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1张图片

出品人

阮 松

学术主持

樊波

策展人

郑 洲

参展书画家

嵇亚林   王卫军   吴国宝

左古山 荀海  朱既白

(按年龄排序)

展览时间

12月16日(15:30)—12月28日

展览地点

青蓝美术馆

主办

南京上行下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2张图片

嵇亚林

嵇亚林(1957-), 江苏东台人。江苏省文化厅原副巡视员、南京博物院首任党委书记、研究馆员,现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书画专业会员。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中国画专业),擅长工笔和写意花鸟,常有作品入选全国、省级展览并获奖。在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评选中,荣获“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在《美术报》《艺术百家》《美术界》《书画艺术》《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收藏投资导刊》《扬子晚报》《周末》《当代书画市场》《艺术品投资》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或论文。出版有《文化行迹》、《嵇亚林水墨画集》、《闲墨澄怀》等专著,主编或主持参与编写的著作十多部。

理性之思 溫情之墨

文:戴珩

欣賞嵇亞林的畫作,心中有壹種特別的意會和親切。

這種意會與親切,來自於嵇亞林的畫所傳達的思想與情感,也來自於對嵇亞林的理解和熟悉。

文如其人,畫如其人。壹個人的作品,常常是壹個人人格、思想、專業素養和情感的綜合體現。嵇亞林的作品也是。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3张图片

《雁落秋水寒》

看嵇亞林的畫,能夠從中看出他善良、溫和、敦厚的性格,看出他樸素、真誠、執著的品格,看出他對文化、藝術、人生、社會深刻而全面的思考,看出他所具有的深厚、良好的美術創作和美術理論素養,看出他對鄉土、對生活、對人類、對萬物飽滿、豐富、真摯、細膩的感情,同時,還能看出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明確的藝術追求。

嵇亞林的畫作多取材於故鄉自然風貌、身邊風物以及所經歷過的場景。他的每壹幅作品都蘊含著他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情,而他的筆墨則壹如他的為人,溫和,溫情,溫潤。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4张图片

《和风清穆》

嵇亞林出生在水鄉東臺,並在那裏生活和工作了許多年。水鄉的生活給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他所創作的作品主要以水鄉自然風貌為題材,其畫面優美、純樸、恬靜、和諧,主題和意境諧調,筆墨和意趣統壹,讓人看了既賞心悅目,又對回歸自然生出無限向往之情。

他的《醉在四月天》取材於他現在辦公室窗外的壹顆棕櫚樹。這顆棕櫚樹不擇土地、不擇環境,隨遇而安,自歡自喜,壹年四季郁郁蔥蔥。每到春天,樹幹中間就會冒出嫩綠的新芽,並迅速成長,開出壹串串淡黃的花蕊,向世界展示她生命的充實、飽滿、美麗與燦爛。嵇亞林以棕櫚樹入畫,不僅畫出了棕櫚樹的外形,更畫出了棕櫚樹的品格和精神。棕櫚樹上那幾只安然、恬適的小鳥,讓人倍感寧馨、純凈、安適、和諧之美,讓浮躁的心頓生幾分安妥與沈靜。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5张图片

《肯将金色洒故园》

《肯將金色灑故園》取材於江蘇省文化廳院內壹顆高大的銀杏樹。這顆銀杏樹已經有著近150年的樹齡。銀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壹,被稱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銀杏樹雖歷經滄桑但生命不老,雖飽經風霜但依然精神勁拔。嵇亞林不僅畫出了銀杏樹樹幹的堅挺、樹葉的金黃,更畫出了銀杏樹願將金色灑人間的獨特的情懷、品格與風韻。時代精神、民族精神自然地體現其間。

《歲月留痕》系嵇亞林在南京老門東見到幾口老井後觸景生情而作。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由於文化自覺的缺乏,很多具有文物價值的古建築壹夜之間在挖土機的轟鳴中化為廢墟,這讓嵇亞林痛心不已。嵇亞林以壹口老井、壹堵舊墻入畫,提醒和呼籲人們在“大拆大建”中,不要對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棄之不顧,要護住城市和鄉村的“文脈”,留住鄉愁。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6张图片

《生命的旋律》

《生命的旋律》的創作靈感則來自嵇亞林出訪加拿大時途中所見到的場景。加拿大地廣人稀,水資源豐富,自然生態良好。加拿大大雁很多,這裏的人們都有關愛與保護大雁的自覺,行人和司機只要見到大雁蹣跚著過馬路,都會平心靜氣等待它們離去後才會通行。受此啟發,嵇亞林畫了壹組大雁,這些大雁或在水中自在地遊弋,或在洲上靜靜地佇立,或在空中盡情地飛翔,或以深情的姿勢凝視生命的希望,或以安然和放松的姿態和諧相處,所有的畫面都極具美感,表達出畫家對自然的熱愛,對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和自然界各生命體之間相互依存、彼此平等的觀念。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7张图片

《岁月有痕》

作為壹位既註重理性思考又註重實踐探索的水墨畫家,嵇亞林在水墨畫創作上有著自己鮮明的觀點和明確的藝術追求。他認為,當代水墨畫創作要想獲得新的生命力,作品必須具有時代氣息,緊扣時代脈搏,在繼承發展中創新,以其特有的筆墨意象,反映時代精神和審美品格。因此,他的作品,在題材上反映現實,表現形式上註重構成布局,藝術品位上註重修煉色彩,筆墨技法上體現創新精神,力求做到思想新、意境新、圖式新、技法新、情調美。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8张图片

