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物理方程概念
数学物理方程是指从物理、工程问题中,导出的反映客观物理量在各个地点、时刻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一些偏微分方程.
数学物理方程{线性方程非线性方程
2.数理方程的产生和发展
(1)18世纪初期:taylor:u tt =a 2 u xx +f
(2)19世纪中期:三类数学物理方程:
波动方程:u tt =a 2 Δu+f
u−波动,a−波速,f−与源有关的函数
输运方程:u t =DΔu+f
u−浓度,D−系数,f−与源有关的已知量
泊松方程:Δu=−h
h−与源有关的已知量,u−表示稳定物理量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高阶方程(梁的横震动):u tt =a 2 u xxxx +f(x,t)
非线性方程:KdV:u t +σuu x +u xxx =0
schro ¨ −dinger:iℏ∂ψ∂t =−ℏ 2 2u Δψ+U(r)ψ
1.写出定解问题
{泛定方程:数理方程(一般规律)定解条件:初始、边界、衔接条件(个性)
如:y ′′ (t)−4y=0−−泛定方程
y=C 1 e 2t +C 2 e −2t −−通解
⎧ ⎩ ⎨ ⎪ ⎪ ⎪ ⎪ y ′′ −4y=0y(0)=0y ′ (0)=4 }−−定解条件
2求解
求解方法:行波法、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格林函数法、保角变换法、复变函数法、变分法
3.分析解答:⎧ ⎩ ⎨ ⎪ ⎪ ⎪ ⎪ ⎪ ⎪ 物理意义适定性⎧ ⎩ ⎨ ⎪ ⎪ 存在唯一稳定
1.物理模型:
细长而柔软的弦线,紧绷与A、B两点之间,作振幅极微小的横震动,求其运动规律.
2.分析:
(1)研究的问题:u(x,t)−−弦的位移
(2)已知:a.密度ρ(x,t)=ρ(t),重力p=0;
b.无抗弯力
c.张力T沿切向;
d.u x 是小量,u 2 x ≈0
(3)研究方法:微积分思想、任意性.
3.建立方程:
(1)考虑任意段,Δx受力:
x:{−T 1 cosα 1 T 2 cosα 2
y:⎧ ⎩ ⎨ ⎪ ⎪ −T 1 sinα 1 T 2 sinα 2 F(x+η 1 Δx,t)⋅Δx(0≤η 1 ≤1)(F是单位长度所受外力)
(2)按牛顿运动定律写出方程
T 2 cosα 2 −T 1 cosα 1 =0(1)
T 2 sinα 2 −T 1 sinα 1 +F(x+η 1 Δx,t)Δx=u tt (x+η 2 Δx,t)ρΔx(2)
(3)简化整理
u tt =a 2 u xx +f−−弦的横震动
其中a 2 =Tρ ,量纲:g⋅cm/s 2 g/cm =(cms ) 2
f=Fρ −−单位质量所受力(即力密度)
注意:
(1)f=0称为齐次方程:u tt =a 2 u xx +f→u tt =a 2 u xx
(2)三维波动方程:u tt =a 2 Δu+f
(3)建立方程的步骤:A.从内部划出一小块,B.由物理规律写出算式,C.化简整理得方程
0.热量的几个概念:
设:Q−热量,S−面积,V−体积,t−时间,ρ−密度,T−温度,则:
(1)比热C:单位物质,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热量.C=Q(ρV)T
(2)热流密度q:单位时间流过单位面积的热量.q=QtS
(3)傅里叶实验定理:q=−k∂T∂n k−导热率
热流密度与温度的下降率成正比.
(4)热源强度F: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发出热量.F=QtV
1.物理模型:
截面积为A的均匀细杆,侧面绝热,沿杆长方向有温差,求热量的流动.
2.分析:
(1)研究的问题:u(x,t)−−温度
(2)已知:c、ρ、k是常数;u=u(x,t)是一维问题
(3)研究方法:微积分思想、任意性.
3建立方程:
(1)考虑任一Δx段在Δt时间热量情况:
流入x面:Q 1 =−k∂u∂x | x ⋅AΔt
流出x+Δx面:Q 2 =−k∂u∂x | x+Δx ⋅AΔt
热源产生:Q 3 =F⋅Δt(AΔx)(设其热源强度为F)
升温所需热量:Q=C⋅(ρAΔx)[u(x,t+Δt)−u(x,t)]
(2)根据热量守恒定律:Q=Q 1 −Q 2 +Q 3
(3)简化整理得:u t =Du xx +f
其中D=kcρ ,f=Fcρ
此即为一维的热传导方程,中子扩散,高频电流分布皆属于此类方程.
