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
1951年春天,一本名为《电影手册》的法国刊物石破天惊地给出了答案。
在随后的十年里,以主编安德烈·巴赞为代表的“电影手册派”在全法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里,用理论与作品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影新浪潮运动。这场运动从根本上扭转了世界电影的格局,为电影艺术打开了全新的维度。
时至今日,“手册派”倡导的艺术理念仍然影响着众多电影人的创作,而作为“世界电影”重要制造者的美国,受到新浪潮惠及的伊始,还要从一位业余出身的影评人说起:
安德鲁·萨里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电影作者理论奠基人,全美影评人协会创始人之一。他用作者论批评彼时处境堪忧的美国电影,在美国上世纪后半叶的理论界引领电影批评走向,影响了60年代青年导演的电影观,开拓出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新纪元。
今天6月21日,恰恰是他逝世8周年的纪念日,我们来聊聊他。
安德鲁·萨里斯
电影作为一种团队艺术,从来都无法凭一己之力完成,在一整块银幕的背后,散落的是一众电影制作者的辛劳与智慧。谁是这部电影的作者?作者理论的拥趸者认为,答案只能是导演。
1948年,法国电影人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在他的文章《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笔》中首次提出“摄影机即自来水笔”的概念,他将导演的创作过程比作作家写作,强调个性表达对于影片的重要性,导演中心论由此诞生。
1954年1月,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主将特吕弗在《电影手册》上发表文章《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批评彼时在法国盛行的、有着烂俗好莱坞模式的“优质电影”,并提出与之对立的“作者策略”。
随后,特吕弗与同为手册编辑部成员的让-吕克·戈达尔、克劳德·夏布罗尔等人一同将相关理论完善,并拍摄了包括《精疲力尽》《四百击》《漂亮的塞尔日》在内的多部震惊世界的电影作品,以此进一步验证并阐释理论内容,直至1957年,巴赞将作者论系统地总结概括,发表了文章《论作者策略》,法国新浪潮的精神旗帜从此高高树起。
《精疲力尽》
在法国电影界如火如荼地大搞着艺术革命的同时,美国电影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行业危机。在电视行业崛起的冲击和“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强制性干预下,昔日好莱坞经典电影成熟的运作模式,刹那间失灵了。
眼见着中小型电影公司纷纷倒闭,影院从1950年到1953年关门了近5000家,好莱坞的高管们将目光投向大制作影片,企图用不可替代的观感挽回流失的观众,但结果并不如意。
好莱坞电影亟待转型。
《邦妮与克莱德》
就在这个时候,安德鲁·萨里斯还是哥大的一名英语系学生,机缘巧合在同样热爱电影艺术的友人尤金·阿彻那里获知《电影手册》的相关信息,“手册派”的观点与作品使萨里斯眼界大开,在服役三年后,他于法国巴黎旅居一年,并在此结识了戈达尔与特吕弗。
尽管新浪潮的先锋理念在法国备受推崇,但在英语世界里,作者论还未掀起太多波浪。
萨里斯拜读了《电影手册》中的一篇篇文章,对作者理论几近狂热,在返回美国影评界后,他在杂志《电影艺术》上发表文章《1962年的作者论笔记》,并用英语正式提出“作者理论”的概念。
自此,新浪潮在批评领域涌入美国电影界,为新好莱坞电影的到来打下理论基础。
萨里斯对作者理论的阐释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作者论的第一个前提是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技术能力”。一个电影作者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即使他的作品不具备批评价值,但仍在如剧本、摄影、表演、剪辑等方面拥有大量信息可以讨论,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标准。一个伟大的导演至少是一个好导演。
其次,“作者论的第二个前提是作为价值标准的、导演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作者导演的风格特征应该是明确的,即使他的作品序列涵盖多种题材与类型,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中清晰地捕捉到他的“个人签名”。
