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中原(三)

        郑文公看在他还是有名无实的天下共主的面子上,不会对他怎么样,当然也少不得奚落他一番,郑文公与几位郑国贵族到汜地,亲自问候周襄王的起居用度,并就郑国当前的政绩国策,向周襄王做了请示汇报。(郑伯……省视官具于汜,而后听其私政,礼也。)

  史书上没明说,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工作汇报是怎么说的?郑文公:“您老好,欢迎您老亲自来我们郑国视察工作,我们郑国如今和楚国联盟了,正打算帮着楚王侵略中原呢,还请您多多指教。”

  这这这……周襄王也只能是无言以对了。

  周襄王虽然寄居在郑国,也不敢麻烦他郑文公了,只好向鲁国、秦国、晋国派出信使求助。

  晋文公效力王室,向中原诸侯彰显实力的机会来了。

  在接到周襄王勤王的号召书后,鲁国只是派出使节到郑国问候周襄王。出兵就算了,隔的太远,封赏了土地也拿不到手。没有好处,谁跟你讲义气啊。

  而秦穆公是具备争霸素质的,当即响应号召,率领秦军从国都雍城出发,抵达晋国现在的领土――原虢国的上阳地区(河南三门峡市)。

  上阳,三门峡,是秦、晋、豫三省的交汇处、交通要道,北面紧依黄河,南面是秦岭余脉,是陕西进入河南的必经之路。相传大禹治水时,在这里将黄河分流,形成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得名。

  这里是秦国进入中原的唯一平坦大路,还是地理的老问题,不走这里就得翻山越岭。但是这里现在被晋国控制在手中,也就是说,晋国挡住了秦国进军中原的路线。

  秦穆公派人来找晋文公,要求借路,秦军要从上阳经过,去洛邑帮周襄王复位。

  大恩人秦穆公想要借路去中原立威,晋文公不禁忐忑起来,他心想“恩人出手,哪有我争功的份”。针对此事,晋文公召集群臣开会,研究处理办法。

  狐偃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比效力王室更有效的了,诸侯会相信我们是为了继承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号召,这是能使诸侯团结的大义。这也是继承我们晋国先祖晋文侯的事业,成为周王室新的依靠。取信于诸侯的机会,现在来了。”

  要说晋文公还是很民主的,当即命令巫师占卜凶吉,上天的意见也很重要。

  巫师摇了半天竹筒,掉出来一根竹签,上面写着“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

  晋文公吃了一惊,说:“阪泉之战,那可是古时候炎帝和黄帝二位老祖宗之间的决战啊,我一个小小的诸侯怎么当得起。”

  狐偃赶紧说:“莫事莫事,现在的王就是古时候的帝,我们去帮周王和他兄弟打仗,就和阪泉之战是一个意思。”

  晋文公还是不够自信,说:“再占筮(读式)看看。”

  占筮,就是用《易经》算命,这次得到“大有之睽”的卦象,易经专家解释说:“吉利啊,这卦象说,您将战胜,受到天子赐宴的招待,还有比这更吉利的吗?而且这卦象还说,天将变成湖水接受太阳的照耀,这是说,天子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来迎接您,难道还不吉利吗?卦辞还说'大有'到'睽'又返回'大有',说明天子将返回他的居所。”

  晋文公这才下定决心,派人出使秦军大营,说这次的事情,我们晋国可以代劳,大恩人就不必辛苦这一趟了。晋国不肯让路,不好翻脸的秦穆公无可奈何,谁让自己在地理上吃亏呢,只能成全晋文公。

  公元前635年三月十九日,晋文公率军乘船入黄河顺流而东,抵达阳樊(河南省济源市南岸),在这里登岸,分兵二路向南挺进。

  虽然姗姗来迟,晋国终于在西周东迁的136年后,加入中原争霸战。

  几日后,晋军右路军包围了王子带所在的温邑,左路军接到了在郑国避难的周襄王。

  四月初三,晋军右路军攻破温邑,斩杀王子带,左路军护送周襄王回到王城。

  四月初四,晋文公在王城觐见周王,果然受到了周襄王礼敬赐宴的接待。席间,他与周襄王相互敬酒祝贺,并要求周王赏赐给自己天子死后的墓葬规格。

  这是晋文公得意忘形了,倒驴不倒架的周襄王没有答应,说:“国家礼法制度不好随意更改,哪有周国尚未灭亡,而出现周、晋二个王室墓葬的道理,我想这也是叔父您不愿意看到的。”

  晋文公自知失言,没敢再多说。但是晋国立下复辟王室的大功,周襄王当然还是要给予适当奖励的,不然就得答应晋文公的要求,那样一来周国赖以立国的礼法制度就全乱了,损失只怕更严重。

  他只好在心里流着血、脸上装着笑,宣布赐给晋文公阳樊、温、原、欑茅四个邑的土地。

  对勤劳王事的诸侯封赏土地,是周王朝的老规矩。本来西周的时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都是他的地,随便给立功的诸侯指块就行了。现在惨了,周国就剩洛邑附近这么大块地盘还归自己支配,割一块少一块。

  周襄王他爹周惠王继位的时候,想从自己人嘴里抢地盘,结果引发“五大夫之乱”,周惠王为了报答帮助自己复辟的郑厉公和虢国,已经割让了一部分土地出去了。

  如今又因为周襄王想省点土地,召来狄人雇佣军帮自己打仗,引发了“王子带之乱”。前后不过四十几年,周国惠、襄二代抠门君王事与愿违,为了封赏帮自己擦屁股有功的诸侯,把周国搞得越来越小了。

  周国东迁到洛邑后虽然损失了大半国土,但和诸侯相比,也还算得上是个有实力的大国,要是能出个有作为的君主,重新振作起来与诸侯国一争长短,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被他们二个败家子彻底搞成小国了,从此失去了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

  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财富真的不是抠出来的。

  不过周国的四邑人民也知道自己周国已经太贫弱了,你们这些同宗诸侯说是来帮忙,要是真心为了我们周国好,就应该不要求报酬,现在我们周国就剩下这点地盘了,你晋国又要一下子分去四个邑,这比狄人侵略者还要贪心,都是为了自己,根本不是为了我们周国。

  四邑人民纷纷闭门自守,拒绝晋军接收四邑。

  晋文公大怒,命令晋军包围了自己船队所在的阳樊,你们不让我进城怎么行,我们晋军还得从这里回国呢。

  晋军进逼城下,阳樊大夫苍葛站在城头上对晋军喊话:“对待自己的同宗,应该用仁德,而你们晋国却用对付四夷的武力手段,来对付我们。这里的人民,谁不是周王的亲族,难道你还敢俘虏他们吗?”

  阳樊人自知晋人志在必得,真打起来,攻陷一个阳樊对晋军来说轻而易举,抵抗是没有希望的。苍葛喊完话就率领阳樊人出城,大摇大摆的穿过晋军大阵,向洛邑而去。阳樊留给你们了,我们宁可不要家,也不做晋国人。

  晋文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去,还真不敢动手俘虏他们,只得到一座空城。

  本来这种分封一般都是连着土地上的老百姓一起送给诸侯的,在周王还是天下共主的时候,周王无论分派周国人去做哪个同宗诸侯国的国人,老百姓都没啥意见,反正都是姬姓同宗,本来就算是一家人,最终大家都是周王朝的国民。

  如今可不同了,诸侯早成了脱缰的野马,王室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还可以利用的工具,已经没有诸侯还把自己当做周王的臣子了。如今再被分封出去,就等于是去做外国人,所以四邑周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也是传统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进军中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