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了王跃文的《国画》,直接的感受是作品写得比较真实。作者是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对官僚体制的观察,对生活的观察,对世态万象的观察,而写出的一篇比较符合现实生活、比较复合官场走势的小说。现实中的贪官污吏,比官场小说所描述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近几年挖出的大小贪官可以得出验证。同时,小说内容比较肤浅。实际上,今天的腐败就像病毒一样弥漫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决不是像小说中写得那样简单。一方面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隐蔽得很,很多腐败分子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嘴脸,表现的是道貌岸然的一面。另一方面,腐败分子的行为表现的是无法无天,随心所欲、贪得无厌,可以用明火执仗来形容。对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社会公众表现出了无可奈何、麻木不仁、得过且过的心态。这是中国民族最大的悲哀。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反腐败的力度不够,反腐败的措施不力,反腐败的制度软弱,反腐败的监督苍白。一句话就是体制上出了问题。
官场上,《国画》几乎是人人必读的书。甚至有人把书中描写的公共关系处理系统软件简化了以后试运行了一段时间,不过最后被证明为有用但用处不大。
公共关系处理系统软件把需要利用的各种关键人物罗列出来,又据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作用等,为他们定了ABCD若干级。譬如,省级领导为A级,若干有联系的省级领导就编成代码A1、A2、A3等等,厅局级就相应编成代码B1、B2、B3等等。一年到头,哪一天该拜访什么人物,采取什么方法拜访,等等,都输入电脑。每天打开电脑,只需输入当天日期,再按回车键,电脑马上就告诉你今天要去拜访A1或B3或某某,采取什么方法拜访;同时提示你今天如果没有空,或者拜访不成功,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执行完此项指令。如果你今天有紧急事情,需提前拜访某一位人物,就在输入当天日期之后,再输入提前拜访谁的命令,电脑就会为你做出提前安排,同时提示你是否取销原定安排。你认为有必要取销,就按Y,否则就按N。最有趣的是,还设计了一个所谓的‘关系函数’,大致意思是随着你自己‘能量分数’的升降而确定网内关系人物的取舍。能量分数计分项目有好多项,我大概记得职务升降、权力大小、前景预测等几项。你的能量分数提高了,电脑就提示你得舍掉多少某某级的关系。这主要是保证关系的有效性,同时让你集中精力处理好有用的关系。相反,如果你不幸倒霉,能量分数下降了,电脑又提示你应增加多少某某级的关系。
领导们注意你了,这远远不够啊!你得有投资。现在玩得活的,是那些手中有权支配国家钱财的人。他们用国家的钱,结私人的缘;靠私人的缘,挣手中的权;再又用手中的权,捞国家的钱。如此循环,权钱双丰。
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能力当参考,关系最重要。
大凡在官场上混惯了的人,干什么事情都想靠某种关系讨个巧。
围绕权力人物,都会形成一个生态圈,衍生各类物种。权力人物一旦失势,生态圈就不复存在了,那些赖以生存的物种就会退化、变种、迁徒、绝迹。其实也没有必要描述得这么复杂,老话一句就够了:树倒猢狲散。
市政府的柳秘书长表面是市妇联授予的模范夫妻,但暗地里却和养女通奸!小说的主角朱怀镜不但“嫖娼通奸,道德也极其卑下”在下不敢苟同。当官也是人呀,为什么老百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是爱情,而到了领导身上就是通奸呢?对了,你还忘记说皮德求和电视台的小妹妹的事情了。再有,打了人赔医药费,误工费是很正常的事情呀,再说又是别人发现自己不对,主动承担责任,怎么就变成了威吓诈骗?其实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一个角度看看书中的人物呢?其中也有领导为了工作病倒在岗位上,很多为了工作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我们的世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黑与白,好与坏的世界,绝大部分人是生活在黑白之间,是非之间。文学作品中我们真的需要全身闪着金光的英雄,需要黑暗的角色来让英雄们更加金光刺眼吗?
我认为小说很有深意,如所谓“国画”,《国画》以及续集中主人公起关键作用时都与画有关系,不过是“画国”而已,描绘了当代中国官场腐败的一面。我相信官场上肯定有好官清官,但贪官肯定为数也不少。不过,当贪官的数目达到一定比例后,人民就难以容忍了。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我是喝过有老鼠屎的粥的,但你想想,要是锅里尽是老鼠屎,你还会喝吗?现在,我们国家机关中的贪官比例恐怕不小,在以人本为基础的孔子思想传统下,这当然是难以容忍的!
我觉得《国画》写得很真实,我很喜欢这本书,也很佩服写书的人!也许人们总不愿面对生活中存在的丑陋一面,但这就是真实,人们无法否认!这样的书不仅可以让不在官场,却心向往之的人,看清自己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也可以给身在官场中的人一点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