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自今年3月23日触及6631低点后开启了反弹之旅。5月19日,国内一位跨境分析师在社交媒体上说了句令人意外的话:“纳指的反弹进入了一个极晚期”。北京时间当天凌晨,纳指收涨2.44%,攀升至9234点。
此后的十多个交易日里,纳指持续反弹。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收盘的交易中,隔夜纳指盘中触及一万点,相较疫情期低点反弹超50%。次日早间,纳指收盘10020点,创下历史新高。
纳指触及一万点的这一天,前述分析师发了一份研报,详细解读了“纳指反弹极晚期”这一观点:2020年5月19日这天,价值股跑输成长股的程度已达到2000年3月9日互联网泡沫顶峰时的水平,这是纳指的一个分水岭。
2020年6月11日,该研报作者、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道,这有可能是纳指见顶的一个信号。不过,标普500指数在2000年3月见顶后,在顶部徘徊了约6个月才最终开启历史性的暴跌。但无论指数是否已见顶,价值股都将跑赢。
当天晚间,美股开盘后上演“惊魂”大跌。6月12日凌晨收盘时,纳指大跌5.27%,报于9492.73点;标普500指数大跌5.89%,报于3002.1点;道指大跌6.9%,报于25128.17点。美股后市会如何走?
神奇的纳指
纳指全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 Index),相比道琼斯指数(覆盖30家公司)、标普500指数(覆盖500家公司),成分股众多。
纳斯达克交易所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12日,纳指成分股包含超2500家公司发行的2705只股票。上市公司家数与股份数不一致,是因为美股允许同一家公司的多种类型股票分开上市,比如谷歌就是A类股和C类股分开上市。
美国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三大指数从高点迅速回落。北京时间3月12日凌晨,世卫组织正式宣布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道琼斯指数收盘大跌5.9%至23553.22点,距离2月12日高点累计下跌20.3%,正式触及技术性熊市指标。当天,纳指和标普500指数距离技术熊市指标也只一线之隔。
次日,美股继续暴跌,纳指和标普500指数也正式“转熊”。《华夏时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纳指在这一轮技术熊市中,最大跌幅为32.59%,最低点为3月23日盘中的6631点。
相比之下,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跌幅更大,前者最大跌幅38.3%,后者为35.4%,均是在3月23日触及最低点。
此后三大指数强势反攻。其中,标普500于6月8日触及3233点(累计涨幅47.6%)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道琼斯指数也是6月8日触及27580点(累计涨幅51.4%)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
唯独纳指,6月8日之后继续上攻,6月9日盘中突破一万点,收盘9924点;6月10日,盘中最高10086点,收盘站稳1万点。直至6月11日才连同另外两大指数一起大跌。
微观层面来看,纳指相对较好的“弹性”,被认为与其科技含量更多有关。艾美股资产管理合伙人梁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纳指因为科技股为主,而科技股恢复最快,不少都持续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小,比如很多公司,可以在家里上班,电商、视频公司甚至受益于疫情。
行业权重方面,纳指科技股权重高达49.51%,其中对几大科技龙头的权重倾斜又非常大。苹果、亚马逊、微软近期股价齐创新高,谷歌市值重回万亿美元上方,对于纳指创新高起到决定性作用。
纳斯达克交易所信息服务对外联络人Matthew Sheanhan给《华夏时报》记者发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纳指科技股共390只,其中微软在整个指数中的权重为10.41%,苹果为9.87%,亚马逊为8.36%,脸书为3.47%,谷歌为6.47%,英特尔为2.04%,百事为1.45%,思科为1.44%,奈飞为1.42%。
美股过山车、中概股转妖
从宏观层面来看,为什么现在经济衰退的情形下美股还表现亮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扬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各州在总统特朗普的强压下实施经济重启,而在这之前,其实股市就在消化经济全面重启的预期了,这是一大因素。
此外,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刘功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股大幅回升,关键在于流动性充足超过预期,这种预期会随着流动性拐点的出现而终结。因此,如果宽松政策结束,估值泡沫就会破灭。持续上升的股价以及企业高财务杠杆率,都是真实的风险。从长远看,负面效果将延后显现,短期繁荣之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的区间。”
