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IDG、北极光、顺为等投资大咖怎么看智能硬件

回顾2015年的智能硬件领域创业,谷歌、 Facebook、微软等国际巨头,BAT等国内大佬都争相角逐,智能硬件的上下游产业链及行业生态已经开始形成,巨头们的领跑将开启智能硬件一个新的时代。让我们来看看,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人们怎么看硬件创业的逻辑与趋势。

 

联想之星投资副总裁吴炳见:联想之星是中国领先的天使投资机构,曾投资了Face++、思必驰、欧瑞博智能家居、AbleCloud、丁盯智能等项目。

 

新消费电子


投资要点:选对品类+重新定义性价比+形成消费电子品牌+线下铺量。


新消费电子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大规模的存量市场,是对已有电子产品的改造升级,而非创造新品类。第二,它是用互联化的手段改造关键节点,是否智能不关键,关键是有没有提升体验。它取代的对象是松下、索尼这类旧的消费电子公司。比如,我们小时候家里用的是机械洗衣机,在单片机足够便宜后,都变成了微控制洗衣机,未来几年,在联网模块足够便宜后,会升级为联网洗衣机。


做新消费电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千万不要被智能硬件的“智能”两个字蒙蔽,新消费电子卖的好不好,关键点不在智能上,而是在下面这些要素:


 1.选对品类——尽量选存量市场,挑那些出货量大、又没有强势品牌的品类改造,找软柿子捏,如果一个品类里已经有十个强势品牌,并且分布于各个价格区间,那么慎入。选品类尤其重要,是决定消费电子产品成败的第一步。


2.重新定义性价比——消费电子发展史是一部降价史,用高性价比产品来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能把供应链成本压缩到极致,本身就是一种壁垒。


3.建立品牌壁垒——没有别人造不出的消费电子产品,只有别人打造不出的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通常没有强技术壁垒,也不具备网络效应,想单纯依靠产品形成壁垒是行不通的,如果想形成壁垒,打造消费电子品牌是逃不开的。


4.线下铺量——渠道方面,不是放在网上就可以卖了,也要注重线下铺货。一个价格不菲的新产品,往往是试用过后才有购买冲动的。


投资难点:难以迭代+产业链条长+融资阶段不匹配


1.难以迭代——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是走一步看一步,硬件产品的开发是先想好最后一步,再走第一步。天使轮融到的钱只够开发一款产品,如果子弹没有打中,基本没法再打第二发子弹。因为难以迭代,所以对硬件创业者能力的要求是更高的,对品类选择的要求也更高。


2.产业链条长——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线上营销、线下渠道,这么长的链条,少一环可能就玩不转了。


3.融资阶段不匹配——一个互联网App开发三个月上线,如果数据很亮丽,第五个月就可以开始融A轮了。但是对智能硬件来说,天使轮融到的钱只够做出一台样机来,还没有出货就要融A轮了,等到量产时就要融B轮了,产品阶段与融资阶段严重不匹配,后面的投资人会比较难下决心。如果能拿出数据验证,或者是一个非常让人有信心的团队,拿后续融资会容易很多。


新智能主机


投资要点:截然不同的投资思路+分流终端+多交互方式+延展性


新智能主机的投法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和新消费电子截然不同,甚至相反。

从PC到智能手机,下一个智能终端是什么呢?可能是机器人、无人机、VR或者AR,它们不会完全替代手机,但是可能在某些场景上会分流手机的时间,完成手机没法完成的一些工作。新消费电子改变的是一个功能,一个行业,而新智能主机改变的是若干个行业,就像无人机,现在改变的是仅仅是相机,未来有可能会改变物流和安防。


新一代的智能主机出现时,往往伴随两个特征:


