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相反的答案

在这个世界存活的每一秒钟都要做出选择,都要忍受痛苦。选择说明存在自由意志,痛苦证明自己存活。一个人如果不曾面临真正的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也谈不上承受真正的痛苦,于是就不能说他曾真正地活过。                                                                                              ------和菜头


两个相反的答案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有一些问题根据人类社会的知识与情感的定律,可以做出明确的选择,比如“要孝敬父母”、“不可以杀人”、“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等,这些定律几乎永远不会消失,是人类意识的最高法则。

有一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者不论怎么选都是错的。比如,你妈妈和媳妇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你媳妇和孩子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你孩子和你妈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在这种不得不做出困难决策的那一瞬间,我只能抓紧时间,减少纠结,一狠心一跺脚,抓起一个是一个。

还有一些问题,会有两个相反的答案。

比如,我应该改掉坏习惯吗?很多人会回答,既然是坏习惯当然要改掉啦,因为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可是我还可以这样回答,每一个坏习惯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它一定让你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它可以与你同在,你只需要习惯它,运用它,让它为正面的动机服务就好了。

比如,年轻是优势吗?很多人会回答,年轻当然是优势啦,年轻意味着有无限的时间,意味着生活有无限种可能,意味着漂亮、健康、活力。可是我还可以这样回答,年龄并不是只有“轻”才有优势,如果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有些东西我可能不会理解。所以,我感激岁月。

比如,拖延症真的是坏事吗?很多人会回答,拖延可能会错过dealine,可能完成工作的质量不高,让你产生负罪感,让你焦虑,拖延当然是坏事。拖延症患者被认为是懒惰的、自控力不够、使命感不强,缺少担当,企图逃避责任。可是我还可以这样回答,在拖延的时间里,潜意识仍然在思考,这样完成的工作会更全面。拖延节省了时间,当时间不多的时候,工作或学习起来会更专注,单位时间产出更高,质量更好。斯坦福的约翰.佩里教授提出了一个结构化拖延法,借助这种方法,拖延也可以成为高效能人士。拖延症患者也可能是人生的掌控者,他们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想起以前在分答上看到褚明宇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优良的工作习惯或技巧让你受益匪浅?褚明宇答:我这个答案可能跟你平常听到的正相反,工作中一个非常优质的习惯就是------拖延。当然了,我说的拖延不是拖到最后完不成任务的那种拖延,而是说你拿到一件任务后不是急着立即开始做,而是拖到再拖下去就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再动手。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趣,两个相反的答案都有道理,都能说通。如果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如果每件事都只有一种选择,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太荒凉无趣了吗?

可是一切皆有代价,没有完美的人、完美的事、完美的关系。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通过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认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我喜欢看一档网络节目《奇葩说》,它的精彩之处就在于针对一个有趣的问题进行辩论,正反两方都有很强的说服力,辩手才华横溢,辩论手法和论据诙谐幽默。蔡康永老师在节目中说过一段话,原话忘记了,大意是说,我选择站在哪里,不是因为支持的人多或者政治上更正确,而是看站在哪里,我会更喜欢这个世界。

在两个相反的答案中做选择,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站在哪里,我会更喜欢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个相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