低迷的迹象的确出现了。当地时间6月11日,美股开盘上演暴跌。截至收盘,道指跌1861.82点或6.9%,报25128.17点;纳指跌527.62点或5.27%,报9492.73点;标普500指数跌188.04点或5.89%,报3002.1点。
对于这次暴跌,市场有分析称,消息层面可能在于美国疫情出现再次暴发迹象:在美国各州更加积极地推动经济重启之际,包括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都出现确诊人数激增的情况;由美国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在白人警察执法期间死亡引发的抗议活动,仍在持续,也令病毒感染的风险大幅增加。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6月7日至9日,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都已降至1.9万例以下,分别为1.81万例、1.75万例、1.81万例,但在6月10日又跃升至2.1万例。
在纳指创新高、暴跌之外,中概股近期表现也异乎寻常,多只股票6月12日当周出现极端行情。比如,周二,房多多盘中一度暴涨逾1200%,周三,互金股嘉银金科一度暴涨逾962%,稳盛金融周三收涨170%,盘中最高涨幅达758%,金融界周三股价收涨51%,盘中最高涨超144%。
除了受美股大盘交易活跃影响外,凡德投资总经理陈尊德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概股的疯涨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大多数中概股流通盘不大,股价容易迅速拉升,资金炒作回归预期,一旦回归港股和A股估值可能翻倍,“一些股票的走势是有点像A股快退市的票”。
洪灏在6月10日的研报中称,自3月以来,小盘股的相对预期估值一直随着美联储扩表而飙升;小盘股的持仓并不是市场的主流,这些公司的发展由于缺乏研究覆盖也未被市场很好地理解;因此,小盘股的交易流动性很难与大盘股同日而语;通过价格与远期盈利预测的比率来计算的远期估值,是对未来预期的一种度量;小盘股的相对预期估值飙升,显示了市场弥漫着投机情绪。
价值股将跑赢成长股
对于美股后市,刘功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接下来还有哪些强有力措施出炉,将会直接影响到美股市场的后续走势。换句话说,一旦美联储的‘子弹’真的打完了,美股市场就会开始价值回归,风险就会暴露,就会和经济衰败的真实形势靠近。”
洪灏认为,未来价值股将跑赢成长股。他的研究显示,价值股与成长股的相对表现,在2020年5月19日跌至历史低点,其中,价值股盈利增长预期为-23%,成长股的盈利增长预期为2%,二者之差约为25%,而这与2000年3月的水平大致相同。当时,价值股的盈增预期在15%左右,而成长股在40%左右。
2000年3月,纳指攀升至5048高点,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同年10月份指数触及1108低点。现在,“从2020年5月19日算起,如果价值股盈利每年增长-23%,并每年落后于成长股25%,那么价值股将在3年内消失,而成长股将占据整个市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洪灏的意思是,“如果2000年是一个泡沫,那么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泡沫”。
怎么去理解成长股与价值股之间的区别?洪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俗简单地讲,市场价格比被认定的真实价值相对便宜,盈利预期的增长相对来说较低,两个数据加在一起排在前面的,是价值股,反之,是成长股。
中汇润生研究员吴昊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总的来说,界定价值股,需要投资决策者围绕着一个财务估值方式去分析,去看一只股票的财务数据相比一个benchmark(标杆)是高了还是低了,高了就可能被投资者做空,低于的话,就是被低估了。但也不是PE(市盈率)、PB(市净率)等指标越低,股票越具有价值,很多夕阳产业的股票这些数据很低,其他一些财务数据也不好,因此也就算不上价值股。
“成长股,核心点是买一只股票的未来。这个时候去看PE、PB等可能都没有意思,因为它可能不赚钱,所以PE为零或者为负。所以可能需要去看它的业绩增速、市场规模、行业竞争力等,其间也要区别真成长和伪成长。”吴昊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
在洪灏看来,美股六大科技股属于成长股。他表示,从2000年3月以后直到2007年,价值一直跑赢成长。尽管价值股的回归已经令人翘首以待数年了,但是由“FANG+”(脸书、亚马逊、奈飞、谷歌、微软、苹果)领衔的成长股持续上涨,一直在挑战着市场均值回归的进程。
当地时间2020年6月11日,美股经历暴跌之夜,五大科技股市值单日蒸发超过2690亿美元(约合1.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微软以5.37%的跌幅领跌,市值缩水超过800亿美元。Facebook股价也下跌了超过5%,苹果股价下跌了4.78%,谷歌股价下跌了4.2%,亚马逊股价下跌了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