1.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从PC到手机,人机交互上增加了三个维度,一是移动性,二是LBS,三是语音,这些维度增加后,终端就变得更加强大,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就可以完成了。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机交互方式。多少年来,都是我们给手机一段信息,手机返回给我们一段信息,这是传统的交互方式。但是机器人不同,你给它一个指令,它返回给你的可能是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任务,信息和动能之间第一次有了交互。VR/AR则是在手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维空间这一维度,可发挥的空间大了很多,互动娱乐碰上三维空间,这里面可发生的化学反应太多了。


2.极大的延展空间——一个未来的智能化主机,改变的往往不只是一个行业,而是若干个行业,这终端不是featurephone,而是smart phone,可以承载很多应用和内容。


投资建议:有门槛的跑道+匹配的团队+底层技术优先


1.有门槛的跑道:如果一个跑道上有一百多个player在玩耍,十有八九是这条跑道门槛太低,谁都可以进入,最后胜出的往往不是创业公司。想想2014年的手环市场,当时市面上有一两百个团队在竞争,最后小米一个79元的手环出来就没法玩耍了,因为这事转化成拼价格、拼渠道、拼品牌了。说到新智能主机,大家可以想想哪个跑道有上百个选手,可能要小心了。


2.匹配的团队:智能主机对团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光研发就需要两三年,中间还要融资两三次,支撑项目融资的可能不是销量,而是是技术壁垒,需要团队有足够的实力做出技术壁垒来。


3.底层技术优先:跑道长期看好,但是目前好的投资标的少,现阶段底层技术布局大于整合机会,这样无论哪个选手跑出来,用的都是那一家的底层技术。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杨志伟: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市场的高新技术初创企业。曾投资滴滴打车、聚熵智能、零零无限科技、小智超级音箱等。

 

关注能给大众带来生活便利的企业


金沙江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在未来,在家庭领域的应用。最近可以看到,围绕着机器学习,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大数据集成的这样一些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受到智能硬件的追捧。


因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学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人工智能整体的过去遇到的一些瓶颈得以突破。同时,各种应用的场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拓宽。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技术,还是应用型的场景,都为人工智能走向家庭奠定了基础。自然在这个新的领域里,就会获得很多投资人的关注。


不过,作为资本,投资是需要回报的,所以在机器人领域,真正的能够去作为投资的必须是要有应用场景结合的企业。金沙江对人工智能这个领域里面跟踪研究已经有很多,应该是说它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在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一个高科技的人工智能产品走向家庭,而且真正的让老百姓感受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他相信这是机器人领域,大家都会很关注的事。


 “不久前聚熵在北京发布的小智管家机器人,就很好的把人工智能的应用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合点,以容易理解,而且很简单的方式走入了家庭。”机器人是一款高科技的产品,而小智机器人以老百姓容易理解的方式,进入到家庭里,让人感觉到人工智能对于我们家庭的娱乐、生活带来的便利。在人工智能领域,类似聚熵这样的企业,是值得关注的企业。



华登国际苏仁宏:全球智能硬件及半导体领域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他主导参与的投资项目包括矽力杰、大疆无人机、DFRobot 等。

 

我们看好哪几类智能硬件公司?


第一类是创新型、新品类的智能硬件,要点是创新,这是很难的。现在中国讲万众创新,但是我坚持认为创新永远属于极少数人,中国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是屈指可数,非常珍贵的。


第二类是专属社群,比如DFRobot 那样服务创客的社群,或者是 “行者” 那样的骑行社群。骑行是在跑步之后另一个会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将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第三类是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比如说安霸半导体公司。半导体市场在世界范围内是没有市场进入限制的,我们与美国公司、日本公司都是公平竞争,不像互联网, BAT 如果没有中国的保护就没有今天。但是芯片不一样,安霸有核心技术,不管是 DJI(大疆),还是 GoPro 都用它的芯片。


第四类是世界技术在中国应用。我建议创业公司可以考虑这个方向,什么意思?我们提到人机交互的技术,一定不是中国公司做得最优秀,一定是硅谷或者是以色列的公司做得更好。但核心技术有很多的应用,应用是和国情有关联的。很多新的品类是跟中国市场紧密相关的,这个市场是属于谁的?属于你的。


