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维族姑娘搭讪,引发了我对于语言学习的思考

一次,我在广州坐 BRT ,从师大暨大站回东圃,车里拥挤,人头攒动,呈人肉罐头的状态, 我站在车头司机旁边,怡然自得。

到下一个站,即华景新城站的时候,车头外面有三个女孩意欲挤进来,其中一个大声叫喊:“进去一点!”  车里的人很配合,都自动往里面移动,然后三个女孩都挤了进来,并用一种我听不懂的语言有说有笑,我看着她们,根据她们的长相猜她们一定是新疆的维吾尔族人,那她们说的,自然就是维语了。

她们的语言引起了我的好奇,特别是她们能讲那么好听的普通话。 于是我就跟身边的其中一个女生搭讪。

“你们讲是的维语吗?“我问她。

“是的!“她说,声音很好听。

“你们讲得十分动听,可惜我听不懂,我想问,维语和汉语的区别大吗?“我说。 她说:“区别很大很大的。“

“那你们是怎么样学会汉语的?“我问她。其实这才是我真正想问的问题。

那女生显得有些腼腆,但是她还是很乐意跟我聊天,非常认真地回答我的问题,她应该能感觉到,我问这个问题时是很真诚的,她至少能感觉到,我不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

她说,她读书的时候,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汉语,刚开始学的时候,她对于汉语一无所知, 一个字一个音都不懂,汉语是一门完全陌生的外语啊!汉语老师是用汉语讲课的,并不用维语,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她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只能求助于高年级的哥哥, 要哥哥来自己的班上问汉族同学老师布置的是什么作业,哥哥再将问到的内容翻译成维语给她听。

大概学习了一年汉语课程之后,她基本上突破了听力和口语,能够和班上的汉族同学用普通话聊天,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学过的比较抽象的词语和句子,她还是听不明白。

她说自己学汉语是从听力开始的,因为班上有汉族同学,他们在聊天的时候,她就会在旁边静静地听,慢慢地,她就听明白了他们谈话的内容,比如“这是某某人的本子“、”这是谁谁谁的书包“。

听多了,她就慢慢地学习开口说了,后来转到了汉语班,就学得更快更好了。  她的普通语讲得十分流利,发音很标准,叙事也很生动,完全看不出来她在讲一门外语

啊!我还想继续跟她聊下去,可惜到了车陂她就下车了,她下车之后,我才后悔刚才没有问她加微信,但是太迟了,她已经远走了,都怪 BRT 开得太快了!

其实我还想问她汉语读写能力怎么样,但是我猜,她的读写能力很一般。我猜测不是乱猜的,是有根据的。



科学研究表明,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障碍区不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人的语言区接近于大脑运动功能区,而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其语言区更接近于听力区。这意味着,学习中文和学习拼音文字,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中文需要多看,多写,多说,靠“运动“来记忆,而学习拼音文字则应注重 多做听和说的练习,营造一个”语音环境“。

该研究成果已经被权威的科学类杂志《自然》所发表。

如果缺乏这种科学的认识,人们都会用自己学习母语的方法来学习外语,因为这是自己最善长的。中国人学习中文注重读和写,以致学习英语自然也就习惯性地注重读和写, 认为这是正确的方法,所以导致了哑巴英语;而学习拼音文字的人,注意听和说,他们学习外语也是如此,导致他们会听说,不太会读写,很多老外学习中文只会听说不会读写,就是例证。

对于他们来说,学会听说,真的不难。著名的维族歌手艾尔肯·阿布都拉曾经将自己的维语歌词放在网上,求助网友将其翻译成通畅的中文,他的普通话是说得非常好的,但是读写恐怕不敢恭维了。

我虽然没有学过维语,但是了解过维语。维语和英语一样,也是属于拼音文字,是属于突厥语的一个分支,跟土耳其语很像。

我大学刚毕业时,曾经在越秀公园那边为一个土耳其商人做过英语翻译,他有一个维族朋友,来他办公室跟他用土耳其语对话,讲得十分流利。后来那土耳其商人告诉我,维语和土耳其语区别不大,认真学起来一个月就可以学会。

但是土耳其语和维语的文字相差很大,书写方式完全不一样,土耳其文的字形像是英文, 而维语的字形看起来像阿拉伯语,那么维族人学会说流利的土耳其语为什么那么容易呢?答案就是:只学声音,不学文字,实现交流,so easy!

我以前认为,老外学习中文,难度实在太大了,中文多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还有古文,学起来多复杂啊!