《耀金》

嵇亞林日常工作比較繁忙,但他能長期堅持美術創作,堅持理論研究,殊為不易。他對創作精益求精,其作品也體現了正大氣象、時代心象和澄懷味象,有思想、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相信他今後壹定還會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品欣赏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9张图片

《和声激朗》148x45cm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10张图片

《归雁思洲》148x45cm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11张图片

《望断秋水》148x45cm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12张图片

《风雪江渚》148x45cm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13张图片

《果香正浓》直径:42cm

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_第14张图片

《吉利图》直径:42cm

参展获奖经历

1989年,《报春图》入选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建院10周年书画展(北京);

2008年,《惠风和畅》入选江苏省文化厅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并获奖(江苏);

2009年,《湖清鱼莲美》入选中国书画研究院第五届全国书法美术大展并获奖(广东);

2010年,《水乡情韵》入选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作品展(南京);

2011年,国画小品入选首届全国书画名家小品邀请展并获奖(香港);

2011年,《圣地情怀》首届“长星杯”全国书画百杰精品大奖赛获奖(山东);

2011年,《中华魂》等3幅入选江苏省文化厅建党90周年书画展并获奖(江苏);

2012年,《春晖》入选第二届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并获奖(山东);

2012年,《溯源》入选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主办的第二届江苏农民画展(苏州);

2012年,《蕉荫情浓》入选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市长书画展(浙江);

2013年,《和风清穆》入选江苏省委宣传部法治文化书画展并获三等奖(江苏);

2013年,《玉树临风自高洁》入选环保公益行·全国书画家作品展并获奖(成都);

2014年,《醉在四月天》等4幅入选江苏省文化厅中国梦.文化情美术书法展(江苏);

2014年,《湿地情怀》入选第三届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并获奖(山东);

2015年,作品参加由省美协、省书协主办的名家书画高校巡展(喻继高、薛亮、佘玉奇、陆越子、高建胜、高顺岭、嵇亚林、张兴来、王卫军、牟克民、罗拥军等18位书画家参展);

2015年,系列作品参加庆祝《中国书画报》创刊30周年微展评活动获奖(天津);

2016年,《声声唤雏归》《叶展影翻散香风》入选海棠依旧——两岸三院同人书画印交流展(北京);

2016年,六人(毕宝祥、许丽晴、徐文藻、康荣、嵇亚林、张正忠)画展“文脉.心迹”当代中国画精品雅集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主办(南京国艺美术馆);

2016年,《生命的旋律》入选《南京大学美育之路——雕塑艺术研究所教学18周年暨美术研究院专业学位教育10周年师生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

2016年,《企盼》入展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共同主办的“大爱如涛——江苏省文化系统赈灾义卖书画作品展”并捐赠(江苏省美术馆);

2016年,《神灵之面》组画、《碧池烟水流》、《爱此红蕖鲜》入选宁海中学美术教育30周年艺术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

2017年,参加由江苏省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辞旧迎新,墨缘雅集”书画家团拜展(南京);

2017年,参加由六朝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六朝风韵——南大师生迎春书画提名展》(吴为山、言恭达、聂危谷、嵇亚林、王卫军、黄正明、左古山、张明惠八位艺术家参展,南京六朝博物馆);

2017年,参加由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南京市鼓楼区政协主办 “迎七一·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名作进社区邀请展”(南京);

2017年,绘画作品参加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法国波尔多市政府、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共同举主办的“牵手·中国书画名家法国波尔多邀请展”系列活动(法国波尔多)。

2017年,在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评选中,荣获“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

墨象——六人书画作品联展

序言

文:郑洲

‌墨象,是中国传统书画的表征呈现,又是中国书画内质的外化形式之一。自古以来,墨象虽为中国书画的标志性特征而秉持着它的恒定性,但也常常因时代文化的延展与变迁发生着从内涵到形式的递变。

‌中国书画发展至今,墨象的递变经历了从观念的更新引发内质改变而带来的表征变化的复杂过程,譬如传统中国式审美观念与当代审美观念的更新引发的新旧墨象表征的不同;再譬如传统中国式的文化结构向中西交融后的文化结构的过度而导致墨象内质的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不断被翻新,内构趋向更加丰富与充盈,并继而派生出与之相应的多元墨象形式。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这个百态纷呈、多元杂陈的大墨象时代,还有众多优秀的中国书画家们,在其书画创作中依然保持着对中国本民族的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崇敬,坚守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本色。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们正是有着这样追求的一些人,他们分别来自于文化厅、省书协、中国美术馆、人民大学、南艺、南师等单位,虽然创作方向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敬仰与追溯,以开放的思维与心态汲取并拓展墨象的外延与内涵,他们抓住传统的根本,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精神感悟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予以呈现。以心遇物,以书发象,在他们笔下所呈现墨象,虽具有多元纷呈的表征,但都没有出离中国文化的根。他们每个人笔下幻化而精彩的墨象,又都承载着一个与中华民族共鸣的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墨象——参展艺术家嵇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