最后一类是与传统行业关系巨大的智能硬件公司。为什么说空调和冰箱在智能化后那么有用?今天大家看到是遥控控制的功能,还不够。“云化” 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在云端能知道谁家的空调坏了,那云端就是服务公司,是维修公司,这是从控制到服务的模式转变。


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专注于投资中国的早期科技项目的专业创业投资公司。曾投资卡拉丁、Autobot、Picooc、Sleepace等。

 

戈壁投资自2012年开始看硬件,2012年底2013年初开始投硬件,从iKar开始,已经投了Autobot、Picooc、Sleepace等智能硬件领域的产品。显然这些产品有个共性,就是遵循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逻辑:


“第一,主要看跟数据相关的,我们投的硬件产品希望它可以持续地、不停地产生数据,空气监测仪、行车记录仪、睡眠监测仪、体脂监测仪都是这样的道理。而且这些数据的应用场景,最好是不用去主动触发,而是被动触发。 比如运动检测,这个东西做之前已经有一个应用场景存在,只需基于运动这个场景去做一些数据收集类的工作。


第二,纯粹的可穿戴我们不花太多的精力,我们更愿意看好它往轻奢品发展,某种程度上它的展示性比功能性更重要。


第三,产品团队要有比较快的迭代能力,团队人员要对供应链有一定的经验。” “纯互联网的人员,设计、产品定义、迭代能力都具备,但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周期控制不一定具备。”


产品方面的陷阱


第一,追逐所谓的流行。大家做手表你就做手表,智能硬件是个全新的盘子,还没到大家要一起跟风厮杀的地步,不是以前的小家电那样的, 一个公司卖了个爆款,大家都跟风弄一个。


第二,不懂控制成本。前期的沉默成本,开模、样品定义资金消耗挺大,硬件产品做了就做了,没法很快迭代的。


第三,产品初期功能多,迭代慢。早期的时候,产品产品功能该割舍的要割舍,多做一些产品迭代,甭想着一代产品卖三年的美梦。


第四,跟供应链关系不稳定。跟上游的供应商要有延续性的关系,产品能做轻就做轻,除非这个产品是特别特殊的,有些东西能跟第三方合作就合作。


第五,没有去多找一些预售平台。现在时间很早,渠道的价格还不高,可以多找一些预售平台,早些建立起比较靠谱的关系,等京东、苏宁、淘宝这些平台壮大了,对产品的限制就会越来越大。


人方面的陷阱


“除了市场风险、产品风险这些是所有企业没法避免的,人方面的陷阱我们还是可以主动避免的”徐晨说完后,列举了他投资过程中人方面可能会遇到的陷阱。


第一,创业者融到两轮钱三轮钱的时候就会感到膨胀,有时会为了扩张而扩张,比如凡客陈年之前就走过一些坑,这个在早期投资人很难做判断。


第二,单个创业者一定会有些问题,至少一开始两三个合伙人是起码的,但有一个肯定是主导。不然开始扩张的时候,人留不住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第三,创业者对资金的控制不好,很多时候投资人不是在乎你的规模能达到多少,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对未知的情况做很好的预测。有的团队融钱融到一半就没了,这时候就很被动,估值被资本方砍价的可能性大。


第四,就是创业者团队中没有传统背景的人来参与。当时投的公司有的一开始走过一些弯路,后面我们发现是缺少对传统行业的认知。


IDG资本副总裁楼军:IDG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资机构之一,曾投资了百度、腾讯、搜狐、智齿科技、Rokid、小源科技等。

 

硬件的原动力是软件,硬件只是一个壳,真正给用户带来体验的还是它背后的那套软件,所以这个本质规律是硬件是由软件驱动的。那软件是由什么驱动的?软件一定是有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这两点去驱动。最后决定这个硬件好不好的还是背后那套体验,那套体验是由用户来做决定好不好的,这是一个本质性的规律。


做硬件两难点:出错机会少,要建立在真正刚需上。


相对来说,做硬件的难点到底在哪里?楼军总结了两点:


