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者们并不认为弗洛伊德事件是孤例,而将其视为一场早已潜在发生着的针对黑人的战争。“《财经》读书会”推荐四本相关著作,相信会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看待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也会有助于我们冷静观察这场发端于美国、波及世界的抗议运动
图/ Unsplash文 | 臧博
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名警察,在制服黑人乔治·弗洛伊德过程中致其死亡。警察暴力和黑人抗议歧视在美国并不算新鲜事,但这一次悲剧事件却激起巨大抗议声浪,全美多地暴发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与始自2013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合流,渐成决堤之势。
2012年2月,美国黑人特雷沃恩·马丁(Trayvon Marti)在佛罗里达被警察枪击毙命,翌年欧帕尔·托米提(OpalTometi)等人发起“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并在全美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自那之后又有多起警察致黑人殒命的悲剧,每一次都会得到该运动及其支持者抗议和声援。此次弗洛伊德事件,则最终引爆为一场全国性的抗议运动,其规模为美国过去50年来所仅见。
该运动联合创始人之一托米提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表示,此次风潮的确不同于以往的民权运动,民众因为疫情和经济窘迫,早已对提不出系统解决方案的政府心生不满,而疫情期间隔离在家,使得他们有更多时间和可能,去思考警察暴力的深远意义,从而激于义愤力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托米提看来,抗议者们并不认为弗洛伊德事件是孤例,而将其视为一场早已潜在发生着的针对黑人的战争。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提出的重要诉求之一是对美国警察部门进行全面改革。托米提更是将警察暴力的源头追溯到了奴隶制时代。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并不新奇,许多对美国历史有精深研究的学者,在其著作中表达过类似观点,即南北战争前后未能完美解决的社会争议,至今仍在对美国社会发生着持续影响。比如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在其演讲集《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中指出,南北战争后“重建”时代的许多政治与社会议题,时至今日仍在美国社会产生着回响,而美国今天所面对的许多种族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建”时代的问题之延续。
黑人女作家玛雅·安吉洛在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以细腻、散文般的笔触,描写了一个黑人女子在美国曾经的种族歧视文化中成长的经历,打破许多对黑人女性的偏见。与此同时,安吉洛的用力点不在于激起种族间的隔阂与猜忌,而是回归人性本原,凸显一个普通人克服人生道路上种种障碍的坚毅性情,这让这部关注种族与性别问题的作品突破种族壁垒,受到所有人欢迎。以安吉洛为代表的这一代黑人作家,对种族问题有着深刻而理性的思考,对种族不平等问题并不一味强调对抗,而是注重“理性之抗争”。
“《财经》读书会”特此推荐四本相关著作,提供四种不同的观察视野,相信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来看待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也会有助于我们冷静观察这场发端于美国、波及世界的抗议运动。
《财经》书单
1、《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美)玛雅·安吉洛
2、《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美)埃里克·方纳
3、《在世界与我之间》,(美)塔那西斯·科茨
4、《请不要再帮助我们:为何自由主义者让黑人更难有成就》(Please StopHelping Us: How Liberals Make It Harder for Blacks to Succeed),杰森·瑞里(JasonRiley)
1
1、《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美)玛雅·安吉洛著,于宵、王笑红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5月
玛雅·安吉洛是美国最负盛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70年凭借《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获得美国国家图书馆奖提名,2000年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8年获林肯奖章。她拥有多重身份:诗人、传记作家、人权活动家、电影人。还曾在克林顿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朗诵诗作《晨曦的脉搏》,从而为更多人知晓。
安吉洛深受“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美国大萧条时代,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作家们发动了一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刻意在文学上展现觉悟了的黑人群体形象,刻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叛逆精神;这场文学运动更看重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力,而不是完全诉诸种族议题。事实上,安吉洛并不喜欢提出空洞的和情绪化的黑人权力主张,而是有着自己独立和理性思考,展现出深刻的批判精神。
上世纪60年代,安吉洛热情参与了美国民权运动,视马丁·路德·金为精神导师。在金遇刺身亡后陷入苦痛。在其他作家与好友鼓励下,安吉洛将悲伤与控诉诉诸笔端,写成首部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赢得评论界一片赞誉。
此后30年间,安吉洛笔耕不辍,一共写下六本自传体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安吉洛重新塑造了黑人妇女的形象,她自己也借此成为反抗种族歧视的英雄,更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为黑人女性权利的代言人。
2
2、《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
(美)埃里克·方纳著,王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著名左派学者乔姆斯基认为,美国在南北战争前后争持不下的政治议题,并没有在战争结束、奴隶制被废除之后就得到彻底解决,而是流播绵延,及于今日。
本书作者方纳先生也同持此论,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后“重建”时代的许多政治与社会议题,对今日社会依然产生着持续影响。本书名为“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就点出了全书核心关切所在。作者在本书中讨论了早期美国政治中的奴隶制问题、黑白废奴主义者对奴隶制的反抗、林肯与美国奴隶制的终结,等等。