好莱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就有一个桥段:一个没有文化的小流氓在监狱里想通过自学考取文凭,但是他总是答不对题目,大发脾气,把试卷一扔,说:

“简直像中文一样,看不懂!“为什么这么说?说明美国人普遍认为中文很难学,不然不会有    这样的台词。我那时认为,老外是很难学会中文的,中文似乎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与一个维族姑娘搭讪,引发了我对于语言学习的思考_第1张图片

但是事实上,对于说英语的老外而言,中文很好学,因为他们只学声音,不学文字!很多老外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语,但是却不会读也不会写,但这已经够了!只学声音,不学文字,实现交流,so easy!

对于英语老外来说,中文的语法简单,拼音容易发音又好记,学习听说并不难。我曾经跟会讲普通话的美国人交流,发现他们说话极其流利,发音标准之程度,超过了很多大学中文系的学生。



其实,先听说、后读写,是掌握任何一门语言的逻辑顺序。掌握一门语言阅读能力的前提,是必须先能说这门语言。语言的能力本质是“思维声音的交流“,学习任何一个语言最关键的都是学习这种语言的声音符号。

世界上大部分语言的文字,都是用字母符号来“代表声音”(即表音的),也就是说,先有声音,再有文字,根据声音来找到最能代表其声音的字母作为书写的文字,正音再正形,声音和文字之间很强的关联性,甚至有些语言看到文字就能发出读音(比如俄语)。

而英语虽然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单词和拼写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母语是英语的学生,学习英文就是要学习这种规律,而不是学认字。

所以,我们学习英语当从声音学起,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要注重英语的声音输入, 而避免文字的干扰。因为文字不过是链接声音和含义之间的中介,知道读音,可以大概确定文字的拼写和形态,这一点,跟中文恰恰相反。

中文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表意象形文字,具有图像特征,中文应该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这意味着发音和字形之间没有联系,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发音和字形是独立。

在我看来,英语是以声音为中心,拼写以声音为基础,中文则是以文字为中心,读音以文字为基础。

中文的文字自古以来不会有太夸张的变化,但是读音自古以来千变万化,同一个字,不同方言有不同读音,不同时代也有不同读音。

当年梁启超和康有为与光绪皇帝在北京故宫商讨戊戌变法,一方讲粤语,一方讲满洲话(北京话),互相听不懂,怎么沟通啊?据说他们就通过书面语言来沟通。语音虽然不通,文字却是相同的,所以国人学习中文会读会写是多么重要啊!

跟美国学生不学认字不同的是,中国的学生学习中文,认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课,中文的难就难在“认字”。仅从字形是读不出声音的,因为没有规律可循。

认字的要求,除了要 知道文字的读音,还要从各种行、草、隶、篆的形状中来辨认出这个字究竟是个什么字,实在是难。一个大学教授认的字也不一定很多,难怪北大校长也会念错字!大家不要大惊小怪, 不是因为他没有文化,而是因为“认字”实在太难了。



长期的认字训练,使我们对字形拥有极高的辨析度,对于英语文字的辨认也是如此,即使整段的英语文字,每一个单词拼写的顺序都打乱,只要首尾的字母不乱,我们仍然能够读懂这段话,相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特异功能!

因为美国人口有  20%的文盲,失读症严重,不论用自然拼读法还是整体语言法,都没有办法改善这种情况,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不能阅读而上不了大学,真是可怜啊!

而中国人可是字林高手,不但认字厉害,写字也厉害。中国的书法艺术独步天下,这种线条的艺术,几千年来辉煌无比,名家辈出,哪种文字会像中文一样,靠书写字形就可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家的?

在手写时代,中国社会十分注重一个人写字的美观度,如果一个人写字不好看,就会被认为没有水平,文化不高,手写时代的读书人,没有人不注重书法的练习, 古代的文人更是如此。“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在中国社会是一种隐性规范,所以我们十分注重书写。即使作文不流畅,但字写得好,也能增色几分。

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英语时候, 老师也要我们将英语单词写得很规范很美观,书写得好看的同学会被老师表扬,有了这种奖赏性的引导,将英语单词写好看,成为了我们的重要功课。现在想想真的很滑稽。

将学习中文认字的优势用于学习英语,导致学习稍微用功一些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都可以吊打很多美国学生。但是悲剧的是,我们将这种方法用错了。

无论是自然拼读法还是整体语言法,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学,拿自己的优势去拼别人的劣势,有什么意思啊?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语音啊,是听力啊, 是可理解的听力输入啊!

但愿我们的下一代学习英语,都能像我所遇到的那个维族姑娘学习汉语一样,用一年时间,就可以突破听和说。怎么学啊?当然要从听力开始学起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一个维族姑娘搭讪,引发了我对于语言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