此外,“作者论的第三个前提是关于从导演的个人风格极其素材之间的张力推衍出来的内部意义”。导演对于素材及个人风格的把控,是基于自我的内部意义完整输出的,这是一种非电影语言无法描述的概念,也是作者性的灵魂。
正如法国导演让·雷诺阿所讲:“一个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部电影的不同变体。”
萨里斯将这三层含义的关系比作三个同心圆,内部意义在最中心,技术能力在最外层,并强调随着导演发挥水平的变化,其所处在同心圆的位置也会波动,作者理论尽管观点明确,但并不能涵盖每部电影飘忽不定的魅力。
除了系统地阐释了作者理论,萨里斯还于1968年发表了代表作《美国电影:导演与导演术 1929-1968》中,将众多声名在外的导演从作者论角度进行大胆排序,从一到十分出等级,力图重新定义世界电影价值坐标。
萨里斯在他的文章《走向电影史的理论》中表明,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为学电影的学生建立一个有重点的方法,二是在电影领域中,本就缺乏最基本的学术传统。
不同于彼时美国电影批评界的大量“森林批评家”,萨里斯拒绝寻求新的整齐一律,他的批评手法,已如当年的“电影手册派”一样旗帜鲜明。
(注:关于《1962年的作者论笔记》的相关内容,引用自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中的原文译文;关于《走向电影史的理论》的相关内容,引用自《当代电影》1989年03期中的原文译文)
除了自身专业素养过硬,萨里斯的成名还要得益于当时世界电影的大环境。
一方面,40年代末以降欧洲电影崛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德国新电影运动纷至沓来,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的队伍也日渐壮大,作为“手册派”的首位美国拥护者,萨里斯有着“根红苗正”的优势;
另一方面,美国影评人于此时正享有空前的社会地位,影评业的快速扩张,为萨里斯带来了不少机遇,这当中《村声》周报是他最重要的阵地。
但与此同时,吮着时代养料成长起来的批评家并不止萨里斯一位,与他棋逢对手的宝琳·凯尔,就是他影评之路上最大的“敌人”。
宝琳·凯尔
宝琳·凯尔与萨里斯同为60年代美国电影界炙手可热的影评人,她供职于颇具影响力的《纽约客》杂志,其声名不在萨里斯之下,在当时的美国知识分子阶层中,凯尔享有着明星学者的地位。
不同于萨里斯严谨、系统的批评方式,凯尔行文主观灵活,对时新影片的点评辛辣有趣,她公开反对萨里斯用作者论的方式批评电影,称其观点模糊,缺乏原创性。
在凯尔发表的文章《圆与方》中,她就萨里斯提出的“三个前提”分别进行反驳,她认为,用技术标准无法评价已然超越了技术范畴的导演,强调个性鲜明,也不过是在既得的成果上“炒冷饭”,而在实践层面上,作者论更是漏洞百出。
显然,在当时以凯尔为代表的印象式影评的主流里,萨里斯的批评方式很难受到认可,但对于萨里斯而言,他要做的正是对美国影评观念的革新。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萨里斯与凯尔通过文章展开了数次论战,双方在对彼此的反驳中逐渐完善自己,各自也拥有了众多拥护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人在私下也不睦已久,甚至在1969年萨里斯与同为影评人的莫利·哈斯克尔结婚时,凯尔拒绝参加婚礼,并毒舌道“没关系,我会去莫利的下一次婚礼。”(但实际上两人婚姻长达43年,直到2012年萨里斯去世)彼时的美国批评界,也就在这样的争斗中,迎来了全盛时期。
萨里斯与妻子莫利
八年前的今日,安德鲁·萨里斯在曼哈顿的一所医院里逝世,享年83岁。
而就在前不久,《电影手册》编辑部爆出惊人新闻,以施蒂芬·德洛姆为首的15位编辑部成员,因主编之位易主而全体主动离职,《电影手册》的时代似乎就要因此而落幕。
昔日何其辉煌的“手册派”已经走向末路,但作者理论对世界电影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无数新生代电影人在萨里斯们的影响下,肆意挥洒着才华与个性,作者性作为电影艺术的灵魂,也将在一部部优秀的影片里继续传承。
最后,“幕味儿”要隆重推荐一下《美国电影:导演与导演术 1929-1968(The American Cinema:Directors And Directions 1929–1968)》这本书。这本书对于研究“体制内的作者”现象实在太重要了,但奇怪的是,从来没有国内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
相比较法国作者理论,国内学界对安德鲁·萨里斯的忽视久矣。
这里大胆的预测一下,如果有机会引进,它一定成为影迷和高校电影研究、考研考博的必读书,必定卖爆!