第一,做硬件,出错机会是非常非常少的。如果你只是出于一个做网站或者做一个APP的时候,可以先上一个出行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上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去更新迭代,它的试错成本挺低,进入门槛也挺低,硬件只有做成一个产品才有资格进入市场,一旦进入市场之后万一体验不好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这个对硬件来说是比软件难的地方。


第二,硬件切的那些应用场景是真正建立在刚需上面,而且是把刚需体验做升级。如果没有这两点,它本质的硬件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发现这些硬件做得再酷再炫,但审美疲劳之后就会被淘汰掉。有些硬件一开始作为体验切入,最后拼命地搞设计、搞花样,把看上去很酷变成一个潮流的东西,变成一个潮品,这些潮品的生命周期会变得很短。硬件难是难在上线的第一版本,它的基础体验就要做到极致。你一开始拿硬件切的那几个需求,第一个版本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极致。这个对整个创业团队,特别是对CEO来说挑战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到去年的时候整个智能硬件的热潮非常非常热,今年开始大家都处在观望的态度。今年可以看到市场上能融到钱的硬件项目也是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个创业公司现在开始做一个智能硬件相关的创业项目,有几点,一定要注意:


第一,千万不要把智能硬件和功能性硬件混淆一谈,一定要把智能想清楚,有些智能硬件就是加了一个功能上去而已,它不叫智能,什么叫智能这个一定要想清楚。


第二,是对人的要求,如果创业者或者是整个团队,最好一定是一个产品思维型的团队,而不是一个技术思维型的团队。什么叫传统思维型和技术思维型?技术思维型经常是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通常这样的结果就像谈恋爱似的,如果是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最后给的结果,对方给你的反馈就是对不起,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因为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因为你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千万不要拿自己认为是对的方法去追求客户。产品思维是什么呢?产品思维是用户想要什么必须做成什么,必须做成的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因为这个才是真正用户想要的,我有什么东西我就放进去,我没有的东西我找来放进去,但是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妥协的,这个是产品思维型,产品其实决定了体验,而不是技术。


最后一点,从大方向上来说,我相信物联网、智能硬件这个方向一定没有错。之前所谓的手机APP,我相信手机APP它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极限已经快到了,就像当年功能技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极限快到了,所有的软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快到了,用户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时候,现在的智能手机这个能达到的极限也快到了,这个时代需要出一些新的硬件去满足那些软件所能提供的体验。


红杉资本合伙人孙谦:红杉中国致力于发掘和培育产业界的参天大树,是中国最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曾投资新浪、阿里巴巴、京东、蚁视科技、大疆创新、出门问问等。

 

第一,做硬件创业,中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因为有广阔的市场,智能硬件的产业链的核心也在中国,巨大的生产优势和资源让美国创业者也十分羡慕。而真正想成为全球化的公司,也只能从硬件出发。


第二,好的硬件产品都是从小众产品开始的,“小而美”的、解决了一小部分人实际需求的产品才有可能发展成大众化的产品。


第三,硬件想要长远的发展,会不断的弱化硬件属性,强调系统的重要性。通过软件系统建立生态系统才是应有的发展方向。


北极光董事总经理杨磊:北极光创投致力于“扶持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培育世界级的中国企业”,曾投资美团、触控科技、智航无人机、酷我等。

 

下一阶段我们一个重点会是智能汽车。事实上我们每关注一个领域,都会花很长时间定方向,并不断摸索。去年北极光重点布局了智能系统,智能可以理解成感官(传感器)、大脑(人工智能或 AI)、执行(机器人)三个部分,如果把传感器、AI 和汽车结合在一起,就是智能汽车。


