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

基带脉冲与数字信号(续4)

1、频谱效率

数字信号的频谱效率是单位时间内每赫兹的带宽所能传输的数据比特数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2张图片

随着L的增大,多进制信号的频谱效率增高,但是L的增大会伴随着数字信号抗噪声能力的减弱,实际环境中不可能没有噪声,不能任意增大L;

2、码间串扰ISI

是由于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导致前后码元的波形畸变、展宽,并使前面波形出现很长的拖尾,蔓延到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对当前码元的判决造成干扰;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3张图片

发送滤波器:限制带宽

接受滤波器:滤除频带以外的噪声;对信道特性做一些修正,起均衡的作用;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4张图片

方波信号通过通信系统被不恰当滤波,导致其在时域中扩展,这样每个符号的脉冲将干扰相邻的时隙;

3、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第一准则:抽样时刻无串扰。即如果信号经传输后整个波形发生了变化,但只要其特定点的抽样值保持不变,那么用再次抽样的方法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恢复原始信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规定带限信道的理想低道截止频率为fH时,最高的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极限速度为2fH。例如,信道带宽为2000Hz时,每秒最多可传送4000个二进制码元。一路数字电话速率为64kbit/s,则无码间干扰的信道带宽为32kHz;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5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6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7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8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9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0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1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2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3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4张图片

首先,在最大幅度的1/2处画横线,竖线,确定f0的位置

原函数-门函数=y(f),判断其奇偶对称;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5张图片

《通信原理基础》学习笔记(11-12)_第1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IC设计基础之通信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