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也是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研究专长是美国内战史和重建史等。方纳教授的作品曾两次荣膺班克罗夫特奖,一次获普利策奖。1988年,方纳出版《重建:美利坚未完成的革命》,一举奠定其作为“新美国史学”开拓者和领军人物的地位。
所谓“重建”(Reconstruction),是美国在内战中和内战后在宪政秩序、经济秩序、种族关系和政府功能领域发生历史性转型的时期。美国学界关于“重建”时代的研究,曾在很长时间内被“唐宁学派”所统治。该学派认为,黑人因天生本质的原因并不具备参与政治民主的能力,国会将选举权赋予黑人,强制性推行激进改革,导致一段时期内腐败和恶政的狂欢,“重建”时代从而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和“仇恨”的时代。
这种观点与美国种族歧视土壤融合为一体,所以在长达五六十年的时间内成为一种标准化解释,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时期才走向崩溃。然而,这种学说虽然早已遭到摒弃,其赖以存在的观念市场却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始终潜伏于美国社会的某些阴暗角落。这一背景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近期发生在美国的警察暴力及其引发的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
对于“重建”时代及其运动,方纳教授提出了与“唐宁学派”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意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革命,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将前奴隶“变成自由的劳动者和平等公民”。
在方纳先生看来,美国社会今天所面对的许多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仍是“重建”时代的问题之延续,或者说是它们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回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建”从来就没有结束过。2017年3月,方纳教授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邀请,做了一系列美国史系列学术讲座,讨论早期美国政治中的奴隶制问题,以及重建时代的革命性变革。这些讲座近日结集为本书出版。
3
3、《在世界与我之间》
(美)塔那西斯·科茨著,于霄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4月
作者塔那西斯科茨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2015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2008年出版《美丽的抗争》;2015年出版《在世界与我之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形象奖,并入围普利策奖、全美书评家协会奖终选名单。
科茨的写作风格与问题意识,被认为继承了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衣钵。他谈论美国的种族话题更多强调哲理和思考的层面,着力呈现美国种族主义的真实面貌,以及这种罪恶的流俗对黑人权利的剥夺与侵害。有研究者认为,科茨的写作动机不是要拯救美国的灵魂,而是在敦促黑人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
科茨在《在世界与我之间》中引入了独特的写作方式,以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给他的儿子讲述和剖析美国种族主义及其本质。他忧心儿子这一代的前途,担心他会遭遇前辈祖先曾面临的不公和不幸,便以一个父亲的视角出发,对儿子谆谆告诫、剖白心意。
这样的写作风格也让人想起中国台湾作家张大春的《聆听父亲》。只不过后者更多展现父子情义和父辈对子女的人生期许。科茨的《在世界与我之间》则远为深刻,他用三封家书为载体,以自己在巴尔的摩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剖析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问题,讲述了黑人在美国长期以来所遭受的身心伤害,借此告诉儿子应该如何看待和适应美国的种族现实。
科茨的第一封信谈到美国的历史是建立在掠夺和暴力之上,进而批判了美国主流的种族观点——不可改变的种族特点导致了种族主义。科茨则认为,“种族”是种族主义的结果,而非原因。正是为了服务于种族主义,“种族”的理念才被创造出来。“肤色和发色的差异古已有之。但相信肤色和发色具有优越性,据此可以很好地组织社会,而且它们意味着人更深层次、不能去除的属性,这种观念却是全新的”。
4
4、《请不要再帮助我们:为何民主会让黑人更难有成就》(Please StopHelping Us: How Liberals Make It Harder for Blacks to Succeed)
杰森·瑞里(JasonRiley),Encounter Books,2016年1月
这是一本角度新颖的著作,别具匠心但极有批判性地指出,名为帮助黑人的政策,实际变成对黑人的另一种伤害。作者比较考察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对黑人群体的“利他”政策,呈现出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复杂多歧一面,而白人占据主导的左派政治力量,在解决黑人社会问题时束缚于“种族政治”(racial politics),尽管貌似做出了不懈努力,却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正面成果。书名暂译为《请不要再帮助我们》。
作者杰森·瑞里自1994年起供职于《华尔街日报》,是位资深媒体人,擅长用朴素直白的语言阐述复杂议题。在他看来,很多旨在帮助黑人的政策,有时产生的反而是毁灭性的伤害。
本书的一个讨论焦点是美国旨在照顾贫困劳动力的最低工资法律。作者指出,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之后,黑人青少年的失业率保持在20%到50%之间,这样严重的失业问题在过去60年间被人们习而不察,以至于没有人想到将其与最低工资制度联系起来。
此类旨在对贫困人口和家庭提供庇护的政策,适足以毁掉这些人的生活。这个道理,卡尔·波兰尼在其名著《大转型》中早已讨论过。
作者也探讨了其他平权政策,比如教育领域的平权规定,看似特别关照黑人,实则经不住考证推敲。一些黑人学生凭借自身实力,原本可以获得不错的大学教育,但在平权政策干预下,他们被分配进并不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使得这些学生无法适应教学节奏,最终连毕业都成了头疼的难题。
《请不要再帮助我们》引用大量实证研究数据,令人信服地呈现一些意图美好的帮助黑人的政策,并没有促进黑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并以大量的实例证明,这些方法不仅没有产生正面效果,反而起了反作用。要真正提升黑人的社会状况,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承认此前的扶助政策无法奏效。
(作者为《财经》文化编辑、《财经》读书会召集人)
责编 | 刘思言 siyanliu@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