看好这一领域,是因为智能汽车会是一个比手机大得多的机会。未来拥有汽车的人的比例会继续上升,和拥有手机的人逐渐达到接近的程度,而汽车的价格则比手机贵得多。


同时,现在已经到了汽车行业发生变革的时间点。这个行业非常传统、非常慢、非常重,像乌龟一样。当所有人都是乌龟时没关系,但一旦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进入者出现,行业就必须发生改变。比如,特斯拉作为电动车,整个供应链都和传统汽车供应链不同,不再需要无级变速箱、ABS 这样的传统厂商有壁垒优势的设备,这就推动供应链简单化,行业迭代速度变快。


第二,人工智能领域也在发生改变,传感器价格快速下降,结合在一起,大家都看到未来的车会把传感器、人工智能嫁接到现在执行的单元,变成智能汽车。


这个领域我们确实看的比较早,而从去年11月 份开始就变得非常热,因为当时特斯拉推出了有一点无人驾驶味道的功能。今年的 CES,我也明显感觉到智能汽车是几大主题之一。 


我们认为,未来的智能汽车会以图像传感器为中心,辅助以其他廉价传感器,以 AI 为大脑实现无人驾驶。在这种解决方案下,现在一整套系统加起来也就是几千美金,未来在此基础上成本可以下降到小几百美金。


坦诚而言,国内在 AI 这块和国际领先水平差的还比较远,但是高性价比传感器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会。因此我们会重点在国内投有壁垒的、高性价比的硬件,以及能够把国外最先进的 AI 软件结合到国内硬件平台上、结合国内厂商的需求,做好本地化服务的企业。


行业变热之后,市场大、机遇大,确实出现很多公司都在努力往前拱,但是好的公司数量还不多。智能汽车是一个巨头都会关注的领域,各个巨头都有山头,小公司能起来靠的不是商业模式创新,应该是技术主导,因此门槛相对偏高,对团队的经验和能力都有要求,不是任何团队都可以做。


好的创业者必须非常专业,这样的团队在做的时候才能够带动产业链。比如我们投资的图像传感器公司 Cista,正在做全世界暗电流,最低动态范围最大的图像传感器,上下游厂商都在和他们合作。这个领域的竞争是激烈的、全球化的,而且最后会是赢者通吃。 


怎么理解行业的痛点和难点所在?创新又会从何处产生?挑战仍然来自人工智能和传感器。在 AI 方面,无人驾驶有几个关键点:第一,运算必须本地化,不能太贵,也不能像 AlphaGo 一样用一个机群支撑它;第二,实时性非常强,一秒钟几十次,第三,必须非常准确,不能算错了再补,所以把 AI 用到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的时候要求非常高。


因此,AI 项目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用相对廉价的计算设备做快速的、每秒 40-50 次的处理,同时达到非常高的精度和准确度。现在这个领域国内有很多公司都说可以做,但关键点仍在于快、准、同时用嵌入式芯片达到这样的性能。


比如我们在美国投的 drive.ai,是斯坦福的团队在 AI 无人驾驶实验室做了三年之后成立的公司,能够达到三个上述要求,但更加重要的还有第四个要素:从技术变成产品,需要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这个行业的问题是,做人工智能的往往不懂汽车,而做汽车的又不懂人工智能。我们给他们带来了日本、欧美两家战略投资,都是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和车厂。


传感器方面也需要技术突破。比如激光雷达是谷歌在用的系统,相信在未来的车里面也非常必要,但不一定是谷歌用的 64 线,也可能 2 线、4 线就可以了,成本需要非常合理。我们投的镭神就可以把中国制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但是把激光雷达掰开来看,核心的还有两个很难降低成本:线性图像传感器和激光芯片两个部件。现在中国没有公司可以做高速线性传感器(每秒 10000 次),激光芯片也全部是进口,我们投的图像传感器公司,就正在攻克线性传感器的难关。


未来创新最主要的机会,硬件上会在于性价比更高的激光雷达或者是下一代技术;动态范围大的、暗电流低、高温成像好的图像传感器;性价比很好的雷达或者是超声传感器;或者某个新的大家没想到的传感器。AI 则在于更好的视觉系统和控制系统。此外,还有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我们投的中科创达正在做;另一块还没看到的是车与车之间的交流,会以什么样的技术平台、什么样的形态?也会变得非常重要。