1.物理模型:
设在充满了介电常数ε的区域中,有体电荷密度为ρ(x,y,z)的电荷,求静电场.
2.分析:
(1)研究的问题:∵E ⃗ =−∇V,V−−标量势
(2)已知:稳定场
(3)方法:与上面方法相同
3.建立方程:
(1)考虑封闭曲面S中的情况
(2)由电学中奥−高定理,有:∮ s E ¯ ⋅ds ¯ =4π⋅14πε ∫ τ ρdτ
(通过一封闭面的静余电通量,等于该平面内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3)简化整理得:ΔV=−ρε →Poisson方程
若ρ=0,则ΔV=0→Laplace方程
注意:
在稳定温度场中u t =0
u t =DΔu+f→Δu=−fD
引入定解条件的必要性:
a.从物理的角度看:数理方程仅能表示一般性
b.从数学的角度看:微分方程的解的任意性也需附加条件来确定
定解条件⎧ ⎩ ⎨ ⎪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其它条件
1.定义:
物理过程初始状况的数学表达式为初始条件.
弦振动:{u| t=0 =φ(x)u t | t=0 =ψ(x)
2.注意
(1)整个系统的初始状况:
弦的横震动,当t=0时
⎧ ⎩ ⎨ ⎪ ⎪ ⎪ ⎪ u| t=0 ={(2h/l)x(0≤x≤l/2)(2h/l)(l−x)(l/2≤x≤l) u t | t=0 =0
杆的纵震动,当t=0时
u| t=0 =bl x
(2)时间t的n阶方程需要n个条件:
如:u tt =a 2 u xx +f→{u| t=0 =φ(x)u t | t=0 =ψ(x)
u t =DΔu+f→u| t=0 =φ(x)
Δu=−ρε
1.定义:
物理过程边界状况的数学表达式为边界条件
2.三类边界条件:
(1)第一类边界条件(Dirichlet条件)
u| 边 =f(M,t)(已知函数)
杆的导热问题:u| x=l =T 0 e −t
两端固定弦横震动:u| x=0 ,u| x=l =0
(2)第二类边界条件(Neuman条件)
u n | 边 =f(M,t)(已知函数)
杆的纵震动问题:一端固定,另一端单位面积受力为F(t)
u x | x=l =F/E,
杆的导热问题:
a)x=l端有热量流出,热流密度为ψ(t):∂u∂x | x=l =−ψ(t)k
b)x=l端有热量流入,热流密度为ψ(t):∂u∂x | x=l =ψ(t)k
c)x=0端有热量流入,热流密度为ψ(t):∂u∂x | x=0 =−ψ(t)k
(3)第三类边界条件(混合边界条件):
(u+hu n )| 边 =f(M,t)(已知函数)
杆的导热问题:一端自由冷却(即牛顿冷却问题)
∵[u+hu x ] x=l =u 0 ,h=kH
杆的纵震动问题:若一端固定,一端与弹簧相连
u| x=0 =0,(u+Esk u x )| x=l =0
3.注意:
(1)区别边界条件和外源
例:长为l的均匀杆,一端固定于x=0,在t=0时,一个沿着杆长方向的力F(单位面积上)加在杆的另一端上,求t>0时杆长各点的位移。
u x | x=l =FE
(2)一个边界只有一个边界条件
例:长为l的均匀杆一端固定于以匀速v前进的撤壁上,另一端自由,突然静止,写出杆做纵震动的定解条件
u x | x=l =0,u| x=0 =0
(3)当f=0时,分别称为第1、2、3类齐次边界条件
1.衔接条件
若所研究的问题由不同部分组成,相接处有衔接条件.
杆的纵震动问题:若由两段不同材料组成,则其衔接处有
⎧ ⎩ ⎨ ⎪ ⎪ u 1 | x=x 0 =u 2 | x=x 0 E 1 ∂u 1 ∂x | x=x 0 =E 2 ∂u 2 ∂x | x=x 0
静电场问题:若由两种介质组成,则其衔接处有
电势连续:u 1 | σ =u 2 | σ
电位移矢量连续:ε 1 ∂u 1 ∂n | σ =ε 2 ∂u 2 ∂n | σ
2.自然边界条件:
物理问题的有限性、单值性、周期所决定的条件.
例:(Euler)方程通解为:
y=Ax l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