我们为大家简单整理了这本书中的目录,来看看安德鲁·萨里斯对众多导演的十大层级分类,当中他对一些导演的排序带有强烈个人旨趣(比如今天大家膜拜的库布里克大神,排名较低),排名令人惊讶:
▍万神殿(Pantheon Director)
查理·卓别林 / 罗伯特·弗拉哈迪 / 约翰·福特 / 大卫·格里菲斯 / 霍华德·霍克斯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巴斯特·基顿 / 弗里茨·朗 / 恩斯特·刘别谦 / F·W·茂瑙 / 马克思·奥菲尔斯 / 让·雷诺阿 / 约瑟夫·冯·斯登堡 / 奥逊·威尔斯
▍天堂的远端(TheFar Side of Paradise)
罗伯特·奥尔德里奇 / 弗兰克·鲍沙其 / 弗兰克·卡普拉 / 乔治·库克 / 塞西尔·B·戴米尔 / 塞缪尔·富勒 / 格雷戈里·拉·卡瓦 / 约瑟夫·罗西 / 安东尼·曼 / 莱奥·麦卡雷 / 文森特·明奈利 / 奥托·普雷明格 / 尼古拉斯·雷 / 道格拉斯·塞克 / 乔治·史蒂文斯 / 埃里希·冯·施特罗海姆 / 普莱斯顿·斯特奇斯 / 金·维多 / 拉乌尔·沃尔什
▍风格特异者(Expressive Esoterica)
巴德·伯蒂彻 / 安德烈·德·托特 / 斯坦利·多南 / 克莱夫·唐纳 / 艾伦·德万 / 泰·加尼特 / 赛斯·霍尔特 / 菲尔·卡尔森 / 约瑟夫·刘易斯 / 亚历山大·麦肯德里克 / 罗伯特·马利根 / 盖德·奥斯瓦尔德 / 阿瑟·佩恩 / 洛威·舍曼 / 唐·希格尔 / 罗伯特·西奥德梅克 / 约翰·斯塔尔 / 弗兰克·塔许林 / 雅克·特纳 / 埃德加·G·乌默 / 罗兰·韦斯特
▍偶有佳作(Fringe Benefits)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路易斯·布努埃尔 / 克洛德·夏布洛尔 / 雷内·克莱尔 / 雷内·克莱芒 / 谢尔盖·爱森斯坦 / G·W·帕布斯特 / 罗曼·波兰斯基 / 弗朗索瓦·特吕弗 / 卢基诺·维斯康蒂
▍差一点及格(Lesser than Meets the Eye)
约翰·休斯顿 / 伊利亚·卡赞 / 大卫·里恩 / 鲁本·马莫利安 / 刘易斯·迈尔斯通 / 卡罗尔·里德 / 威廉·A·韦尔曼 / 比利·怀德 / 威廉·惠勒 / 弗雷德·金尼曼
▍还算喜欢(LightlyLikable)
巴斯比·伯克利 / 亨利·科尼利厄斯 / 迈克尔·柯蒂兹 / 哈里·德阿巴迪·德阿拉 / 德尔默·戴夫斯 / 爱德芒德·古尔丁 / 拜伦·哈斯金 / 亨利·哈撒韦 / 加森·卡宁 / 伯特·肯尼迪 / 亚历山大·柯达 / 佐尔坦·科达 / 米切尔·莱森 / 茂文·勒鲁瓦 / 富兰克林·沙夫纳 / 乔治·西德尼 / 安德鲁·L·斯通 / 查尔斯·沃尔特斯 / 詹姆斯·惠尔
▍过度严肃(Strained Seriousness)
理查德·布鲁克斯 / 杰克·克莱顿 / 朱尔斯·达辛 / 理查德·弗莱彻 / 布莱恩·福布斯 / 约翰·弗兰克海默 / 西德尼·J·弗里尔 / 诺曼·杰威森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理查德·莱斯特 / 阿尔伯特·列文 / 西德尼·吕美特 / 卡雷尔·赖兹 / 托尼·理查德森 / 罗伯特·罗森 / 约翰·施莱辛格 / 约翰·斯特奇斯 / 罗伯特·怀斯
▍古怪(Oddities, One-shot,New-comers)
林赛·安德森 / 乔治·阿克塞尔罗德 / 约翰·保曼 / 马龙·白兰度 / 彼得·布鲁克 / 约翰·卡萨维蒂 / 詹姆斯·克拉韦尔 / Harold Clurman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罗杰·科曼 / 德斯蒙德·戴维斯 / 西奥多·J·弗利克 / Bernard Girard / 罗伯特·吉斯特 / 柯蒂斯·哈灵顿 / 哈维·哈特 / 本·赫克特 / 查尔斯·麦克阿瑟 / 霍华德·休斯 / 吉恩·凯利 / 巴兹·库里克 / 查尔斯·劳顿 / 欧文·勒纳 / 艾达·卢皮诺 / 罗伯特·蒙哥马利 / 迈克·尼科尔斯 / 克里斯蒂安·尼比 / 罗伯特·帕里什 / 萨姆·佩金帕 / 弗兰克·佩里 / 亚伯拉罕·鲍伦斯基 / 斯图尔特·罗森博格 / 埃利奥特·西尔弗斯坦 / 亚历山大·辛格 / 杰克·斯迈特 / 彼得·图克斯伯里 / 彼得·沃特金 / 约翰·韦恩 / 杰克·韦伯 / 保罗·温杜斯 / 康奈尔·威尔德 / 迈克尔·温纳 / 巴德·约金
▍尚待研究(Subjects for Further Research)
克拉伦斯·布朗 / 托德·布朗宁 / 詹姆斯·克鲁兹 / 保罗·费乔斯 / 西德尼·富兰克林 / 威廉·K·霍华德 / 雷克斯·英格拉姆 / 亨利·金 / 马尔科姆·圣克莱尔 /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 莫里斯·图纳尔
▍小丑专属(Make Away for the Clowns)
W.C.菲尔兹 / 杰瑞·刘易斯 / 哈罗德·劳埃德 / Marx兄弟 / 梅·韦斯特
最后,“幕味儿”为大家送上此书珍贵的PDF,希望大家喜欢:猛戳阅读原文获取链接(密码:my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