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
随着消费市场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追捧,酱香型白酒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酱香型白酒产能约55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1350亿元左右。在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双实现20%以上增长的同时,以白酒行业7%的产能,实现了21.3%的销售收入和42.7%的利润。
“酱香热”的持续升温,也让更多高瞻远瞩的从业者开始思考,如何拓宽高质量发展之路。
6月8日,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珍酒、劲牌、钓鱼台等七家重量级酱酒企业负责人齐聚茅台古镇,共同发起并签署《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共同发展宣言》,为推动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据了解,《共同发展宣言》由七家企业共同提议,经过半年时间反复磋商才最终形成。涵盖了坚守工艺、保护环境、诚信经营、做细服务、做优品牌等内容,旨在倡议产区从业者深化共识、承载责任、同心同向、聚势前行,不断提高酱香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是中国白酒历史上,赤水河两岸酱酒企业首次为彼此共同的传统、信念、理想与价值观发音。
作为活动发起单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表示:《宣言》凝聚了无数前辈总结的经验与智慧,也凝聚了区域酱酒同行的奋进与心血。
传统概念中的竞争对手,如今为何同心同力携手共行?
活动现场,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在演讲中给出了答案。他说,近年来,中国酒业协会一直在探讨,中国白酒业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最终得出的共识是,中国白酒今后必然会形成一些特定的核心产区。产区是中国酒类新的品质和价值表达方式。而中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正是依赖赤水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生态而形成的特色产区。
此次联合宣言的七家酒企,分布于赤水河流域,依河而生,伴河而生。总产能占全国酱酒产能的85%,总营收占全国酱酒市场的90%,已经形成了典型的产业集群。
不过,虽然分布同一核心产区,但七大酒企的发展规模大不相同。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七家酒企总营收合计1244.8亿元,其中茅台一家企业营收就过千亿,远远超越其他六家酒企。如此悬殊的差距,是否能够真正同心同向,实现《宣言》达成共识?
七家企业领导人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高卫东用三个“硬核”阐述了茅台对建设核心产区的看法:“硬核”产品、“硬核”行动、“硬核”企业。在高卫东看来,赤水河沿岸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之所以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大家和而不同,虽然各有各策,但是都有严苛的工艺要求、复杂的工艺流程,厚重的历史积淀,一起塑造了品质与品牌并驾齐驱的商业逻辑。他还倡议酱酒企业要有保护生态的“硬核”行动,为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作出更多贡献。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建议,首先要维护好酱香酒品牌,做优产区品牌,提升产品品质,拒绝粗制滥造,对消费者负责,推动产区高品质发展。同时,找准各自定位,强化产区意识,积极竞合发展,扩大产区优势,向市场要更大效益。
习酒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方达表示,核心产区概念的提出和《宣言》的发布,对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带来的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机会来临,能不能乘势而为靠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需要主动出击,寻找与市场、与消费者的契合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国台酒业董事长闫希军认为,把核心产区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质酿酒产区,是赤水河谷酱酒企业的底气和信心,在产区品牌上,也会给产区企业带来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
金东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向东感慨:核心产区的打造极具战略意义,酱酒企业可借势提升企业品牌力和产品知名度,展示企业责任形象。
作为酱酒行业的“新兵”,劲牌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少勋表示,共同宣言的发布,让他更加坚信,核心产区一定会催生核心产品。有产量才有存量,有存量才有质量。
贵州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丁远怀认为:核心产区的成立势必会促进产业一体化管理和产区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的提升,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企业要有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培育,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基于对酱酒产业的共同关注,为凝聚共生共荣、竞合发展的价值追求,贵州四川两地政府早已经开始多次沟通、协调,希望跨行政区域打造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推动全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世界酒业发展接轨。此次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概念的落成,不仅意味着酱香型白酒正式走上了产区化与国际化的进程,更意味着所有核心产区相关企业和品牌的命运,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天下同归而殊途。七大酒企从竞争到竞合,为共同愿景携手,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放眼未来,也唯有合作开放,方能共享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