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X 标准

  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for Computing Systems,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是由 IEEE 和 ISO/IEC 开发的一簇标准,该标准是基于现有的 UNIX 实践和经验,描述了操作系统的调用服务接口。用于保证编制的应用程序可以在源码一级上在多种操作系统上移植和运行。
  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AT&T 虽对 UNIX 的实际源代码进行了版权保护,但却鼓励在系统的接口和语言基础上进行标准化工作。例如,AT&T 发布了 SVID(System V Interface Definition,系统 V 接口定义),这成为了 POSIX 及其后续工作的基础。后来,UNIX 可以说相当优雅地适应了网络环境,虽不那么轻巧却也充分地适应了图形环境。再往后,开源运动的技术基础中集成了 UNIX 的基本内核接口和许多它独特的用户级工具。
  POSIX 标准定义了操作系统应该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接口标准,是 IEEE 为要在各种 UNIX 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而定义的一系列 API 标准的总称,其正式称呼为 IEEE 1003,而国际标准名称为 ISO/IEC 9945。POSIX 标准意在期望获得源代码级别的软件可移植性。换句话说,为一个 POSIX 兼容的操作系统编写的程序,应该可以在任何其它的 POSIX 操作系统(即使是来自另一个厂商)上编译执行。
  POSIX 并不局限于 UNIX。许多其它的操作系统,例如 DEC OpenVMS 支持 POSIX 标准,尤其是 IEEE Std. 1003.1-1990(1995 年修订)或 POSIX.1,POSIX.1 提供了源代码级别的 C 语言应用编程接口(API)给操作系统的服务程序,例如读写文件。POSIX.1 已经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所接受,被命名为 ISO/IEC 9945-1:1990 标准。
  POSIX.1 仅规定了系统服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仅概况了基本的系统服务标准。因此工作组期望对系统的其他功能也制定出标准。这样,IEEE POSIX 的工作就开始展开了。刚开始有十个批准的计划在进行,有近 300 多人参加每季度为期一周的会议。着手的工作由命令与工作标准(POSIX.2)、测试方法标准(POSIX.3)、实时 API(POSIX.4)等。到了 1990 年上半年已经有 25 个计划在进行,并且有 16 个工作组参与了进来。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组织也在指定类似的标准,如 X/Open、AT&T、OSF 等。
  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POSIX 标准的制定正处于最后投票敲定阶段。也就是 1991~1993 年间,Linux 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个 UNIX 标准为 Linux 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使得 Linux 能够在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开发,并能够与绝大多数 UNIX 操作系统兼容。在最初的 Linux 内核源码(0.01版、0.11版)中就已经为 Linux 系统与 POSIX 标准的兼容做好了准备工作。在 Linux 0.01 版内核 /include/unistd.h 文件中就已经定义了几个有关 POSIX 标准要求的符号常数,而且 Linus 在注释中已写道:“OK,这也许是个玩笑,但我正在着手研究它呢”。


POSIX 标准文档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luckydarcy/9773503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系统运维,Linux系统运维)