DCM  Francis Kao:DCM致力于帮助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家创建伟大的高科技企业,是顶级国际资本,曾投资牛58同城、途牛、唯品会、JAWBONE、BASIS等。

 

1.了解投资方的出发点,找合适的融资对象。在中国大多数智能创业项目不一定符美元基金的投资回报周期和倍数要求,不一定是最适合融资的对象,可以多考虑看看人民币基金和战略型投资人。当然,如果你觉得你的创业项目市场容量大, 门槛高, 投资金额高, 可能回报周期会较长,欢迎和我或其它DCM的同事联系)


2.Pre-A轮, A轮和B轮融资时的风口很重要。我个人觉得2016智能硬件的风口在: VR / AR / AI+硬件 / 机器学习+硬件 / 软件+硬件做垂直领域的商业应用服务。


3.如果看能的话,尽量选市场大门槛高的生意(actually, it's 废话, but it's very true...)。不能的话,选门槛高但市场相对小的生意,至少会有利润,能做成一个生意。再不行的话,只能选你在执行面上可以赢过所有人的生意,但很可能会做的很幸苦,因为很多人也会这么想。


4. 做自己热爱的事, 别为了创业而创业。


创客总部张凌瑾:创客总部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种子基金,致力于孵化革命性的互联网应用,曾投资牛视科技、微跑、溯联科技、变胞机器人等。

 

第一:正确判断行业的发展方向

智能硬件创业中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包括如何发展,这些都需要创始人考虑的很清楚。如果行业的发展方向判断错误,对于企业影响非常大,很多创业公司可能直接就失败了。就连大公司也很难以承受,比如诺基亚的塞班系统。诺基亚塞班的失败也给我们警示:正确判断行业的发展方向对智能硬件创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健康度的标准”

判断产品是否对客户有实际价值的其中一个黄金标准:健康度的标准。一个产品是否真的补充了人的能力,解决了人类的真实需求,或者解放了人从繁重的工作等任务中出来,让人们更多的去回归自然和生活等,是衡量一个产品对客户是否有用的标准。想想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个什么样的?然后再决定自己的产品应该是属于什么领域的、什么样的。


第三:未来在智能硬件领域的行业分工会越来越重

每一个初创企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确定公司在行业分工中的定位。比如很多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非常强,但是在产品UI设计,消费者市场推广相对较弱。那么这个公司可以做一个技术方案提供商,多花时间在自己的核心技术积累,然后提供好应用的接口和标准,找到行业中面向消费者应用的企业,一起来培育市场。国外过去在这个方向做的很好,很多公司都是这样起来的。比如老牌一点的intel,微软等,也比如现在的ARM等公司。而且我们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技术方向一定也有更多积累,发展成为技术提供商。


第四:技术公司的商务拓展

商务拓展很重要,尤其对于2B的技术起家公司,商务拓展很重要。首先,在创业的开端,技术公司还是要有专门的人负责商务开拓的,尽量是合伙人级别的专门负责。然后,在商务开通的过程中,市场宣传,PR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市场PR潜在的合作伙伴有可能就会关注到该公司的技术。主要的创业媒体、行业媒体、创业大赛等还是要去参加的。做PR的时候,有个比较通常的做法,在百度或者谷歌搜索引擎中搜索自己的公司名/产品名,关注第一面显示的内容,然后再搜对标的行业巨头,看下他们第一面的内容,从中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然后去努力。例如face++,当时媒体大量报道“旷视科技或2012奶奶黑马大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第一的人脸识别技术face++”,不仅知名度有了,同时face++拥有了大量的曝光和流量,这些也为企业提供了信用背书。最后,商务拓展,一定要记得“擒贼先擒王”,现在已经过了找业务员喝酒吃饭的年代。直接和有决策的负责人沟通,从谈判的效果和效率来说,都是最优的。


