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杂文随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初识鲁迅的这句话,他便在我心里留下了这般爱憎分明的形象。鲁迅文风犀利充满讽刺,性格也给人冷峻刚直的感觉,大概是弃医从文的缘故,俨然存留着深刻的理性思维,笔杆子就像是一把手术刀,面对旧社会的种种弊病、毒瘤,刀刀切中要害,字字击到痛点。尤其是读了鲁迅的杂文,此番感觉更甚,便着重谈论几篇感触颇深的文章。

《论雷峰塔的倒掉》与《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两篇杂文,可以说鲁迅杂文里既风趣又辛辣的代表了。风趣大约体现在大多数人都在为雷峰塔的倒塌而再三叹息的时候,唯有鲁迅先生心中觉得分外畅快。还在文中写道“虽然明知道幸灾乐祸,不像一个绅士,但本来就不是绅士的,也没有法子来装潢”,这句话真是把冷幽默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两篇杂文,针对的是同一件事,但从两个层面进行了评论。乡下人迷信将那雷峰塔的砖放在家中以保平安,久而久之,便倒了。其实,鲁迅在乎的是这雷峰塔后关于白娘娘的民间故事,文中说到,“雷锋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可见雷峰塔的坍塌与否,无甚紧要。有趣的是,这多管闲事心怀妒意的法海,终不能得逞,最后还沦落至躲藏在蟹壳里以逃过玉皇大帝的法办,也算是为白素贞出了一口气。鲁迅另辟蹊径,借白蛇传这一民间传说,讽刺了类似法海这类卫道士之人,言语含蓄诙谐,却充满了幸灾乐祸。讽刺,可以说是鲁迅的拿手绝活,其间的反讽可谓是精妙绝伦笑里藏刀,例如将法海称为,“得道的禅师,非凡的人”,以及“我对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这一件却很满意”。这让我不得不佩服鲁迅骂人的高明,此处的玉皇大帝竟有种无辜躺枪的意味在里头。

这种夹叙夹议的写法,摆事实,讲故事,亮观点,层次分明,逐渐深入,评论家的本事在于言近旨远,而鲁迅的本领还在于擅用含蓄讽刺的言语来揭露社会血淋淋的弊病。像法海这种自以为然的封建主义教条拥护者终将没有好下场,雷峰塔是法海的产物,它的倒塌是彻底的反封建的象征,是一件好事,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除此之外,鲁迅的另辟蹊径也体现在了《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中。除了联想到白蛇与法海的纠葛之外,更独创了一个新鲜词汇“十景病”,说的便是中国人心中关于“十”的情结。凡是总以十为圆满,十全十美,“点心有十样锦,阎罗有是十殿,药要十全大补......”表象是追求一种近乎完美,理想的状态,实则是安于现状,害怕打破固有的平衡。

在《观斗》一文中提到,中国人,爱和平,不抵抗,即使抵抗也是负驽前驱,故作姿态的表演罢了。中国好的这安逸,反倒成了以一种奴性,所以爱和平也就成了不抵抗这一冠冕堂皇的说辞。就像闭关锁国一般,守护着自己的理想家园,不管外头阳春白雪,我依旧做好自己的下里巴人,竟不知自己维护的家园早已从根部腐蚀完了。诚然啊,无破坏便无建设,而有破坏未必有建设,中国人建设无非是完形填空般的补足这残缺的十分之一,而非像卢梭,托尔斯泰般的破坏者进行一次彻底的剔除与革新,这种破坏实则一种徒然,无论是面对内忧还是外患,只会留下寇盗式或者奴才式的破坏,毫无建设。“但仍有悲哀在里面”,这是鲁迅在文中用这一句极短的话,却道出对当时社会的多少无奈,无能为力的破坏,才是最大的悲哀。若没有革新的破化者,乡下人还是这些乡下人,老例终究还是这些老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人的毛病只知破坏而不建设,还有事事求全的“十景病”。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与前篇相比,可以说是由浅入深的批判,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批判,亦是站在一种极度悲观的角度所进行的批判。譬如《我之节烈观》中,鲁迅在开头便用了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辛辣又心酸,悲观是对这个病态社会中畸形的意识形态最无奈的讽刺,这样的讽刺却是最有力的呐喊。

评论家擅于借题发挥,嗅觉敏锐,触类旁通,同时还兼具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家国情怀,忘小我,独大我,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而鲁迅,便是一个极具政治远见的杰出代表。“悲观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在那个满是“看客”的年代,鲁迅是永远是看得最清醒的那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鲁迅杂文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