提。

² 企业还要有基础信息库,且企业人员需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处理意识。这意味着,从招投标阶段开始,项目图纸、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租赁合同、采购合同、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参建各方单位和主要人员等基础信息要及时建立,同时,施工过程中生产数据要动态更新。这样才能达到比对、监管、及时纠错、成本进度控制、质安检查的目的。

² 没有基础信息的管理是无源之水。

² BIM的投入,短期内无法转换明显的经济效益。

BIM未来

1. 政策倒逼。从住建部到住建厅、从“产业化”和“工业化”到“龙头企业”和“先进企业”,“ 装配式建筑”和 “BIM”这两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政策。

² “到2020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² “工业化建筑是指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建筑的认定单位可以:享受税费优惠;并优先推荐参加鲁班奖、省优工程、省级标准化优良项目评审。

² “招标文件应当明确招标范围和招标控制价,细化建设规模、建设标准以及是否采取装配式建造方式、BIM技术等招标需求事项”

² “2018~2020年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期,试点设区市每年落实住宅新开工建筑面积不少于20%运用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且所占比重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² “1亿元或2万平重大工程,必须上BIM。”

2. 业主倒逼。行业的上游,越来越多的业主方提出了BIM应用的要求:

² SOHO中国的潘石屹:BIM系统是开发商降低成本的杀手锏。

² 万科王石:BIM是房地产数据化的指数,建筑行业已经进入BIM时代。

² 在上面这两个标志性的人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将会跟风,向承包商提出BIM应用要求。

² 政府投资项目在政策要求下,将会陆续在招标文件中提出BIM应用要求。

3.竞争倒逼

² BIM和国家级、省级的质量类奖项是全面挂钩的趋势。

² 龙头企业评定要求是:净资产(3亿↑)产值(30亿↑)、纳税(1500万元↑)、授信额度(10亿↑)、国优省优等。如果说,达成上述条件的主动权仍在企业手里,可还有一条:“近三年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在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排名前100名”,这条就是把决胜机会交给了市场。

² 信用评价排名进前100名的唯二途径是:企业管理 + 技术研发。

4.管理倒逼。政策早已布好了局,企业无论拿多少项目,都必须凭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市场上生存。

这是一个循环体系。拿项目——管项目——申报奖项——得分——拿项目。

这个体系,处理好了是良性发展,处理不好就是恶性循环。

初识BIM,所知有限,假以时日,再做改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识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