第五:智能硬件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经验

智能硬件公司的供应链中最关键的是成本控制,不建议公司在开始的阶段通过选择便宜的原材料等方式来控制成本,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节约成本可以从选择靠谱的供应商开始,减少不断返工而造成的浪费。另外,对于消费级的产品,产品的第一代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尽量选择好的原材料,保证质量和口碑。在产品的后续版本中,可以选择稍微便宜一点的原材料(当然也要品质过关),可以部分的节约一些成本。有一个建议:北京的硬件创业公司在南方的代工厂生产管理,一般来说还是需要有合伙人级别专职负责的,毕竟智能经验的产品质量非常重要。产品发售以后,出了问题不能通过线上发布新版本来修复。(小tips:有部分公司是在合作代工厂商里面找了一个负责人,兼职的形式来协助把控产品质量。)


从2015年我们投资的项目来说,1/3的项目都是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而且很多项目还很不错,比如专注于AR设备及服务开发的“牛视科技”、基于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等实现新一代交互体验的“瞄瞄识图”、全球首款专为青少年儿童设计的可穿戴体感游戏机的“微跑小蛙”、国内首款消费级微型光谱仪“溯联科技”等。2015年智能硬件已经比较热了,2016年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将会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比如AR/VR、AI,这个也是我们说的创业从模式创新到技术创新的回归。所以我们2016年会重点关注“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特别是AI和传统行业的结合。所以我们将在今年4月将举办一个专注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营,不但提供投资、更帮创业者整合行业上下游的资源,欢迎相关领域(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可穿戴(医疗)设备、AR/VR、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汽车)、物联网)创业者报名参加。


伟大的公司都在做什么? 下一个 “独角兽” 在哪里?


伟大的公司在做什么?这对创业的人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是关注谷歌,谷歌从 2010年 开始平均每个礼拜会收购一家公司,涉及到人工智能、VR、3D、智能家居、云技术。谷歌正在创造新的品类,每一个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变。而苹果所做的整合是围绕手机、平板和手表,苹果通过整合新的技术来提升产品体验,本质上是构筑生态系统的护城河。


与谷歌、苹果等国际互联网巨头相比,BAT三家推出或合作推出的产品相对较杂,也比较边缘。但是在智能硬件整体趋热的大势下,BAT的脚步也在加快。BAT在布局上也有一些共通之处:瞄准家庭场景、重服务轻制造、搭平台是核心。从领域上看,百度采取广撒网的做法,Baidu inside让百度的服务可以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虽然都在搭建平台,但是都只选择了部分领域进入。从产业链上看,百度和腾讯利用自身或合作伙伴资源,形成了为开发者提供云平台服务、销售渠道、收集用户数据并提供用户服务的完整链条。相较而言,阿里巴巴目前的链条暂时缺少用户反馈环节。三家都没有切入为智能硬件开发商服务的供应链。

 

下一个 “独角兽” 公司在哪里?未来正真的智能硬件一定是集数据采集/传输、自主分析决策、操作执行于一体的终端系统,更多的硬件产品将会突破外在形态的界限走向融合,比如无人机与机器人的融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传感器、高精密集成芯片、人工智能、机器控制将会成为智能终端的标配,将其中一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到传统市场的产品,将会成为未来第一批独角兽。尤其,AI技术与现有产品的结合将率先催生一批巨头企业,比如谷歌无人驾驶、服务型机器人Pepper。


下面还有更多精彩,在等你哦!

创客总部智能硬件创业营

对外招募项目啦!

30~200万种子基金,免费对接天使轮;
       大咖分享、私董会、头脑风暴等形式的深度课程学习模块; 
       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完整资源链条;
       智能硬件专家智库、行业大咖面对面倾囊相授;
       硬件领域新锐创业校友圈子相互支持!


1、报名条件:种子轮项目 智能硬件领域

2、报名方式:将BP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请备注联系方式)

3、负责人: 张凌瑾:13811571649     

4、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919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杉、IDG、北极光、顺为等投资大咖怎么看智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